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球APP 高手云集的股票社区
下载、打开
X
 北京市 北京市 朝阳区
个人简介:星图金融研究院副院长,硕士生导师,个人:薛洪言微语 更多

薛洪言 

【上市中小银行被低估了】
近几年,A股市场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分化:行业龙头受到追捧,非龙头被边缘化。逻辑在于,经济下行叠加去杠杆,各行各业加速分化,唯有行业龙头才能逆势增长,抢占更多份额。在银行业,估值分化也很明显,但并非基于规模,而是基于市场竞争力:招行、平安、宁波等银行受到追捧,国有大行估值普遍较低。... 展开全文

赞(33) | 评论 (5) 2021-02-19 07:43 来自网站 举报

薛洪言 

【新手炒股,可以选一只股票长期持有吗?】
新手炒股,最大的障碍是拿不住,追涨杀跌,频繁交易,在短期波动中频频被割韭菜。所谓“开着奔驰进股市,骑着自行车出来了”,调侃地就是这类投资者。那么,反其道行之,选一只股票长期持有可行吗?的确,我们经常听到投资大师们强调“长期持有”的重要性,但炒股哪有这么简单,长期持有的背后需要一系... 展开全文

赞(5) | 评论 2021-02-14 08:18 来自网站 举报

薛洪言 

【中小银行转型,平庸是最大的错】
这两年,转型一直是热门话题。几乎所有中小银行,都在时代大潮中亲历着转型,或主动为之,或被裹挟前行。从结果上看,有的银行颇见成效,多数银行历经辛苦,方向曲折,所得唯有疲累。更大的挑战是,行业正加速分化,转型机遇窗口快速收窄,留给中小银行的转型时间已经不多了。 向标杆学习我们习惯向标... 展开全文

赞(6) | 评论 2021-02-03 08:41 来自网站 举报

薛洪言 

【信用卡风口开启,又是少数人的狂欢】
信用卡市场再次迎来变局。2020年末,央行发文《关于推进信用卡透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通知》,放开信用卡定价限制。2016年,信用卡透支利率从统一定价改为区间管理,在12.6%-18%之间波动。四年之后,央行彻底放开利率限制。仅就放松利率而言,影响看似有限,但此次放松发生在一个颇为微... 展开全文

赞(5) | 评论 2021-01-28 08:33 来自网站 举报

薛洪言 

【财富增长,是时候押注股票市场了】
作为投资理财三大品类,固定收益理财、房地产、股市的投资逻辑正发生着根本性变化:破刚兑成为市场共识。债券违约常态化、银行理财频现负收益,市场中已经找不到保本保息的高息理财产品。房住不炒也在变成社会共识,除了核心城市、核心地段,没有人还敢闭着眼睛投资买房。与此同时,公募基金申购则在屡... 展开全文

赞(29) | 评论 (9) 2021-01-18 08:18 来自网站 举报

薛洪言 

【2021年,促消费要出大招】
根据经济工作会议的定调,2020年是新中国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2021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去年的不平凡,在于疫情冲击下经济发展成绩的来之不易;今年的特殊重要性,则在于作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起步之年,务必要“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从经济发展的供需两端... 展开全文

赞(8) | 评论 2021-01-08 07:40 来自网站 举报

薛洪言 

【再读巴菲特:长期持股为何这么难?】
随着股市回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触股票投资。在寻求投资建议时,被推荐最多的策略大概就是“长期持股”。挑一些股票,打开K线图,往前追溯十年,涨幅十倍的并不少见。每当这些案例被抛出,投资者往往心潮澎湃,激动于长期持股的神奇和收益翻倍的容易。但实际上,真正做到长期持股的非常少见,炒股致... 展开全文

赞(28) | 评论 (5) 2021-01-04 19:58 来自网站 举报

薛洪言 

【2021即将来临,我来说几个好消息】
2020年让人感慨万千,即将来临的2021年对我们是否能更温柔一点呢?在本文中,我拣几个好消息讲一讲。 股市长期赚钱效应还在2020年7月,指数的大涨让很多人惊呼“牛市来了”,我也应景写了一篇文章《在牛市里,你要骑上一匹快马!》,建议大家通过买基金的方式分享股市收益。但随即指数便... 展开全文

赞(47) | 评论 (11) 2020-12-31 08:55 来自网站 举报

薛洪言 

【2020,黑天鹅与大变革】
2020年,我们邂逅了不止一个黑天鹅。新冠疫情是第一个,它创造了一个容易引发黑天鹅的环境,又孕育出更多的黑天鹅,使得2020变得如此不同:每个人、每家机构、每个国家,都受其影响。压力是最好的变革催化剂,所以人们才说不要浪费一次危机的机遇。黑天鹅的环境下,一些深层次的变革随之启动,... 展开全文

