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国君食品】推荐青岛啤酒:机制优化,弹性显现】
核心结论投资建议:公司利润持续释放的确定性较强,维持2021-2023年EPS预测为2.01/2.42/2.85元,维持目标价109元,维持“增持”评级。全球影响力+国潮共筑青啤高端品牌优势。公司坚持“青岛”+“崂山”的双品牌多品类战略,品牌和产品线定位清晰,在行业的高端化竞争中... 展开全文【国君食品】推荐青岛啤酒:机制优化,弹性显现
核心结论
投资建议:公司利润持续释放的确定性较强,维持2021-2023年EPS预测为2.01/2.42/2.85元,维持目标价109元,维持“增持”评级。
全球影响力+国潮共筑青啤高端品牌优势。公司坚持“青岛”+“崂山”的双品牌多品类战略,品牌和产品线定位清晰,在行业的高端化竞争中,公司具备品牌优势,既是全球化的高端知名品牌,作为百年民族品牌又具有国潮品牌调性,在新国潮崛起趋势下独具优势。
提价+结构升级共驱,利润释放确定性较强。公司未来提价常态化,以零、散、快为特征,每年针对不同区域、渠道、产品灵活提价。公司持续推动高端产品布局和高端运营能力提升,持续开发新特产品,白啤等已获市场验证,原浆、私人定制产品潜力巨大。中端产品竞争格局优化,利润释放能力不容忽视。公司中端价格带销量基数较大、单位产品的盈利能力合理,通过提价及结构提升,我们认为未来3-5年公司6-8元产品替代4-6元、4元以上替代4元以下的趋势明显,叠加2019-2021Q1提价,有效消化成本上涨的同时有望继续拉动毛利率提升,公司利润释放的确定性较强且有望在行业中率先体现。
机制优化助力效率持续提升。激励优化助力高端运营能力强化、费效比提升、产能持续优化。费用主要投向中高端、更注重有效性,落后产能优化及现有产能智能化改造不断推进。受益价格带升级和效率提升,公司沿黄市场利润有望加速释放、沿海沿江盈利继续优化。
风险提示:原材料成本过快上涨、行业竞争加剧等。
坚持双品牌多品类战略,全球影响力+国潮共筑品牌优势。公司坚持“青岛”+“崂山”的双品牌战略。青岛主品牌定位中高端,以“1+1+N”的组合(纯生系+经典系+新特产品)做强做优做大;崂山第二品牌定位中低端,在逐步整合地方品牌的基础上做大做广做强。在行业的高端化竞争中,公司具备品牌优势,既是全球高端品牌又是民族品牌。青岛啤酒品牌全球化以“高品质、高价格、高可见度”的三高战略为基准,已成为全球市场上的高端知名啤酒品牌;同时青岛啤酒作为百年民族品牌具有国潮品牌调性,在新国潮兴起趋势下独具优势。
提价+结构升级共驱吨价上行,高端化持续布局,中端化释放利润。公司未来提价常态化,针对不同区域、不同渠道、不同产品的不同市场情况择时提价,以零、散、快为特征,而非普涨。高端化方面,公司持续推动高端产品布局和高端运营能力提升:不断开发推广新特产品,增长潜力大,尤其是白啤等产品销量增长较快;依托体验店和城配,原浆啤酒布局有望加速;私人定制的产品顺应个性化消费趋势、增长良好。同时,中端化的利润释放能力不容忽视,中档产品赛道的竞争格局持续优化,成为行业利润增长的主要来源。公司腰部价格带产品销量基数较大、单位产品的盈利能力合理,通过提价及结构升级,6-8元产品替代4-6元、4元以上替代4元以下产品成为趋势,预计利润贡献较为明显。
优化费效比提高效率,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提升。公司销售费用投放侧重中高端、更注重有效性,费效比有望持续优化。产能方面公司推进新旧动能转换、优化整合产能,继续推进每年淘汰整合1-2个装备差、能耗高、效率低、效益差、规模小的落后工厂。公司初步探索数字化“灯塔工厂”,能够根据各区域销售需求和产能布局,自动匹配供需、自动排产,产能智能化改造逐步推进,未来期待助益效率提升。
沿黄市场利润有望加速释放,沿海沿江主要区域盈利优化。公司持续推进“振兴沿海、提速沿黄、解放沿江”的区域市场战略。三大战略带覆盖全国95%以上区域市场,区域战略第一阶段关注销量市占率,第二阶段以规模为基础调结构、提效率、释放利润。沿黄区域市场步入收获期,预计利润有望加速释放,同时山东、陕西以外多省市占率在保持领先的基础上仍有提升空间。基地市场份额优势明显,尤其在山东核心基地市场市占率接近80%,竞品难以撼动,针对点状的渗透公司极易反击。沿海沿江主要市场均已实现盈利、有望延续良好态势。
赞(40) | 评论 (15) 2021-05-10 11:40 来自网站 举报
-
-
【【天风Morning Call】晨会集萃20210510】
重点推荐《策略|应对“胀”靠分子,下半年分子的亮点可能还在周期》A股表观同比增速见顶,而2年复合增速年内趋势仍向上。但过去几次经验来看,指数整体走势与表观增速更加相关,指数很快再创出新高的难度较大。下半年业绩容易超预期的板块在于周期。应对通胀(或滞胀)最好的应对思路,仍然坚持找分... 展开全文【天风Morning Call】晨会集萃20210510
重点推荐 《策略|应对“胀”靠分子,下半年分子的亮点可能还在周期》 A股表观同比增速见顶,而2年复合增速年内趋势仍向上。但过去几次经验来看,指数整体走势与表观增速更加相关,指数很快再创出新高的难度较大。下半年业绩容易超预期的板块在于周期。应对通胀(或滞胀)最好的应对思路,仍然坚持找分子端(盈利)最强、最确定的方向。 配置策略:维持5月策略报告中的判断——考虑到国内资金面紧平衡、剩余流动性下降,海外利率以上难下,因此不还对于国内资金定价的股票,还是全球资金定价的股票,今年的分母端估值都不太有利,需要依靠分子端业绩的支撑。对于涨价驱动,建议关注中上游的有色(电解铝、氢氧化锂)、化工、煤炭、钢铁等。 摘自《应对“胀”靠分子,下半年分子的亮点可能还在周期》 《金工|量化模型如何看周期中上游的持续性?》 择时体系信号显示,均线距离由上期的-1.11%小幅变化至-1.12%,市场继续处于震荡。下周市场进入重要宏观数据披露的时间窗口,数据的不确定性将对风险偏好形成抑制;市场交易量仍在高位,耐心等待风险的充分释放,交易量萎缩至6000亿附近市场或将迎来较强有力的反弹;过去11年,五月上半月整体下跌次数较多,8次呈现较为明显的下跌。因此市场整体的调整或将延续。根据天风量化two-beta中期行业选择模型和短期资金流模型的最新结果显示,均继续推荐周期中上游,同时公募机构在周期上的配置仍处低配,因此,量化模型显示周期中上游的品种行情或仍将延续。 展望2021年行业景气度的情况,靠前的行业为新能源以及半导体,均为过去十年中较优的年份;长期行业配置模型仍然指向电力设备新能源,综合时间窗口,重点配置电力设备新能源、期中上游。根据我们的仓位管理模型,以wind全A为股票配置主体的绝对收益产品建议仓位水平50%。 摘自《量化模型如何看周期中上游的持续性?》 《有色&钢铁|行业深度:Orocobre合并Galaxy启示录:迎接锂业一体化新时代》 合并前各有优劣,南美盐湖主与澳洲锂矿厂的碰撞。合并是资源技术的完美互补,全球第五大锂企启航新时代。我们从中看到了什么?资源是第一竞争力,全球锂资源的竞争正在加速。锂产业整合趋势确认,海外在产所有资源企业均已配套下游锂盐厂。合并之路最大启示,一体化企业方能长存。 建议关注国内一体化龙头,同时关注能率先完成一体化进程的二线锂企。我们建议关注目前国内已经形成海内外多元化资源布局,同时与下游车企电池厂完成多重认认证的:天齐锂业,赣锋锂业。绑定特斯拉/宁德时代等龙头车厂电池厂,同时积极布局海外资源的:雅化集团。自身本拥优质资源,通过建设锂盐厂加速与下游绑定的:永兴材料,融捷股份,西藏珠峰。 风险提示:管理团队能否同时推动全球建设风险,丰田后续态度风险,Orocobre能否快速转换SaldeVida资源为高质量电池级碳酸锂风险。 摘自《行业深度:Orocobre合并Galaxy启示录:迎接锂业一体化新时代》 买方观点 5-6月业绩真空期,客户认为整体震荡格局,看好周期,一方面大宗价格上涨,另一方面当前估值性价比突出; 低估值顺周期行业,碳中和,钢铁,有色等;高性价比成长主线,新能源车,先进制造,医药等 研究分享 《非银|行业深度:2021Q1投资端差异带来保险公司利润表现分化,寿险负债端回暖,财险综合成本率下降优于预期》 1、利润:2021Q1平安、人寿、太保、新华、人保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4.5%、+67.3%、+1.9%、+36.0%、+42.1%,我们判断增速差异主要由投资端表现分化带来。1)投资情况:①国寿净投资收益率表现优于其他公司。②新华和国寿总投资收益率表现亮眼,主要得益于兑现了大量浮盈,贡献了买卖价差收益。③国寿综合投资收益率表现优于其他公司。2)退保金均大幅增长。 2、寿险:我们预计除国寿外,2021Q1的NBV均实现同比正增,得益于低基数、积极的开门红策略以及重疾定义切换。2021Q1除国寿、人保外,其他公司新单保费均实现正增长,其中太保、平安增速领先。代理人队伍受疫情影响的程度和持久度超预期,影响延续至今,代理人规模持续下滑。 3、财险:财险保费平稳增长,由非车险增长驱动。上市财险公司综合成本率下降,我们预计主要由于信用保证险赔付率改善、车险费用率下降带来。我们预计车险综合改革带来车险赔付率的提升,费用率的下降,整体车险综合成本率有所提升。 风险提示:代理人规模下滑超预期;保障型产品销售不及预期;综合成本率提升超预期。 摘自《行业深度:2021Q1投资端差异带来保险公司利润表现分化,寿险负债端回暖,财险综合成本率下降优于预期》 《传媒互联网|蓝色光标:业绩及报表结构持续向好,整合效应和规模优势逐步凸显》 蓝色光标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405.27亿元,同比增长44.19%;实现归母净利润7.24亿元,同比增长1.94%,扣非后净利润5.89亿元,同比增长29.79%。