水晶球APP 高手云集的股票社区
下载、打开
X

推荐关注更多

牛到成功工作室

20年证券投资经验,擅长把...


骑牛看熊

拥有10多年的证券从业投资...


牛牛扫板

高准确率的大盘预判。热点龙...


风口财经

重视风口研究,擅长捕捉短线...


短线荣耀

主攻短线热点龙头为主,坚持...


牛市战车

投资策略:价值投资和成长股...


妖股刺客

职业研究15年,对心理分析...


投资章鱼帝

把握市场主线脉动和龙头战法...


股市人生牛股多

20多年金融经验,工学学士...


蒋家炯

见证A股5轮牛熊,98年始...


banner

banner

新冠疫苗高利润逻辑证伪,长期看好赛道,短期股价没戏

公子豹资本圈   / 2020-08-25 21:01 发布

疫情短时间内不会结束了,进入秋季可能会扩大爆发,大家对于疫苗股又多了很多期待,重要一点是,摁着计算器,盘算着能有几百亿的利润空间。

 

最近让人高潮的信息是,国药集团董事长刘敬桢表示:国际临床三期试验结束后,灭活疫苗就可以进入审批环节,预计今年12月底能够上市。灭活疫苗上市后,价格不会很高,预计几百块钱一针。如果打两针的话,价格应在1000块钱以内。


然而现实却在啪啪打脸,最近疫苗股一直在跌,沃森、智飞、康泰、复星、西藏药业……即使是基本面更好的,康希诺跌得找不到北(上市首日炒太高也是原因之一)、君实生物都跌破100块了。

 

8月7日,我写了一篇《新冠疫苗的投资逻辑被破坏了》,重点提示了这个风险。现在看来,我对此事的预判是很正确的。


01


另一个迹象是,券商已经不提这块的价值了。

 

前阵子说疫苗不赚钱的时候,还有研究员跳出来辩论,理由是阿斯利康收到了12亿美元补贴,产品还没有研发出来,成本就收回了。照这样看,国内公司肯定也是大大赚钱。

 

其实这很好理解,医药研究员是卖什么吆喝什么,前面力推疫苗股,机构重仓了,现在高位出这么大利空,如果不站出来稳定军心,以后怎么跟机构交代?所以,对于研报一定要辩证着看。

 

到现在,大家仔细翻翻研报,券商已经不说这块的利润贡献了。他们的措辞是:疫苗作为消灭新冠病毒的终极方式被重点关注,势必会提升新型疫苗的知晓率和接种率,长期利好创新型疫苗企业。

 

说人话就是:新冠疫苗虽然不赚钱,但企业的研发实力提高了,另外人们的健康意识也会提高,未来会积极接种其他的疫苗。你细品品?这个长逻辑足以支撑短期几百倍的估值么?

 

02


几天发酵后,市场意识到,国药集团董事长所说“两针不到1000元”,完全是“何不食肉糜”。

 

总理说,中国有6亿人每月收入1000元。这些人,自己安安耽耽待着,不大会感染病毒,但一个月不吃饭肯定得饿死。但如果他们不打疫苗,然后感染了,现在的临床数据又是有效期只有半年,那么最终结局是大家都感染。


做投资从来都不是靠拍脑袋拍一个价格,就开始憧憬美好的未来,我之前就质疑过新冠疫苗最终的定价和利润水平,也及时提示疫苗股风险最核心的因素,利润。


导火索是,跨国巨头阿斯利康表示,不以盈利为目的。

 

那么以盈利为目的的,价格是多少?


外界认为,美国的订单基本体现了目前新冠疫苗的定价。在美国投资额中,Moderna 和强生收到的资金,包括研发资助和疫苗预订款,剔除研发资助,仅从预订款来算的话,两家的疫苗分别是平均15美元和10美元一针。

 

另外4家收到的钱则全部用作疫苗预定,所以算下来平均一针的价格分别是,辉瑞(Pfizer) 19.5美元,Novavax 16.6美元,赛诺菲21美元,阿斯利康4美元。

 

需要注意的是,有的疫苗需要打不止一针。比如辉瑞的疫苗就需要两针,花费39美元。国向biontech签的疫苗采购合约价格是19.5美元/支(39美元/人份)。


03


基本就可以确定,国内的定价几乎不可能超100元/支。


我甚至认为,中国的疫苗定价远不到100元/支,因为这不是一个普通的商业化的疫苗品种,而是一个应对公共卫生安全事件的特殊产品,不可能是以市场化定价来推出。


估计疫苗最终定价,可能是成本加成,比如加10%-15%的利润,跟军工类似。


1)研发周期:一般疫苗需要10年甚至更长的研发周期,需要花几年时间进行大规模三期临床,对效果和安全性的跟踪可以长达几年,而新冠疫苗如果年底正式上市,合计研发周期不足1年(各种绿色通道和优先审批)。