赞(55) | 评论 (6) 2020-12-21 08:35 来自网站 举报

薛洪言 

【双循环下,金融科技当为“开路先锋”】
过去的已经过去,重要的是把握未来。“畅通国内大循环”和“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是十四五期间经济发展的重要指导方略,在此背景下,金融业面临怎样的机遇和空间呢?近日,央行陈雨露副行长撰文《“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与金融改革开放》,对这个问题做了解答,特别指出:“金融体系能否完成支持第四次工... 展开全文

| 评论 2020-12-11 06:54 来自网站 举报

薛洪言 

【互联网贷款赛道,还有职业前途吗?】
行业波动终究要传导至从业者身上。在职业发展过程中,一个好的职业赛道,是兑现一切美好职业预期的前提。网络小贷新规征求意见稿出台后,不仅仅是网络小贷公司在考虑转型问题,不少从业者(包括银行和消金公司互联网贷款岗位从业者)也开始考虑职业赛道的安全性、可持续性问题。我是乐观的,下面谈谈我... 展开全文

赞(16) | 评论 2020-12-02 06:45 来自网站 举报

薛洪言 

【银行转型,开放者赢】
面对金融科技类公司面临的强监管,不少银行从业者表现出早知如此的“后见之明”:对金融缺乏敬畏,迟早要出问题,这不,时候到了。过去几年,金融产品一度变成互联网平台流量变现的工具,在有金融信仰的人看来,这是不可接受的:不尊重金融,也不敬畏风险,真是无知者无畏。互联网公司的一些做法的确不... 展开全文

赞(10) | 评论 2020-11-24 08:00 来自网站 举报

薛洪言 

【滤镜下的金融科技“强监管”】
近期,新金融领域监管政策频出,获得了广泛曝光与关注。不可避免地,为了凸显故事性,也出现了很多过度解读。但热闹归热闹,真相归真相,探寻真相,才能理性看待未来,在不确定性中发现确定性。 滤镜下的强监管2016年之后,金融监管开始全面趋严。无论是传统金融领域的大资管,还是新金融领域的支... 展开全文

赞(13) | 评论 2020-11-16 08:10 来自网站 举报

薛洪言 

【开放银行走入死胡同?】
最近半年来,开放银行的概念降温不少:一方面是没了新鲜感,讲来讲去还是那些东西,失去了传播效应;另一方面则是缺乏公认的标杆,没见谁做得特别成功,失去了市场号召力。从金融与场景融合的内涵看,开放银行是必然趋势,问题是,趋势从来不等于趋势近期会实现。我们常常忘了这一点,以至于在初期兴奋... 展开全文

赞(12) | 评论 2020-11-12 12:01 来自网站 举报

薛洪言 

【说到讲故事,银行差互联网一条街】
当前,手机银行APP转型,基本以金融科技巨头为范本,拓场景、做活动、加内容、增体验,做了很多事,但收效不大。至于原因,有非常多的解读,如流量红利的消失、产品体验同质化、高粘性场景的匮乏、运营人才的不足等等。受《叙事经济学》一书的启发,在本文中,我将尝试从叙事的视角重新审视这一问题... 展开全文

赞(27) | 评论 (5) 2020-11-09 08:31 来自网站 举报

薛洪言 

【消费金融的核心竞争力】
互联网界有句名言,得用户者得天下,被从业者奉为圭臬。用户毫无疑问是重要的,如德鲁克所说,“企业的宗旨只有一种恰当的定义,那就是创造顾客”。用户对任何企业都很重要,但互联网企业对用户的强调,还要更深一层:相比传统企业,为追求用户数量的快速增长,互联网企业愿意以前期巨额亏损为代价。这... 展开全文

赞(8) | 评论 2020-10-30 06:59 来自网站 举报

薛洪言 

【当金融科技公司撕下“金融”标签】
近年来,金融科技公司对金融属性避之不及——剥离“金融”的标签,向“科技”靠拢。普遍的解释很简单:科技企业的估值更贵。举例来说,当前A股市场中,软件与服务业的市盈率大概是银行业的10倍,意味着同样1元净利润,若定位为软件服务业,估值能高十倍。换个马甲就能换种估值?未免太小瞧市场的智... 展开全文

赞(9) | 评论 2020-10-27 07:04 来自网站 举报

薛洪言 

【央行数字货币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近日,深圳在公测中向个人发放1000万元的央行数字货币红包,引来近两百万人参与,再次把央行数字货币推上新闻头条。央行数字货币愈行愈近。不少人畅想其对现有支付格局的影响,甚至为两大支付巨头捏一把汗,其实是典型想多了。中国支付结算体系效率高、全球领先,根本不需要借助此类国之重器来重塑... 展开全文

赞(12) | 评论 2020-10-15 06:31 来自网站 举报

薛洪言 

【巴菲特踩过的那些坑】
投资是简单的事,好公司、好价格、长期持有,就能跑赢大多数投资者;投资也是不简单的事,辨别好公司、好价格,做到长期持有,考验的不仅是常识、耐心,更是知识、见识,所以学无止境。在强调持续学习的重要性时,查理·芒格曾如此点评巴菲特,“作为投资者,沃伦·巴菲特比我第一次遇到他时好得太多了... 展开全文

赞(48) | 评论 (23) 2020-10-12 08:26 来自网站 举报

薛洪言 

【国务院发文聚焦上市公司质量,释放了什么信号】
近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国发〔2020〕14号)(下称《意见》),以“公司治理”、“做优做强”、“退出机制”、“疑难问题”、“违规处罚”等为抓手,力抓上市公司质量提升。就资本市场而言,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是份内事,当份内事被拎出来强调时,其信号意义不容忽... 展开全文

赞(6) | 评论 2020-10-11 09:26 来自网站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