21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3.91亿元,同比增长28.01%。 分业务看,20年公司出海投放继续大幅增长,营收占比超60%。公司资产负债表与现金流量表持续优化,商誉风险降低,现金流明显改善。在新成长业务上,蓝标在线有望开创增长新空间,短视频2022年或成为第二条百亿业务线,唤醒业务提供新增长动能。公司出海业务、短视频业务以及唤醒业务等基本业务牢固,同时我们认为蓝标作为综合营销平台,也将受益视频化、5G科技等带来的营销新变化,而蓝标在线MaaS营销平台又有望打开公司未来业绩与估值空间,作为营销行业龙头继续建议关注。 摘自《蓝色光标:业绩及报表结构持续向好,整合效应和规模优势逐步凸显》 《传媒互联网|光线传媒(300251):疫情下业绩体现强韧性,丰富储备叠加动画优势逐步复苏可期》 光线传媒2020年实现营收11.59亿元,同比下降59.04%;归母净利润2.91亿元,同比下降69.28%,扣非后净利润2.35亿元,同比下降72.93%。21Q1实现营收2.4亿元,同比增长6.0%。 20年光线保持核心竞争力,同时不断巩固动画电影赛道的先发优势。21年光线影视项目储备丰富,动画电影与真人电影有望齐头并进,多元业务提供有效协作。光线传媒作为电影内容领军,多年耕耘不断巩固优势,并牢固把握动画电影优质赛道。 根据公司项目节奏,小幅下调21-22年归母净利润,预计公司21-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10亿/12.24亿/13.93亿元,对应21-23年PE分别为35.2x/29.0x/25.5x,我们继续看好光线在动画电影领域具备强龙头竞争力,同时关注预计7月1日上映的《革命者》,及动画电影《深海》上映进度,维持“买入”评级。 摘自《光线传媒(300251):疫情下业绩体现强韧性,丰富储备叠加动画优势逐步复苏可期》 《传媒互联网|月度观点:Q1业绩初步检验,头部公司及宏观经济驱动营销板块更为突出,Q2游戏增速边际改善》 A股财报季结束,利润表现好于营收,海外Q1财报将陆续披露,增长确定性和成长速度仍为当下决定重要因素。21Q1剔除东财分众后,板块扣非后净利润同比增长33%,互金东财、及长视频芒果继续高增长,游戏高基数下业绩多数下滑,Q2边际改善,电影、营销体现复苏,营销受益宏观更加持续。 细分公司,板块内赛道龙头价值凸显,仍为长期布局首选,节后中概及A股市场有所波动,关注阶段调整过程中的估值性价比机会。除基本面外,外部因素仍需要继续关注。反垄断新阶段平台经济体间隔阂弱化,小程序与电商平台接口互通,【阿里】率先处罚落地,轻装上阵。 摘自《月度观点:Q1业绩初步检验,头部公司及宏观经济驱动营销板块更为突出,Q2游戏增速边际改善》 《电子|2021电子行业一季度总结》 智能手机市场拉动芯片放量,产能瓶颈推动价格上涨。目前已有多家半导体公司再次宣布对部分产品进行价格上调,如汽车、手机、PC、家电和游戏机等行业,全球范围内几乎所有用到芯片的电子产品或多或少都受到了缺货影响。 1、集成电路:产能无法满足下游需求,全球出现了“芯片荒”的问题。2、PCB:从2020年延续至今的5G新基建浪潮拉动了PCB出货量,5G基站相比4G数量上会有提升,特别是为了覆盖盲点区域会配套很多微基站,因此会大幅拉动通讯PCB板的需求量。3、被动元器件:因为供需不平衡,被动元件涨价潮仍在继续,自去年下半年以来,一些被动元件厂商陆续发布涨价函。4、显示器件:2021年一季度半导体显示行业产品价格继续保持上行趋势,显示器件子行业高景气度持续。 摘自《2021电子行业一季度总结》 《电子|奥士康(002913)首次覆盖:扩产+效应提升释放业绩弹性,远期关注产品高端化》 扎根PCB业务,进入全方位发展阶段。持续产能扩张带来业绩弹性,中长期关注产品结构高端化。持续产能扩张带来业绩弹性,中长期关注产品结构高端化。 根据公司产能释放节奏,预期公司21-22年营收为45.21/67.61亿元,yoy+55.33%/49.54%,净利润5.28/8.29亿元,yoy+51.12%/57.06%,综合考虑公司业绩增速、估值中枢、可比公司估值,给与公司20-25xPE估值,对应2021年目标价格为66.4-83元/股,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客户导入不及预期、疫情持续恶化需求不及预期、产能建设不及预期。 摘自《奥士康(002913)首次覆盖:扩产+效应提升释放业绩弹性,远期关注产品高端化》 《电子|建滔积层板(01888)首次覆盖:覆铜面板龙头,看好新一轮涨价周期下公司弹性》 覆铜面板龙头,连续十五年市占率第一,历史业绩稳健。垂直一体化+产品结构以中低端为主,公司涨价周期下弹性最大。20Q4开启新一轮涨价周期,公司有望优先受益。中长期有望受益产品结构高端化。 给予公司21-23年营收为274.4/279/271.4亿港币,yoy+58.6%/+1.7%/-2.7%,净利润为68.59/61.38/54.29亿港币,yoy+145%/-11%/-12%。考虑这轮涨价周期的持续性以及港股流通性,给与公司21年10x的PE,对应21.98港币/股的目标价,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成本压力不能有效传导、原材料价格波动。 摘自《建滔积层板(01888)首次覆盖:覆铜面板龙头,看好新一轮涨价周期下公司弹性》 《食品|周观点:食品饮料行业研究周报》 2020年报及一季报回顾:高端白酒持续平稳,次高端业绩弹性变大,分化加剧,景气依旧。次高端弹性有望持续演绎。高端白酒仍属“诗和远方”。 当下重点推荐标的:ST舍得。值得重点关注标的:洋河股份,今世缘。持续推荐“诗和远方”:泸州老窖,五粮液,贵州茅台。 摘自《周观点:食品饮料行业研究周报》 《轻工|中顺洁柔(002511):5月金股中顺洁柔:今日继续回购5361万元!》 公司5月7日公告:公司今日回购175.97万股,占总股本0.1341%,成交总金额5361.03万元(不含交易费用),成交价区间29.89-30.60元/股,回购均价30.47元/股。 浆价高位下,公司受益低价屯浆和强议价力。高端高毛利产品占比持续提升,中长期布局太阳品牌和个护品类提升发展空间。强化渠道建设,产能扩张支撑业绩增长。 公司产品高端化/差异化和渠道管理优势突出,全国性产能布局进一步完善,新聘总裁转向职业经理人模式,21Q1持续超预期。预计公司21/22年归母净利分别为13.0/17.6亿元,对应PE分别为30X/23X,维持“买入”评级。 摘自《中顺洁柔(002511):5月金股中顺洁柔:今日继续回购5361万元!》 《轻工|周观点:21Q1家居出口较19Q1+30.6%,家居出口持续景气》 1、生活用纸板块:本轮木浆提价基于纸浆期货率先领涨带动现货涨价。近期生活用纸价格走强,生活用纸价格具备支撑。龙头企业将从两方面受益:(1)龙头纸企通过低价木浆锁定成本。(2)涨价通道中大厂议价力更强,整体吨利水平或有望持续扩大。 2、出口板块:3月出口环比增长,且优于疫情前同期水平。家具出口景气度依旧,PVC地板、功能办公椅、功能沙发等金属框架沙发在家居出口品类中表现较优。建议关注【海象新材】【永艺股份】【恒林股份】【梦百合】【凯迪股份】。 3、内销家居板块:竣工回暖趋势延续,提升全年业绩增长中枢。短期行业beta机会,长期零售是核心竞争力。 摘自《周观点:21Q1家居出口较19Q1+30.6%,家居出口持续景气》 《医药|周观点:康复医疗行业的投资思考》 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看待康复医疗的投资机会:1)行业仍处于早期阶段。从设备角度,康复本身产品品类较为繁杂,单个产品的价格较低,行业处于高度分散的状态。2)行业目前处于且预计将持续处于快速发展阶段。3)设备和服务均有机会。我们认为康复医疗目前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从投资布局角度,我们认为设备和服务均有投资机会。 天风医药建议关注个股(按先后顺序):1)策略思维精选“性价比板块”:①医疗服务(国际医学、三星医疗)、②医美(四环医药、华东医药)、③行业龙头(迈瑞医疗、恒瑞医药)、④连锁药店(一心堂、大参林、老百姓)、⑤康复医疗(翔宇医疗);2)优质民营医疗服务:爱尔眼科、锦欣生殖(H)、海吉亚医疗、通策医疗;3)创新药及产业链:凯莱英、药明康德、信达生物(H)、泰格医药;4)美好生活类产品:长春高新、智飞生物、康泰生物、欧普康视、片仔癀;5)中国优势-全球市场类产品:迈瑞医疗、南微医学、英科医疗。 摘自《周观点:康复医疗行业的投资思考》 《环保公用|周观点:业绩增长重归常态,碳中和助力行稳致远》 疫情影响逐步消除,业绩增长重归常态。①水电:2020年来水情况较好,业绩较快增长。②新能源运营商:装机增长带动下,业绩增速提升明显。③垃圾焚烧:产能提升叠加疫情影响消除,业绩加速释放。④环卫:业绩较快增长,环卫市场化打开成长空间。⑤国六:国六标准陆续实施,业绩增速加快。⑥燃气:业绩稳健增长,盈利能力有所提升。 1、水电板块,建议关注水风光互补潜力较高的流域开发主体,包括【川投能源】【华能水电】【长江电力】等;2、新能源运营商板块,建议关注【龙源电力】【三峡能源】【华润电力】【吉电股份】等;3、垃圾焚烧板块,建议关注【瀚蓝环境】【伟明环保】【旺能环境】【高能环境】等;4、环卫板块,建议关注【侨银股份】【玉禾田】【盈峰环境】【宏盛科技】【龙马环卫】等;5、国六板块,建议关注【凯龙高科】【艾可蓝】【隆盛科技】【奥福环保】等;6、燃气板块,建议关注【新奥能源】【新奥股份】等。 赞(37) | 评论 (20) 2021-05-10 08:49 来自网站 举报