 

2)疫苗的壁垒是创新药还要高,有效性和安全性要经过十几年的考验,如果疫苗开发这么容易,正常的疫苗研发周期就不会那么长了,行业的壁垒也不会那么高了。

 

3)研发成本:一般疫苗由于临床规模大,研发投入也比较大,且大多为公司自己承担,而新冠疫苗的研发,估计到披露年报的时候,大家就可以看到有多少政府补贴。

 

4)产品属性:一般疫苗用于疾病预防,除了一类苗以外,如HPV疫苗、多联苗、高价苗等二类苗,更多是有消费升级的属性。新冠疫苗是为了应对公共卫生安全事件,非常规的商业化疫苗。


因此,新冠疫苗未来的属性,可能更接近于一类苗和二类苗叠加的属性,考虑到更多可能是由政府采购,一类苗的属性应该会更强,大规模接种的费用也必然会有所控制,毕竟不是常规途径研发和上市的疫苗。


所以大家可以看到,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科技发展中心主任、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工作组组长郑忠伟表示,新冠疫苗作为公共卫生产品,不会以市场的供需矛盾来作为定价依据,而只能是以成本作为定价依据。


中国承诺将新冠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中国的国际定价一定会和WHO的采购价格一致,随行就市。低了出力不讨好,高了落人口实。国内和国际定价也会一致,国内可以通过医保提高报销比例等手段降低价格。


接种要达到群体免疫的要求,要不然疫情永远不会消失。所以接种会持续很多年,还要保证非洲这些落后国家都能接种的上,由各国政府和公益组织出钱。


04


有的人会说,那我不卖不就行了吗?2016年,国家相应世卫组织号召,开始淘汰糖丸,引入灭活脊髓灰质炎疫苗ipv。当时ipv作为一个收费疫苗售价178元,国家想要采购一部分,免费给孩子打上第一针,这个采购价,相当于是批发,给出的价位是35元。


作为疫苗企业,当然更倾向于以178元零售给个人,而不是35元批量卖给政府。结果政府一纸文件下来,不允许ipv再作为收费疫苗销售。也就是说你能且只能以35的价格卖给我,要不就别卖,别无选择。

 

所以,新冠疫苗有价值吗?当然是有的,甚至说是有战略意义的,但是真正落实到投资逻辑上,新冠疫苗是难以大量贡献业绩的,上半年炒作的成分更大。

 

现在还有2个麻烦:其一,在接种疫苗的3个月内,受试者体内的中和抗体水平出现下降。但抗体水平下降不意味着失去保护作用,具体时效仍然需要更多的临床数据验证。

 

其二,境外已经查出了二次感染,也就是说已具有抗体的人,在不到几个月内抗体消失或者弱化,重新感染。结果显示,在接种疫苗的3个月内,受试者体内的中和抗体水平出现下降。但抗体水平下降不意味着失去保护作用,具体时效仍然需要更多的临床数据验证。

 

这意味着,Covid19的疫苗可能根本不起作用,也就是可能过几个月疫苗就失去效力。如果这样,1000块钱打两针,管用半年,能有多少人会去打?

 

估计病毒变异了,原来的抗体只能对付原来的病毒,疫苗也是一样,一种疫苗可能无法对付所有变异的病毒。


中和抗体是后面值得期待的手段,现在国内进入临床的应该就是君实生物的JS016,再就是复宏汉霖的HLX70/HLX71获得国家科技部立项,让我们静待研发成果和临床数据,这个可能要等三五年,大家还是尽量多戴口罩吧。


05


最后总结一下:疫苗股这次炒作之后,透支过多,需要相当长时间消化估值,短期内就不用看了。

 

创新药是比较合理的方向,百奥泰和泽璟制药的在研新药潜力都比较大,昨天,百济神州1.65亿美元买下了百奥泰贝伐珠单抗中国市场,证明了研发实力。

 

另一个重要方向,是直接2C,消费升级的医疗服务,主要是眼科、口腔科、辅助生殖。这类企业存活越久,连锁店越多,护城河就越深,短期高估值会消化,是普通人看得懂的、最具投资机会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