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球APP 高手云集的股票社区
下载、打开
X

推荐关注更多

牛到成功工作室

20年证券投资经验,擅长把...


骑牛看熊

拥有10多年的证券从业投资...


牛牛扫板

高准确率的大盘预判。热点龙...


风口财经

重视风口研究,擅长捕捉短线...


短线荣耀

主攻短线热点龙头为主,坚持...


牛市战车

投资策略:价值投资和成长股...


妖股刺客

职业研究15年,对心理分析...


投资章鱼帝

把握市场主线脉动和龙头战法...


股市人生牛股多

20多年金融经验,工学学士...


蒋家炯

见证A股5轮牛熊,98年始...


banner

banner

金学伟:全球化只是递弱代偿,不是施舍

金学伟   / 2020-04-17 21:19 发布

正是神州有事时,亿万人民有所思。


每一次重大事件发生,人们都会思考它对后世的影响。而每当这种时候,各路人马也都会显得更加活跃,更加兴奋或激昂,提出自己的看法,让我们或是惴惴不安,或是激动万分。


而以我经验,越是这种时候,人们所说的观点越是容易偏离实际状况和真实的演化方向。因为夸大事件影响力而忽略系统自身的自组织、自演化能力,几乎是我们所有人的通病,靠评论吃饭者尤甚。


2020年第一个重大事件无疑就是这场疫情。疫情的开始也是各种说法,只是因为它本身够专业,一般人可置喙的余地不大,只有少数专家才能说道说道,所以很快就从业余评论圈里消失。但随之而来的一些后续事件,则几乎每个人都可说上一大通,比如中美脱钩,将供应链彻底迁出中国等,所以这段时间,朋友圈大多被这类话题刷屏。有人兴奋异常,认为这下中国该倒霉了——真不知他们安的是什么心。而更多人则惴惴然,惶惶然,不知天下之所终。


为此,我曾在朋友圈里说:饭还有的吃吗?酒还有得喝吗?烟还有得抽吗?还能隔段时间去哪儿溜一圈吗?如果这些都能,那不就结了吗,还有啥可担心的?



这当然只是一种心态,我的真实想法其实是下面几点。


这次疫情肯定会给全球经济带来重大冲击,这是毋庸置疑的。本就困难重重的中美关系肯定会雪上加霜,这也是可预料的。受这两者的共同影响,肯定会有更多的外资企业撤离中国,这也是必然的。


但有几个基本事实是不能忽略的。


一是当今世界,唯有中国才具有最齐全的产业门类——幸好前些年的去低端化还没有过分深入。一个国家的产业门类越齐全,它的独立生存和发展能力越强。


二是中国是全球最大市场之一,这也是不能忽视的。经济从来就不是政治的附庸,恰恰相反,它是政治的基础,虽然反过来,政治这个上层建筑也会影响经济。你对西方的历史了解越深入越全面,你对这一点的理解会越深刻。


三是中国有庞大的工程师队伍和产业大军,这是制造业赖以存在的基础。制造业可不是把厂搬到哪里就能在哪里生存和发展起来的。前几年,郭台铭到美国办厂,到印度办厂,目前为止,其美国工厂基本上还是个架子,印度工厂的效率也低得可怜。


四是根据麦肯锡全球研究院数据,2000-2017年间,世界对中国经济的依存度在贸易、技术、资本这三方面均有所提升,其依存指数从0.4增长到1.2,而中国对世界经济的依存度却有所降低,从07年最高的0.9下降到0.6。


其实,全球化并不哪个人、哪个国家发善心,要去拯救全世界,施惠于全世界搞起来的,它完全是经济这些系统自选择、自组织、自演化的过程和结果。


我们知道,单个细胞的功能都是残缺不全,要产生真正的生命活体,就需要形成某种结构,让各种细胞互补。


人作为单个生命,越进化,其独立生存能力越弱,于是就产生出结构,通过某种结构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分工合作,于是社会就形成。最早只是一种族群社会,然后越发展,越复杂,结构越庞大,形成国家。这就是一种“递弱代偿”,单个生命的独立生存能力弱化,需要一种结构来补偿。


单个国家也是,越是向高级阶段发展,它越不可能独自生存,越需要和其他国家形成一种互补。欧洲为什么会成为最早“全球化”的大陆?因为欧洲的国家都比较小,物产很单一,必须通过与他国的贸易才能生存,要发展就更需要了——在农耕时代,国际贸易对中国来说,只是获得好奇品渠道,但对欧洲国家来说,则是立国之本,没有国际贸易,就无以立国,这是导致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根本原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所以,全球化也是一种递弱代偿结果。物质文明的发展越高级,越需要在全球形成某种结构,来补偿单个国家的不足。


从这一点出发,你可以理解,为什么每一次重大的矛盾冲突都会造成世界在全球化——结构代偿的倒退,但每次倒退的结果都不是回到原始的起点,而是遵循着“历史是螺旋式发展的”,进二退一或进三退一,顶多进三退二的规律。


这跟牛熊交替是股市永恒法则,没有永远上涨的牛市,但也没有从终点退回到起点的熊市,是一个道理。


上证指数,诞生于1990年12月19日,基期指数100点。30年来,我们经历了1559点、2245点、6124点、5178点,这几波大级别的熊市,但底部却在不断抬高。从最初的100点,到300点,到1000点,到这几年的2000点。


它的价值中枢也在不断抬高,从90年代的600-700点,抬高到2000年代初的1600多点,再到近十几年的3000点左右。


A股,算得上是每次回撤比例都很大的市场了,但它依然不会脱离历史是螺旋式发展的轨迹,何况全球经济这么大一个体系?东风吹,战鼓擂,当今世界上不是谁怕谁,而是谁都离不开谁的问题。中国有中国的短板,美国有美国的短板,各个国家都有各个国家的所能和所不能,讲到底,依然需要全球化的结构代偿。


从2440点到现在已经16个月了。如果以国证A指的低点来算,已经18个月。虽然从2440点开始,总体涨幅不大,正儿八经的大盘行情也只出现了一波,但底部却保持了18个月不破。这表明,2440点是个周期级底部,它的性质应该类似1994年的325点。


94年325点到96年512点,这个筑底周期的长度18个月。这次筑底周期的级别更大,因此其时间也应更长,基本估计,应在40个月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