-
-
【【天风Morning Call】晨会集萃20210507】
重点推荐《通信|逐步摆脱疫情影响,精选穿越周期&高景气细分领域投资机会》展望未来,随着疫情控制稳定,全球展开5G规模建设&国内厂商份额提升,预计电信设备行业未来数个季度呈持续快速增长;非电信设备领域,物联网、UC&视频和北斗军工方向高景气。展望未来几个季度,全球5G规模建设持续以... 展开全文【天风Morning Call】晨会集萃20210507
重点推荐 《通信|逐步摆脱疫情影响,精选穿越周期&高景气细分领域投资机会》 展望未来,随着疫情控制稳定,全球展开5G规模建设&国内厂商份额提升,预计电信设备行业未来数个季度呈持续快速增长;非电信设备领域,物联网、UC&视频和北斗军工方向高景气。展望未来几个季度,全球5G规模建设持续以及应用落地,国际上的疫情形势缓和,行业归属于上市公司的净利润将有望进一步回升。投资端5GCapex有一定周期性,但是站在全球5G建设节奏看,未来3-4年有望持续景气向上,但是寻找投资机会需要聚焦于高壁垒&全球化&份额提升&规模效应的细分方向(如主设备)。 应用端偏后周期,成长持续性好,重点关注高景气细分领域,竞争力强、未来成长逻辑清晰的标的,重点关注运营商、物联网/车联网、视频会议、IDC、光模块的优质标的。5G大周期核心机会在5G网络(主设备为核心)+5G应用(物联网/车联网+云计算+UC&视频+流量)。 摘自《逐步摆脱疫情影响,精选穿越周期&高景气细分领域投资机会》 《食品|味知香(605089)首次覆盖:乘上市之风,一味知晓,香满人间》 预制菜行业登陆资本市场,味知香领跑行业增长。预制菜有效解决社会深层次矛盾问题,空间大。从需求端来看,预制菜有效解决美味和效率的冲突;从供给端来看,产业链在持续的完善。乘行业加速度,味知香有望收获超额加速度。 预计公司2021-2023年实现营收6.98/8.10/9.75亿元,同比+12.11%/16.05%/20.37%,EPS分别为1.46/1.75/2.11元。根据可比公司估值,给予公司2021年50倍估值,对应目标价在73元,首次覆盖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食品安全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产能扩张不及预期风险。 摘自《味知香(605089)首次覆盖:乘上市之风,一味知晓,香满人间》 《医药|医药行业2020&2021Q1财报分析》 疫情影响逐步降低,行业经营显著修复。新冠疫情下细分行业发展现新变化。中长期看好医药行业发展。医药行业最核心的优势是行业景气度高且业绩确定性较强,我们建议从中期维度去看待企业的变化趋势,板块布局投资策略建议: 策略思维精选“性价比板块”:①医疗服务(国际医学)、②医美(四环医药、华东医药)、③行业龙头(迈瑞医疗、恒瑞医药)、④连锁药店(一心堂、大参林、老百姓); 优质民营医疗服务:爱尔眼科、锦欣生殖(H)、通策医疗、建议关注海吉亚医疗; 创新药及产业链:凯莱英、药明康德、信达生物(H)、泰格医药; 美好生活类产品:长春高新、智飞生物、康泰生物、欧普康视、片仔癀; 中国优势-全球市场类产品:迈瑞医疗、南微医学、英科医疗。 摘自《医药行业2020&2021Q1财报分析》 买方观点 5月整体偏谨慎,会议态度中性,市场慢慢反应海外政策收紧的预期,白酒在高位,家电估值被压制; 新能源车上游锂,电解铝;关注优质次新股。 研究分享 《海外|收入利润快速增长,用户赋能链接可期》 1、火岩控股:全球布局的网游手游公司,海外业务高速成长。公司把握全球移动设备游戏快速成长机遇,致力于开发新网页和移动设备游戏。2、并购下游运营商,向社区平台发展提升竞争优势。公司收购下游运营商,增强中国境内分发能力。通过收购运营商德成控股,进行业务融合,公司能够增强自身在中国境内的游戏自主运营能力和分发能力,进一步向游戏开发+游戏发行的业务模式转变。3、产品管线丰富,海外业务有望持续高增长。多款游戏的推出运营使玩家的选择多元化。多语言版本游戏易于被相应区域玩家接纳,提升用户体验。 摘自《收入利润快速增长,用户赋能链接可期》 《传媒互联网|三七互娱(002555):阶段性投入导致业绩波动,期待全球化、多元化成果落地》 公司于4月30日晚披露20年年报及21Q1季报,2020年实现营收144.00亿元,yoy+8.86%;归母净利润27.61亿元,yoy+30.56%,扣非归母23.92亿元,yoy+14.49%。 聚焦“研运一体”,加大研发投入。“双核(SLG+MMO)+多元”产品策略,着力开拓海外市场。公司21年海内外产品储备丰富,并积极投入5G云游戏、影视、音乐、艺人经纪、动漫、VR/AR等在内的文娱产业,持续挖掘优质IP。21Q1由于老游衰减及新游推广,尤其海外处于爬坡亏损期,造成业绩错配低于市场预期,关注后续游戏后周期利润回收。 我们预计公司21-23年净利29.03/35.58/41.98亿元,对应估值17/14/12x,由于游戏公司PE目前位于底部,上升空间大且公司位居龙头,故将21年目标估值从22x调高到25x,对应目标价32.75元,维持“买入”评级。 摘自《三七互娱(002555):阶段性投入导致业绩波动,期待全球化、多元化成果落地》 《传媒互联网|完美世界(002624)短期业绩压力释放,游戏新品牌战略开启新征程》 完美世界2020年公司实现营收102.25亿元,同比增长27.2%,归母净利润15.49亿元,同比增长3.0%,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0.43亿元,同比下降4.0%。2021Q1公司实现营收22.31亿元,同比下降13.3%,归母净利润4.64亿元,同比下降24.4%,扣非后归母净利润3.18亿元,同比下降46.81%。 完美世界作为国内优质研发龙头,产品线丰富并且精品项目生命周期不断拉长,游戏新战略发布更是为长线发展提供坚实基础;行业发展维度看,则有望享受优质研发商议价力提升的红利。影视20年减值后短期压力释放,未来有望稳健发展。我们预计2021-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5亿/30.0亿/36.9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51.7%/27.8%/23.0%,对应PE分别为17.3x/13.5x/11.0x,维持买入评级。 摘自《完美世界(002624)短期业绩压力释放,游戏新品牌战略开启新征程》 《电子|周观点:半导体一季报总结:高景气度下的共识与分歧》 看好市场上修全年预期。1、半导体制造:一季度制造产能紧缺,未来5年持续扩产,彰显成长性。建议关注: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2、IC设计:一季度淡季不淡,关注产品迭代,看好新产品新应用穿越周期。建议关注:韦尔股份/卓胜微/兆易创新/圣邦股份/北京君正。3、半导体设备材料:成长趋势明确,受益制造产能扩张及国产替代加速。建议关注:北方华创/雅克科技/至纯科技/盛美半导体/精测电子/华峰测控/长川科技。 共识1:周期上行不断被验证,顺周期品种受益。共识2:新能源车/5G为代表的新需求和国产替代将创造成长动能,有望接棒周期。分歧:上行周期会持续多久?看好缺货涨价在二季度的持续性,下半年预计旺季很旺。 摘自《周观点:半导体一季报总结:高景气度下的共识与分歧》 《电子|京东方A(000725):21Q1业绩超预期,面板龙头迎来戴维斯双击》 京东方发布2020年年报及21Q1季报,(1)公司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1355.53亿元,同比增长16.80%。(2)21Q1实现营业收入496.55亿元,同比增长107.87%;归母净利润51.82亿元,同比增长814.46%。 公司20全年业绩高速增长,21Q1业绩超预期,营收、净利润均创历史新高,单季毛利率大幅提升。公司显示事业出货量全球第一,LCD龙头优势稳固,OLED快速放量;“1+4+N”航母事业群高速发展。展望中长期,京东方+TCL华星双寡头格局形成,行业盈利中枢有望提升、将步入板块估值提升周期,我们看好下游需求旺盛+竞争格局改善带来公司业绩和估值双升投资机会。 我们上调盈利预测,预计21-23年营业收入为2137/2367/2569亿元,净利润为229/249/281亿元。考虑消费电子&重资产行业可比公司,谨慎原则,我们给予公司目标价为10.5元,维持“买入”评级。 摘自《京东方A(000725):21Q1业绩超预期,面板龙头迎来戴维斯双击》 《环保公用|三峡能源(600905)新股报告:碳至中和,扬帆起航》 公司是三峡集团新能源业务战略实施主体,围绕“风光三峡”和“海上风电引领者”的战略目标,积极发展陆上风电、光伏发电,大力开发海上风电,稳健发展中小水电业务。 公司装机规模位居行业前列,实控人支持力度大。预计公司2021-2023年归母净利46/60/71亿元,同比28%/31%/17%。可比公司2021年业绩对应PE在14-19倍,考虑公司作为国内新能源运营龙头,且背靠三峡集团,有望获得充分的资源支持,给予2021年15-20倍,对应市值690-921亿元,对应股价2.42-3.22元/股。 摘自《三峡能源(600905)新股报告:碳至中和,扬帆起航》 《商社|行业深度:顺应年轻化和下沉发展之势,海伦司引领平价小酒馆潮流》 持续打磨小酒馆模式,开创夜间“平价第三空间”先河。年轻化+下沉化拓宽行业规模,头部企业快速跑马圈地。紧抓年轻消费,标准化运营,数字化管理增质提效。成本管理“三叉戟”凸显海伦司模型优质性。海伦司作为中国连锁酒馆行业龙头,掌握年轻群体消费需求,为其提供高性价比的产品和自由的社交空间,并通过标准化、数字化运营模式实现降本增效。 海伦司若上市成功,将可以利用募集资金为其市场快速扩张提供支持,并增强其品牌影响力,未来“年轻人的自由社交空间”概念进一步完善,建议关注。 风险提示:食品安全风险,门店扩张不达预期的风险,原材料价格上涨的风险,疫情反复风险。 赞(44) | 评论 (8) 2021-05-07 08:42 来自网站 举报
-
-
【兴发集团 | 年报及一季报点评:业绩高速增长,磷化工龙头再腾飞】
报告摘要1)2020 年归母利润创历史新高,21Q1业绩爆发增长公司 2020 年营收 183.17 亿元(YoY+1.54%),归母净利润 6.24 亿 元(YoY+106.29%),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6.32 亿元(YoY+113.88%), 归母利润为历史最好水平,业绩符合... 展开全文兴发集团 | 年报及一季报点评:业绩高速增长,磷化工龙头再腾飞
报告摘要 1)2020 年归母利润创历史新高,21Q1业绩爆发增长 公司 2020 年营收 183.17 亿元(YoY+1.54%),归母净利润 6.24 亿 元(YoY+106.29%),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6.32 亿元(YoY+113.88%), 归母利润为历史最好水平,业绩符合预期。公司 21Q1 营收 44.67 亿 元 ( YoY+14.33% , QoQ+44.22% ),归母净利润 3.55 亿 元 (YoY+1363.57%,QoQ+35.55%),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3.51 亿元 (YoY+2602.57%,QoQ+26.43%),21Q1 归母利润略超预告,为单季历史最好水平。 2)草甘膦、有机硅景气回暖,产能投放步入业绩释放期 公司2020 年有机硅通过技改单体产能从20万吨/年增加至36万吨/年, 同时配套新建特种硅橡胶产能 8 万吨/年;内蒙兴发热电联产项目建成投运,彻底解决草甘膦装置用能瓶颈。目前宜都兴发 300 万吨/年低品位胶磷矿选矿及深加工项目进入试车阶段,产能包括 40 万吨/年磷酸、 40 万吨/年磷铵、120 万吨/年硫酸等,同时星兴蓝天在建 40 万吨/年合 成氨项目也已进入试运行阶段,21Q2 有望投产,业绩环比有望高增长。 3)公司布局电子化学品,打造国际一流的电子化学品生产基地 公司现有 10 万吨湿电子化学品,兴力电子电子级氢氟酸一期1.5万吨产能预计今年二季度投产;兴福电子定增项目 6 万吨/年芯片用超高纯电子化学品项目、3 万吨/年电子级磷酸技改项目已启动建设。兴福电子“十四五”期间规划为国际一流电子化学品生产基地,包括湿电子化学品、电子级硅材料、电子级特气、电子级电镀液、电子级研磨液、 电子级前驱体等产能合计 55 万吨/年。 风险提示: 产品价格大幅下跌、安全环保政策风险、新增产能投放进度不及预期。 投资建议: 我们上调公司 2021-2022 年盈利预测,预计 2021-2023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3.71/17.87/21.17 亿元(原值为 11.07/15.15 亿元),同比增速 119.7%/30.4%/18.5%;摊薄 EPS=1.33/1.74/2.06 元,当前股价对应 PE=10.3/7.9/6.6x,维持“买入”评级。 1
2020 年归母利润创历史新高,21Q1 业绩爆发增长
公司 2020 年营收 183.17 亿元(YoY+1.54%),归母净利润 6.24 亿元(YoY+106.29%),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6.32 亿元(YoY+113.88%),归母利润为历史最好水平,业绩符合预期。公司21Q1营收44.67亿元(YoY+14.33%,QoQ+44.22%),归母净利润 3.55 亿元(YoY+1363.57%,QoQ+35.55%),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3.51 亿元 (YoY+2602.57%,QoQ+26.43%),21Q1 归母利润略超预告,为单季历史最好水平。
2
毛利率、净利率同比提升,公司三费率保持稳定
公司 2020 年毛利率为 16.22% (YoY+2.66pp),净利率为 3.41%(YoY+1.73pp),公司净利率水平较低主要由于收入中贸易占比较大。21Q1 公司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 21.76%、7.94%。三费方面,公司 2020 年三费率为 8.81%(YoY+0.14pp),财务费用率、管理费用率、销售费用率分别为 3.15%(YoY-0.31pp)、1.63%(YoY+0.31pp)、 4.03%(YoY+0.14pp)。公司21Q1三费率为 8.17%,财务费用率、管理费用率、销售费用率分别为 2.82%、1.35%、4.00%。
3
有机硅、草甘膦景气回暖,公司进入产能、业绩释放期
分板块来看,公司 2020 年营业收入 183.17 亿元,其中贸易、草甘膦、磷矿石 及下游、有机硅分别占比为 30.4%、24.0%、19.1%、14.4%,公司毛利润 29.70 亿元,其中磷矿石及下游、草甘膦、有机硅占比分别为 30.9%、28.0%、23.1%, 三大板块合计占比 82.0%。
公司 2020 年内蒙兴发热电联产项目建成投运,彻底解决草甘膦装置用能瓶颈。草甘膦营收 34.60 亿元(YoY+12.39%),产量 16.10 万吨(YoY+1.07%), 销量 17.14 万吨(+26.22%),全年不含税均价 20186 元/吨(YoY-10.95%)。21Q1 不含税均价 22123 元/吨(YoY+19.46%,QoQ+7.26%),目前公司 4 月底草甘膦含税报价在 35000-36000 元/吨。
公司 2020 年有机硅 DMC 单体产能由 20 万吨/年扩产至 36 万吨/年,同时配套 新建特种硅橡胶产能 8 万吨/年。全年板块营收 23.72 亿元(YoY+65.51%), 其中DMC和107胶产量13.53万吨(YoY+31.49%),销量8.10万吨(+17.22%), 全年不含税均价 15570 元/吨(YoY-5.29%),21Q1 不含税均价 18968 元/吨 (YoY+19.46%,QoQ-1.13%)。板块营收大幅增加主要由于 110 胶新增产能 释放,全年 110 胶公司累计营收 9.18 亿元,全年生产 110 胶 5.21 万吨,销售 4.36 万吨。
磷矿石及下游板块方面,宜都兴发 300 万吨/年低品位胶磷矿选矿及深加工项目 进入试车阶段,磷矿石营收 6.41 亿元(YoY+25.67%),产量 517.48 万吨 (YoY+43.69%),外售 307.40 万吨(YoY+53.65%),单吨不含税价格 208.52 元/吨(YoY-18.21%),2021 年 3 月中旬,受下游磷铵需求增加及价格上涨因素影响,磷矿石(28%品位)涨价 50 元/吨,船板价约 400 元/吨。黄磷营收 3.70 亿元(YoY+319.88%),产量 11.41 万吨(YoY+19.23%),外售 2.52 万吨 (YoY+334.48%),单吨不含税价格 14682 元/吨(YoY-3.36%)。2021 年 3 月末,受行业开工率降低等因素影响,黄磷市场价格小幅上涨至 17600 元/吨。
电子化学品板块,联营公司兴力电子 3 万吨/年电子级氢氟酸项目(一期)进入收尾阶段,兴福电子 3 万吨/年电子级磷酸技改及 6 万吨/年芯片用超高纯电子级化学品等项目正在稳步推进。
4
21Q2 磷铵产能释放,业绩有望环比持续增长
公司现有磷铵产能 60 万吨,其中磷酸一铵 20 万吨,磷酸二铵 40 万吨。当前宜都园区在建 300 万吨/年低品位胶磷矿选矿及深加工项目(主要产品包括:40 万吨/年磷酸、40 万吨/年磷铵、 120 万吨/年硫酸等),以及参股子公司星兴蓝天在建 40 万吨/年合成氨项目, 均已进入试运行阶段,待上述项目达产达效后,公司磷铵产能将增加至 100 万 吨/年,规模效益更加突出,用能成本显著下降,同时生产磷铵所需的合成氨保 障能力显著增强,有助于提高磷铵产品的成本控制能力。
5
公司布局电子化学品,打造国际一流的电子化学品生产基地
公司控股子公司兴福电子经过 10 多年发展,目前已建成 10 万吨湿电子化学品规模,包括 3 万 吨/年电子级磷酸、2 万吨/年电子级硫酸、3 万吨/年电子级混配液、2 万吨/年电 子级 TMAH。主要客户包括中芯国际、台湾联电、华虹宏力、SK 海力士、格罗 方德等。公司联营公司兴力电子目前在建 3 万吨/年电子级氢氟酸项目,一期 1.5 万吨/年装置已进入试生产阶段。2020 年,兴福电子 IC 级磷酸销量同比增长 74.71%,用于 8 寸及以上晶圆的 IC 级硫酸销量同比增长 124.57%,IC 级蚀刻液销量同比增长 91.06%,公司未来有望成为国际一流的电子化学品生产基地。
6
投资建议:维持“买入”评级 我们上调公司 2021-2022 年盈利预测,预计 2021-2023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3.71/17.87/21.17 亿元(原值 为 11.07/15.15 亿 元 ) 同比增速 119.7%/30.4%/18.5% ;摊薄EPS=1.33/1.74/2.06 元,当前股价对应 PE=10.3/7.9/6.6x,维持“买入”评级。国信证券
赞(12) | 评论 (7) 2021-05-06 11:04 来自网站 举报
-
-
【化工行业|中期及5月投资策略:看好钛白粉、草甘膦产品价格持续上涨】
报告摘要5月份投资观点:本周国际原油价格整体保持稳定, WTI均价为62.5美元/桶,较上周下跌0.3元/桶,布伦特均价为66.2美元/桶,较上周下跌0.4美元/桶。OPEC和IEA在最新的月度报告均上调了全球原油需求以及美国原油库存连续的减少推动了4月份国际原油期货价格的上行。... 展开全文化工行业|中期及5月投资策略:看好钛白粉、草甘膦产品价格持续上涨
报告摘要
5月份投资观点: 本周国际原油价格整体保持稳定, WTI均价为62.5美元/桶,较上周下跌0.3元/桶,布伦特均价为66.2美元/桶,较上周下跌0.4美元/桶。OPEC和IEA在最新的月度报告均上调了全球原油需求以及美国原油库存连续的减少推动了4月份国际原油期货价格的上行。我们看到,目前的较高原油价主要是由于OPEC+限制产量的结果,因此国际油价目前的格局是强预期,弱现实,在新一轮OPEC+会议前,以及欧美疫情确定性明朗之前,国际原油价格大概率将处于震荡格局,在市场恢复供需平衡之前,我们预计油价将主要由OPEC+减产力度和需求复苏决定,同时也需要关注美国-伊朗核协议等地缘政治因素对国际油价的影响,整体而言,我们对下半年的国际原油价格谨慎乐观。
如我们前期的判断,全球化工产品价格经历了1-2月份史诗级上涨行情,二季度以来化工行业进入再平衡阶段,全球化工行业的供给与需求将重新寻找新的平衡点,在未来一段时间,整体化工行业仍然将享受阶段性错配的超额红利,但在前期整体化工产品已经大幅上涨的背景下,未来细分产品分化的局面将继续演绎,我们整体的判断是二季度化工行业景气度寻找新的平衡点,综合产品价格处于阶段性探底阶段,三季度产品价格仍然有望再度走强,近期我们重点看好EVA、醋酸、草甘膦、钛白粉和电石-PVC基于行业供需变化的驱动上涨。
本月投资组合:
【万华化学】MDI低成本扩张,强化聚氨酯全球龙头地位;
【联泓新科】EVA光伏料国产龙头,行业景气有望高位持续;
【兴发集团】磷化工龙头拐点已至,电子化学品业务有望爆发;
【华鲁恒升】一季度业绩创新高,DMF、醋酸持续高景气;
【龙蟒佰利】产业链一体化优势明显,钛白粉持续高景气。
重点数据跟踪:
本周化工产品价格涨幅前五的为醋酸(9.60%)、草甘膦(5.45%)、甲醇(4.44%)、醋酸乙酯(3.99%)、苯胺(3.57%);
本周化工产品价差涨幅前五的为己内酰胺(275.00%)、醋酸乙酯(25.21%)、PC(19.00%)、R134a(12.64%)、醋酸(11.55%)。
风险提示:
原油价格大幅波动;海外疫情恢复不及预期;装置检修导致供给收缩。
1
本月核心观点:
看好钛白粉、草甘膦产品价格持续上涨
核心观点:本周国际原油价格整体保持稳定, WTI均价为62.5美元/桶,较上周下跌0.3元/桶,布伦特均价为66.2美元/桶,较上周下跌0.4美元/桶。OPEC和IEA在最新的月度报告均上调了全球原油需求以及美国原油库存连续的减少推动了4月份国际原油期货价格的上行。我们看到,目前的较高原油价主要是由于OPEC+限制产量的结果,因此国际油价目前的格局是强预期,弱现实,在新一轮OPEC+会议前,以及欧美疫情确定性明朗之前,国际原油价格大概率将处于震荡格局,在市场恢复供需平衡之前,我们预计油价将主要由OPEC+减产力度和需求复苏决定,同时也需要关注美国-伊朗核协议等地缘政治因素对国际油价的影响,整体而言,我们对下半年的国际原油价格谨慎乐观。年报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实现双增长。 如我们前期的判断,全球化工产品价格经历了1-2月份史诗级上涨行情,二季度以来化工行业进入再平衡阶段,全球化工行业的供给与需求将重新寻找新的平衡点,在未来一段时间,整体化工行业仍然将享受阶段性错配的超额红利,但在前期整体化工产品已经大幅上涨的背景下,未来细分产品分化的局面将继续演绎,我们整体的判断是二季度化工行业景气度寻找新的平衡点,综合产品价格处于阶段性探底阶段,三季度产品价格仍然有望再度走强,近期我们重点看好EVA、醋酸、草甘膦、钛白粉和电石-PVC基于行业供需变化的驱动上涨。 今年以来,在醋酸-甘氨酸原材料成本推动、行业供需格局持续优化的背景下,草甘膦价格持续上涨,产品从年初的约28500元/吨大幅上涨至目前的约36000元/吨,涨幅超过20%,主要原材料甘氨酸价格由年初的15500元/吨上涨至约18000元/吨,卓创资讯测算目前草甘膦行业毛利润约9000元/吨,国内企业订单已经排至8月份,下游需求旺盛。近期江山股份拟重组并购福华通达全部股权,江山股份拥有草甘膦产能7万吨/年,福华通达拥有草甘膦产能15.3万吨/年。两家企业整合后,草甘膦产能将达到22.3万吨/年,成为国内草甘膦产能最大的企业,全球产能仅次于拜尔收购的孟山都38万吨产能,行业集中度继续提升。目前全球草甘膦产能约为110万吨,除了拜尔的38万吨海外产能,其余约70万吨产能全部集中在国内,未来行业几乎没有新增产能,但随着转基因作物的推广应用,草甘膦需求还持续稳步增长,我们看好草甘膦行业未来持续的高景气度,重点推荐目前具备18万吨产能的配套甘氨酸自给的【兴发集团】,关注22万吨产能的【江山股份】。 近期醋酸价格持续大幅上涨,目前华东地区醋酸价格已经上涨至8100-8500元/吨,较上周均价再次上涨约500-600元/吨,而较去年同期均价更是上涨超过5500元/吨,产品价格已经创历史新高,今年以来产品价格已经翻倍,一季度行业平均毛利约3000元/吨,目前产品毛利已经超过5000元/吨。供给端来看,一季度国内多套装置存在检修情况,行业开工率在70-80%区间运行,低于正常开工水平,目前行业库存下降至5万吨以下,处于历史极低水平。需求端,去年10月份至今,PTA行业整体新增产能达到约835万吨,理论每月新增醋酸消耗量达到2-2.5万吨左右,因此作为醋酸最大的下游行业,PTA新增产能的投放使得醋酸需求量明显增加,同时醋酸乙烯、醋酸酯、氯乙酸的需求拉动也同样推动了醋酸行业的高景气度,一季度国内醋酸出口13.3万吨,环比继续上涨15.9%。短期来看,4月份国内部分检修、停产的醋酸装置有望复产,前期行业供需紧张情况有望缓解;长期来看,PTA行业未来存在2500万吨以上的投产规模,折合拉动约100万吨的醋酸需求,考虑到未来醋酸行业的新增产能,行业供需仍然处于紧平衡状态,重点关注具备140万吨产能的【江苏索普】和60万吨产能的【华鲁恒升】。 去年下半年以来,在钛精矿成本持续推动及出口持续增长的强力拉动下,国内钛白粉价格出现明显上涨,目前国内金红石型硫酸法钛白粉价格已经由去年7月初的约11000元/吨上涨至目前的20500-22000元/吨,氯化法钛白粉市场主流报价为23000-24000元/吨,目前钛精矿46品味国内价格已经上涨至2300-2400元/吨,近期钛精矿价格仍然存在50-100元/吨的上涨预期,成本推动下将再次引导钛白粉厂家上调价格。2021年1-2月份国内钛白粉累计出口超过20万吨,同比上涨超过15%,3月份出口量达到12.7万吨,环比增长34%,出口形势依然向好,国内钛白粉在全球市场份额未来将继续提升。我们判断未来在钛精矿、硫酸价格上涨的推动和国内外需求持续复苏的背景下,钛白粉价格仍然将保持上行通道,关注国内钛白粉行业龙头【龙蟒佰利】和【中核钛白】。 3月份以来,由于内蒙古地区能耗双控要求从严,电石限产增加货源紧张,价格连续快速上涨。3月中旬乌海电石出厂价涨至5000元/吨以上,较2月初价格上涨超过1500元/吨,西北地区行业利润超过2400元/吨,本周经过前期调整后,电石价格持续上涨,西北地区电石出场价重回4500元/吨以上。2021年内蒙古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目标为5%,即单个企业的能耗总值较去年相比降低5%,2021年内蒙古的电石总产量预计减少55万吨。此外内蒙古发改委及工信厅调整部分行业电价政策和电力市场交易政策,对于限制类、淘汰类电石产能提高了电价,较大程度提高其生产成本。4月份以来,电石供给的阶段性恢复引导产品价格出现合理下滑,但PVC需求拉动产品价格近期又重新上涨至约9000元/吨的水平,下游需求的拉动又继续推升电石价格上行,长期在能耗“双控”政策和“碳中和”的深远影响下,电石-PVC重资产行业的投资门槛大幅度提升,行业高景气度或将持续维持,尤其利好煤炭-电石-PVC产业链一体化优势的企业,重点关注具备238万吨电石产能、183万吨PVC产能的【中泰化学】和134万吨电石产能、65万吨PVC产能的【新疆天业】。 与我们今年年初的判断一致,EVA价格在春节后出现了明显的拉涨,目前华东地区发泡料价格上涨至20500元/吨,线缆料价格上涨至21500-22000元/吨,光伏料价格约21000元/吨,今年以来EVA光伏料大幅上涨2000-3000元/吨以上,中低端型号产品价格今年以来上涨幅度超过5000元/吨,目前EVA行业毛利润超过1万元/吨。EVA光伏料VA含量在28%-33%,其生产为超高压工艺,工艺复杂难度大,技术垄断性强,EVA装置从开车运行到生产出高端光伏料一般长达2-3年,国内只有斯尔邦石化、联泓新科、台塑宁波等少数企业掌握,产能约15万吨/年,进口依赖度高达70%以上,但2021年EVA光伏料需求端增量可达15-20万吨,未来三年的需求复合增速可达20%以上,供需紧张格局进一步加剧,我们认为1-2年内EVA行业仍然处于高景气周期,国内新增产能很难满足需求端的高速增长,同时下半年光伏料EVA价格有望超预期上涨,重点推荐具备12万吨EVA产能、可以生产高端光伏料的【联泓新科】。 2
本月投资组合
我们本月建议的投资组合有所调整,万华化学、联泓新科维持推荐,调整兴发集团、华鲁恒升和龙蟒佰利进入组合:
【万华化学】MDI低成本扩张,强化聚氨酯全球龙头地位
【联泓新科】EVA光伏料国产龙头,行业景气有望高位持续
【兴发集团】磷化工龙头拐点已至,电子化学品业务有望爆发
【华鲁恒升】一季度业绩创新高,DMF、醋酸持续高景气
【龙蟒佰利】产业链一体化优势明显,钛白粉持续高景气
3
重点行业研究
草甘膦行业深度跟踪:
行业格局继续重塑,草甘膦开启长景气周期
据百川盈孚数据,截至4月28日,草甘膦(95%)的报价为35312元/吨,30日涨幅为12.1%,较年初上涨29.09%,同比增长73.13%,FOB成交价参考至5470美元/吨。从成本端来看,主要原材料甘氨酸价格由年初的15200元/吨上涨至约17300元/吨,涨幅为13.8%,冰醋酸价格的走高将持续提振甘氨酸成本。从供给端来看,企业平均开工率约为85%,周产量约为10610吨,整体开工维持高负荷。从需求端来看,生产商订单多安排至2021年8月份,下游市场需求稳定。我们预计未来1-2年内草甘膦价格将保持较高的景气度水平,涨价幅度有望超预期。 草甘膦主要产能在中国,短期无新增产能投放,行业格局继续重塑。 目前全球草甘膦产能约110万吨/年,海外只有孟山都具备38万吨/年产能,其余约70万吨/年产能均在中国,江山股份拟重组并购福华通达全部股权后具备22.3万吨/年产能,兴发集团具备18万吨/年产能,国内呈现双寡头垄断格局。从工艺路线看,草甘膦分为甘氨酸工艺与IDA工艺,国内以甘氨酸工艺为主,甘氨酸、IDA路线产能分别为50.3万吨/年和21万吨/年。2020年国内产量约60万吨,行业开工率85%左右。 涨价因素一:冰醋酸-甘氨酸-草甘膦、黄磷-草甘膦传导涨势,成本端支撑草甘膦市场行情强势运行。 2020年下半年以来,伴随全球经济及化工品终端需求逐步复苏,化工品行业供需格局迎来改善,同时部分行业环保监管日趋严格,中小落后产能开始持续退出。冰醋酸-甘氨酸、黄磷等主要原材料成本强势上涨,成本面支撑下草甘膦市场行情强势运行。据百川盈孚数据,截至4月28日,冰醋酸报价为8234元/吨(较年初上涨94.02%,较2020年同期上涨240.25%),甘氨酸报价为17300元/吨(较年初上涨13.82%,较2020年同期上涨64.76%), 黄磷报价为17481元/吨(较年初上涨10.46%,较2020年同期上涨0.29%)。国内约70%的产能采取甘氨酸法制备草甘膦,其主要原料有甘氨酸和黄磷,其成本分别占原材料总成本的42.1%和25.4%,从成本面上支撑草甘膦价格上涨。 涨价因素二:经一系列环保政策和环保督察后供给端格局重塑完成,当前市场开工好于同期,预售订单充足,厂家几无库存,场内货源延续偏紧态势。 2021年草甘膦整体市场开工好于同期。2020年,受到“公共卫生事件”和“8.18青衣江洪水”的影响,2月和8-9月国内草甘膦开工率和产量均双降。进入2021年,草甘膦价格走高、订单充足,国内草甘膦开工率从年初至今都维持在较高水平,且呈上升趋势,整体好于去年同期。从产量看,2021年第一季度总产量15.48万吨,较2020年第一季度产量增加了4.3万吨,上调38.5%。截至4月22日,多数厂家开工平稳,个别企业装置仍处检修状态。由于预收订单充足,厂家几无库存,市场持货商货源紧俏,市场整体货源供应紧张,我们预计短期内草甘膦开工率或基本保持稳定。 涨价因素三:随着全球粮食安全战略升级、以及国产主粮领域转基因作物连续获批,草甘膦海内外需求增强。 随着全球粮食安全战略升级,草甘膦国际需求有望增强。中国是草甘膦生产和出口大国,国内生产的草甘膦平均80%以上都用于出口到巴西、美国、阿根廷等转基因农作物生产大国。2019年以来,受中美贸易摩擦、全球气候异常、以及草甘膦致癌风波禁限用加大等诸多因素影响,全球草甘膦需求受挫,我国草甘膦出口量、额双减。2019年我国出口草甘膦约39万吨,出口额约为10.8亿美元,分别同比减少5%和9%。2020年以来,全球极端天气的持续和新冠疫情加剧了全球粮食供给体系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粮食安全更受重视,草甘膦国际需求有望增强。 涨价因素四:全球作物的上涨周期有望带动农药的需求回暖,并拉动草甘膦整体需求景气上升。 农药产品需求相对比较刚性,农作物种植效益、种植方式、气候影响下发生的病虫害与环保要求成为决定农药需求的关键因素。随着主要农产品价格上涨,农民种植积极性有望提高,用药意愿增强,全球农药需求向好。2015年以来,全球价格持续了较长时间的低迷状态,其中大豆、玉米等国内主要农作物产品库销比有明显的回落。进入2020年,需求端畜牧存栏持续上涨加快了玉米的库存消耗,全球作物的上涨周期有望带动农药的需求回暖,并拉动全球最大的农药单品-草甘膦整体需求景气上升。 投资建议:看好草甘膦行业龙头企业:兴发集团、扬农化工、江山股份、新安股份等。 当前草甘膦毛利润已达9972元/吨,且价差仍呈不断扩大的趋势,我们重点推荐江山股份、兴发集团、新安股份、扬农化工等。目前江山股份具备22.3万吨草甘膦产能;兴发集团具备18万吨草甘膦产能;新安股份具备8万吨草甘膦产能;扬农化工具备3万吨草甘膦产能,将有望充分受益于此次行业景气,具备产业链一体化优势、原料自给配套的企业优势将更为显著。 钛白粉行业深度跟踪 全年供需紧平衡,看好钛白粉保持高景气据国家化工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钛白分中心和钛白粉联盟秘书处数据,2020年全国所有42家全流程型钛白粉生产企业的各类钛白粉及相关产品综合产量为351.2万吨,比上年增加33万吨,增幅为10.39%。在351.2万吨总产量中,金红石型钛白粉为285.6万吨,占比为81.31%;锐钛型钛白粉为53.8万吨,占比为15.33%;非颜料级钛白粉为6.0万吨,占比为1.71%;催化和功能材料钛白粉为5.8万吨,占比为1.65%。
2020年全国氯化法钛白粉产量达到近32万吨,取得“双突破”的历史记录。全国4家氯化法钛白粉企业的氯化法钛白粉的综合产量为31.89万吨,占全国当年钛白粉总产量的9.1%;占当年金红石型钛白粉产量的11.68%。2020年的氯化法钛白粉的产量系历史上首次突破30万吨大关;也是历史上在金红石型钛白粉产量中的占比首次突破10%。
2020年钛白粉出口约121.48万吨,比2019全年增加约21.13万吨,同比增长21.06%;2020年钛白粉进口量约为17.24万吨,比2019全年进口增加约4784吨,同比增长2.85%。
全球钛矿供给紧张,成本推动钛白粉价格宽幅上涨。4月最后一周国内钛矿继续调涨50-150元/吨,下游钛白粉以跟涨为主,涨幅在500-1000元/吨,但由于临近假期,部分钛白粉企业封盘不报。4月底国内金红石型主流报价至20500-22000元/吨,锐钛型主流报价至18000-19000元/吨。氯化法钛白粉主流报价为23000-24500元/吨,均较3月底上涨约2000元/吨,较2021年初上涨约5000元/吨,较去年同期上涨约8000元/吨。钛矿方面,由于攀西地区环保检查,选厂开工率不足,同时进口矿受疫情及航运紧张影响短缺较为严重,4月底攀西地区46,10矿主流报价至2400元/吨,47,20矿报价至2550元/吨,钛中矿报价至1650元/吨,46,10矿较3月底上涨约200元/吨,较2021年初上涨约450元/吨,较去年同期上涨约1000元/吨。
目前钛白粉行业供需紧平衡,看好全年保持较高景气度。在钛精矿成本上升以及供需紧平衡的格局推动之下,钛白粉价格处于近年来的较高水平。钛白粉行业平均毛利已经超过3700元/吨,同样处于2018年以来的历史较高水平。海外产能开工率受疫情影响,国内钛白粉出口持续向好,2021年一季度出口量为32.8万吨,同比下降1%,其中3月份出口12.7万吨,预计全年出口量在130-140万吨,较去年仍有10-20万吨增量。目前行业开工率在85%以上。受疫情影响海外钛白粉企业开工负荷降低,目前国内企业出口订单均已排至5-6月,企业均满负荷开工,目前企业基本为负库存;我们认为目前为钛白粉传统旺季,在钛精矿价格上涨的推动和国内外需求持续复苏的背景下,假期前钛白粉封盘,企业价格假期后有望迎来新一波大范围涨价,钛白粉作为全球流动的重要商品,全球需求仍处于持续改善的趋势当中,我们看好国内钛白粉行业全年保持较高景气度。我们判断未来在钛精矿、硫酸价格上涨的推动和国内外需求持续复苏的背景下,钛白粉价格仍然将保持上行通道,关注国内钛白粉行业龙头【龙蟒佰利】和【中核钛白】。
4
重点数据跟踪
重点化工品价格涨跌幅
本周化工产品价格涨幅前五的为醋酸(9.60%)、草甘膦(5.45%)、甲醇(4.44%)、醋酸乙酯(3.99%)、苯胺(3.57%);本周化工产品价格跌幅前五的为环氧氯丙烷(丙烯法)(-11.18%)、环氧氯丙烷(甘油法)(-11.18%)、环氧树脂(-10.30%)、DMF(-6.98%)、双酚A(-4.74%)。 重点化工品价差涨跌幅
本周化工产品价差涨幅前五的为己内酰胺(275.00%)、醋酸乙酯(25.21%)、PC(19.00%)、R134a(12.64%)、醋酸(11.55%);本周化工产品价差跌幅前五的为醋酸乙烯(-34.66%)、环氧氯丙烷(甘油法)(-31.12%)、环氧氯丙烷(丙烯法)(-26.61%)、环氧树脂(-21.91%)、丙烯(MTO法)(-19.68%)。
5
2021年基础化工行业投资策略回顾
新一轮景气上行,迎来化工“大”时代 2020年随着疫情爆发和油价暴跌,化工行业受到严重冲击,化工周期被动去库存阶段被延后,上半年化工上游产品景气度大幅下跌,产业链利润进一步下移,特别是塑料、涂料、电子化学品等需求旺盛行业延续19年以来高盈利趋势。 下半年伴随油价回暖,疫情控制和新老基建持续发力,国内需求端率先恢复库存消化,三季度国内需求旺季、出口恢复、库存消化等多因素叠加,短期供需错配下部分上游化工品开启暴涨模式,再加上化工大周期被动去库存向主动去库存转变,我们预计这波周期上行行情有望在明年持续。我们建议提前布局三条主线:短期聚焦周期龙头涨价和扩产、中期看好政策落地需求释放,长期关注新基建材料国产替代。 主线一:短期看周期龙头涨价与扩产并行。基于龙头扩产业绩增长、库存大周期上行、海外需求回暖三大逻辑,我们筛选出盈利能力出众、出口占比高和竞争格局良好的几个赛道。扩产落地方面推荐:恒力石化(PTA扩产)、宝丰能源(二期投产)、华鲁恒升(新建荆州基地)、华峰氨纶(氨纶扩产)、扬农化工(农用菊酯扩产);涨价角度推荐出口多和市场集中的:钛白粉(龙蟒佰利)、聚氨酯(万华化学)、磷化工(新洋丰)和纺服化纤(新凤鸣、三友化工)。
主线二:中期看政策落地确定性需求释放。化工下游掘金很大程度上受益于政策落地带来的行业需求爆发,相关赛道龙头将享受超额收益。中期看国六标准落地、可降解塑料渗透加速、风电光伏政策超预期和危化品运输行业政策趋严确定性最强。
主线三:长期看新基建核心材料国产替代。十四五规划再次强调核心新材料国产替代,我们看好行业空间大、增速快和技术替代可期的5G、半导体和锂电池相关新材料。 来源;国信证券
6
重点公司盈利预测及估值
赞(33) | 评论 (18) 2021-05-06 10:02 来自网站 举报
-
-
【【天风Morning Call】晨会集萃20210506】
重点推荐《策略|年报看景气(1):见微知著——2020年报及2021一季报全景概览》1、板块表现:全A非金融两年复合增速14.1%,科创板持续高增长,创业板头部表现较好,尾部改善明显;2、中小盘业绩增速差占优。盈利能力:周转率大幅上升,导致ROE走高。3、现金流:经营性现金流继续... 展开全文【天风Morning Call】晨会集萃20210506
重点推荐 《策略|年报看景气(1):见微知著——2020年报及2021一季报全景概览》 1、板块表现:全A非金融两年复合增速14.1%,科创板持续高增长,创业板头部表现较好,尾部改善明显;2、中小盘业绩增速差占优。盈利能力:周转率大幅上升,导致ROE走高。3、现金流:经营性现金流继续改善,带动投资现金流扩张,筹资现金流的边际收缩。4、行业层面:受益于经济复苏的周期品+内需主导行业景气度较高/边际改善。 摘自《年报看景气(1):见微知著——2020年报及2021一季报全景概览》 《金工|市场或短暂冲高,中期行业仍然指向周期上游》 择时体系信号显示,均线距离由上期的-1.38%小幅变化至-1.11%,市场继续处于震荡。短期最为关注的变量是市场短期情绪的变化,展望本周仅剩余两个交易日,市场处于宏观风险事件真空期,风险偏好有望抬升;价量方面,目前进入震荡上沿位置,市场周成交量创下近一月新高,在震荡走势的前提下,市场风险偏好持续提升的概率有限;时间维度上,五一假期结束,节前有所担忧的海外市场表现较为平静,市场风险偏好有望抬升。综合打分显示,市场或将迎来短暂上行。 行业模型主要结论,中期角度继续推荐周期上游;长期景气度模型依然指向电力设备新能源,短期角度,医药与纺服板块值得关注。以wind全A为股票配置主体的绝对收益产品建议仓位水平60%。 摘自《市场或短暂冲高,中期行业仍然指向周期上游》 《宏观|美国加税往事》 美国的财政问题究其根源是:过去四十年全球化下,跨国企业和富裕阶层的多重避税,使得政府税收获取能力大为降低。 历史上来看,加税所得是否用之于民决定了居民实际可支配收入和消费的变化。本次传统基建和人力资本投资将让劳动者相对受益,落地概率较大,居民收入和消费将有所提振。美国税收政策在调解美国财富分配呈下降态势。加税大部分时候能缩小贫富差距,但改善也仅仅是短暂的,这一次也不例外。 摘自《美国加税往事》 《传媒互联网|行业深度:Metaverse元宇宙:游戏系通往虚拟现实的方舟》 Metaverse元宇宙旨在创造独立于现实世界的虚拟数字第二世界,使用户能以数字身份自由生活。其核心在于永续性、实时性、无准入限制(多终端)、经济功能(拥有自有闭环经济体)、可连接性(通过终端连接现实世界)、可创造性(PGC&UGC)。Metaverse概念股Roblox21年3月10日于纽交所上市,系平均日活用户达3260万的创作游戏社区平台。 我们推荐关注Roblox(Metaverse第一概念股,多人在线创作游戏平台)、腾讯(姚晓光接手PCG开启腾讯游戏加社交,发力全真互联网,全领域布局Metaverse相关公司)、Facebook、网易、Bilibili、心动公司、Unity等Metaverse概念相关公司。 风险提示:元宇宙较长发展时间不及预期;虚拟现实相关产业存在法律监管盲区;5G对于虚拟现实场景应用的催化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致使收益不及预期;相关产品落地不及预期。 摘自《行业深度:Metaverse元宇宙:游戏系通往虚拟现实的方舟》 买方观点 客户对市场比较谨慎,认为在目前的位置上行空间或不大,主要是业绩表现强且低估值的结构性机会; 短期看好医药、建材等;重视次新股中的优质标的;长期看好电力设备新能源、军工、碳中和。 研究分享 《银行|张家港行(002839):利润增速高居上市农商行之首》 4月29日,公司发布2020年报和2021一季报:2021Q1归母净利润同比+14.20%(2020年同比+4.87%,前三季度同比+4.82%),营收同比+6.73%(2020年同比+8.87%,前三季度同比+10.46%)。 利润增速居上市农商行之首,非息收入增速大幅转正。Q1净息差环比下行,对公贷款增速显著提升。资产质量全面改善,隐性不良贷款生成压力减轻。关注新三年战略规划和资本补充进展,重申“买入”评级。 我们看好其未来发展前景,将21-22年业绩增速预测由12.2%/13.5%提高至14.4%/15.0%,对应2021年BVPS为6.42元,对应静态PB为0.85倍。我们重申“买入”评级。 摘自《张家港行(002839):利润增速高居上市农商行之首》 《非银|华泰证券(601688):业绩增长符合预期,投行与投资业务表现强劲》 华泰证券发布2021年一季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7.9亿元,同比增长28.0%;归母净利润33.1亿元,同比增长14.6%,加权平均ROE2.54%,较去年同期增加0.21pct,业绩增长符合预期。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稳健增长,投行收入大增。自营业务收入高增长,贡献业绩增量。信用减值损失计提增多拖累公司业绩增速。限制性股票股权激励计划正式落地,机制优化有望进一步拓宽公司发展前景。受益于市场交投活跃度提升,公司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稳健增长,自营业务收入增速较高,提振业绩。 未来重点关注数字化转型牵引商业模式创新,我们预计公司2021年归母净利润129.3亿元,同比+19.5%,当前股价对应2021E1.05xPB,维持“买入”评级。 摘自《华泰证券(601688):业绩增长符合预期,投行与投资业务表现强劲》 《传媒互联网|公司深度:凯撒文化(002425):携手众巨头,自研始亮剑》 公司于4月27日披露20年年报与21年一季报,符合预期。20年实现营收5.90亿元,同比下降26.61%,归母净利润1.23亿元,同比下降41.19%。 公司深耕策略类、卡牌类细分赛道,和多家大厂合作。七年磨一剑,上线亮锋芒。公司前期9亿定增落地获得资金有利研发投入,21Q1业绩表现亮眼,字节跳动合作《火影忍者》大作有望Q3落地,未来公司将继续通过IP精品游戏锁定大厂合作,后续游戏储备丰富。 我们预计21-23年公司净利分别为5.79亿/7.98亿/10.03亿,按可比公司PE估值法,给予21年目标估值25x,对应目标价15.25元,字节跳动、腾讯合作游戏落地有望催化业绩,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字节跳动合作、腾讯合作重要项目上线或上线后流水不达预期;产品版号不及预期;后续与大厂合作不及预期;游戏行业5G、云、VRAR等技术变化影响;市场竞争格局变化;买量成本提升;商誉减值;可比公司存在非A股公司等风险。 摘自《公司深度:凯撒文化(002425):携手众巨头,自研始亮剑》 《电子&计算机|中科创达(300496):Q1单季收入增速创新高,三大业务齐头并进》 公司公告2021年一季报:2021Q1公司实现营收7.91亿元,同比增长78.8%;实现归母净利润1.10亿元,同比增长64.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96亿元,同比增长94.06%。 Q1业绩超预期,单季收入增速创近年新高。三大核心业务齐头并进,IOT业务表现亮。盈利能力稳定,IOT业务收入占比增加拉低毛利率。 预计公司2021~2023营收分别为38.89/56.39/80.64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95/10.45/15.18亿元,对应当前市值PE分别为82.5/54.9/37.8倍,维持“增持”评级。 摘自《中科创达(300496):Q1单季收入增速创新高,三大业务齐头并进》 《通信|亨通光电(600487):业绩稳定、利润逐渐改善,光通信+海洋业务快速增长可期》 公司发布2020年报及2021年一季报,20年实现营收323.84亿元,同比增长1.97%,实现归母净利润10.62亿元,同比下降22.05%;21Q1实现营收69.74亿元,同比增长17.29%。 持续拓展市场,营收稳定增长,净利润逐渐改善。硅光模块+海洋通信保持领先,“碳中和”背景下发力海上风电,有望打开未来成长空间。至今亨通海光缆交付已突破4万公里,跻身国际海洋通信前四强,中国第一!新的海缆建设替代周期即将到来,这是中国弯道超车改变国际海缆战略格局的战略机遇。 考虑光通信市场竞争加剧,产品市场价格下滑,预计公司21-23年归母净利润为14.1亿(原值15.4亿)、17.3亿(原值21.0亿)和20.6亿元,对应21年20倍PE,维持“增持”评级。 摘自《亨通光电(600487):业绩稳定、利润逐渐改善,光通信+海洋业务快速增长可期》 《电新|阳光电源(300274):2021年一季报点评:龙头地位稳固,储能发展迅速》 公司发布2021年一季报,21Q1实现营收33亿元,同增81%;归母净利3.9亿元,同增143%;实现扣非净利润3.8亿元,同增157%。 光伏逆变器业务方面,除出口替代大趋势外,公司在户用市场的发力逐步见到成效,有望继续提升市占率。储能业务方面,公司已成为国内龙头,后续有望稳步发展,保持在全球前列水平。系统集成业务方面,公司是多年的国内龙头,地位稳固。 考虑到疫情对全球光伏装机以及公司所处环节格局的影响,龙头优势更加明显,将2021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从13亿上调到29亿元,2022年业绩预计达39亿元,分别对应PE46、37X,维持“买入”评级。 摘自《阳光电源(300274):2021年一季报点评:龙头地位稳固,储能发展迅速》 《机械|克来机电(603960):业绩基本符合预期,看好公司长期成长逻辑》 公司发布2020年年报,基本符合预期。2020年公司实现营收7.66亿,同比-3.79%,主要系上半年受新冠疫情影响。期间费用率整体维持稳定。公司发布2021年一季报,基本符合预期。 行业具备周期性,多面布局多点开花。精英团队+精准定位+战略规划有望带来更多亮点。短期受原材料紧缺、20年疫情期间订单较少影响可能致使公司业绩表现一般,但我们持续看好公司长期成长价值,看好传统业务接单的硬核实力,同时期待CO2热泵空调管路带来的业绩增长。 预计2021-2023年净利润下调至1.5亿/2.2亿/3.2亿(之前21-22年盈利预测为2.16亿/3.21亿),对应PE分别为66.2/44.5/30.1X,维持“买入”评级! 摘自《克来机电(603960):业绩基本符合预期,看好公司长期成长逻辑》 《化工|东材科技(601208):初试锋芒,销量大幅增长》 1季度业绩大超预期。公司发布2020年年报,实现收入18.8亿元,同比增长8.4%;实现归母净利润1.75亿元,同比增长141%。 核心产品销量大增,盈利持续改善。新产能陆续投产,未来增长可期。公司是功能膜及电子树脂细分领域龙头,研发能力强,有望成为高分子新材料平台型公司,下游需求快速增长进口替代空间大。 公司销量和盈利超预期,上调公司2021-2022年净利润预测并新增2023年预测分别为4.01/6.05/7.59亿元(原21-22年预测分别为2.97/5.12亿),现价对应PE分别为24.44/16.18/12.9倍。给予2021年30倍PE,目标价17.3元,维持“买入”评级。 摘自《东材科技(601208):初试锋芒,销量大幅增长》 《汽车|周观点:特斯拉Q1净利润创新高,连续第7个季度盈利——汽车行业周报(2021.4.26-2021.5.2)》 本周重要新闻:(一)特斯拉Q1净利润4.38亿美元,创新高。(二)国际能源署:2030年全球电动车数量将达1.45亿辆。(三)蔚来一季度销售额超74亿元,扩产成新关键词。2021年汽车行业复苏趋势延续,汽车板块优质低估值标的存在较大预期差修复机会。看好汽车智能化电动化产业链成为贯穿未来数年穿越周期的投资主线。 1、乘用车整车板块关注周期复苏、品牌向上、电动智能布局较快的【吉利汽车、长城汽车、长安汽车、广汽集团、北汽蓝谷】。2、零部件板块关注估值较低、基本面扎实,伴随电动智能浪潮,业绩与估值有望修复的细分领域龙头【常熟汽饰、岱美股份、拓普集团、福耀玻璃、华域汽车、天润工业、银轮股份、均胜电子、新泉股份、旭升股份、德赛西威、富临精工】。3、重卡板块预期差较大,21年行业销量或再超市场预期,看好【潍柴动力、中国重汽H、中国重汽A、天润工业、威孚高科】;轻卡行业量价齐升,建议关注【江铃汽车、东风汽车、福田汽车】。 摘自《周观点:特斯拉Q1净利润创新高,连续第7个季度盈利——汽车行业周报(2021.4.26-2021.5.2)》 《商社&轻工|科锐国际(300662):定增获批利好业务加速发展,数字化转型升级赋能打造综合人力平台》 科锐发布一季报,21Q1实现收入14.5亿,同增57.3%;实现归母净利润3878万,同增47.2%;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和股权激励影响后,实现经调整净利润3703万,同增106.8%。 技术赋能不断创新产品服务,政府&企业&人才服务三轮驱动多维向好。定增募资7.6亿获批,数字化转型升级赋能打造综合人力资源平台。 此次定增获批有望加速业务升级,预计21-23年净利润分别为2.5/3.2/4.2亿,对应42/33/26xPE,维持“买入”评级。 摘自《科锐国际(300662):定增获批利好业务加速发展,数字化转型升级赋能打造综合人力平台》 《食品|洋河股份(002304):拐点向上可持续,环比改善有望加速》 2020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1.01亿,同比减少8.76%;实现归母净利润74.82亿元,同比增长1.35%,其中2020Q4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87亿元,同比增加7.82%。 收入端:拐点已过持续向上验证,步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拐点已过持续向上验证,步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盈利端:产品结构升级致盈利能力持续提升。长期看:拐点稳步向上确定性强,品牌产品渠道治理齐向上,未来可期。 预计公司21-23年收入同比增长13%、15%、17%,净利同比增长10%、17%、20%,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摘自《洋河股份(002304):拐点向上可持续,环比改善有望加速》 《医药|首次覆盖:华东医药(000963):医美版图持续开拓,医药工业创新转型》 战略性布局医美业务,不断优化完善医美管线。医药工业创新转型稳步推进,后续创新产品值得期待。业绩基本完成筑底,逐季改善趋势明确。我们预计①医药工业板块中主要品种整体稳健,仿制药获批后占据可观的市场份额;②医药商业板块凭借较强的领先地位,实现稳定发展;③国际医美业务在海外疫情逐渐控制后迅速恢复;④国内医美婉玻尿酸凭借良好口碑在需求拉动下收入稳增,少女针凭借先发优势在国内快速渗透市场。 我们预计公司2021年市值有望达到1112亿元人民币,对应目标价为63.55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阿卡波糖和百令胶囊销售低于预期,创新药研发进展低于预期,医美业务产品注册低于预期,医美产品销售低于预期。 摘自《首次覆盖:华东医药(000963):医美版图持续开拓,医药工业创新转型》 《农业|普莱柯(603566):研发兑现+产品补齐+营销升级,后周期阿尔法属性凸显》 公司发布2020年年报及2021年一季报,2020年实现营收9.29亿元,同比增长40.01%,归母净利润2.28亿元,同比增长108.47%;2021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3.09亿元,同比增长59.81%。 各业务板块表现出色,业绩持续超预期。深入推进营销升级,集团客户开发效果显著。以研发创新驱动成长,未来业绩值得期待。 公司研发能力位居行业领先地位、在研产品丰富,营销升级也已见成效,未来业绩有望保持高增长。基于此,给予公司21年35倍PE,目标价34元,维持“买入”评级。 摘自《普莱柯(603566):研发兑现+产品补齐+营销升级,后周期阿尔法属性凸显》 《房地产|行业整体业绩增速下移,毛利率下行,杠杆率有待进一步下降——开发类房企2020年报总结》 收入增速整体下移,净利润未能实现正增长。毛利率继续下行,控费效果提升。周转率有所下降,龙头房企效率更高。周转率有所下降,龙头房企效率更高。集中度提升,头部房企销售比重提升,国企土储增速略具优势。 我们持续推荐:1)优质龙头:万科A、保利地产、金地集团、融创中国、龙湖集团、招商蛇口;2)优质成长:金科股份、中南建设、阳光城、新城控股、旭辉集团、龙光集团;3)优质物管:招商积余、保利物业、碧桂园服务、新城悦服务、永升生活服务、绿城服务等;4)低估价值:城投控股、南山控股、大悦城、光大嘉宝等。持续关注:1)优质成长:华润置地;2)优质物管:融创服务。 摘自《行业整体业绩增速下移,毛利率下行,杠杆率有待进一步下降——开发类房企2020年报总结》 《环保公用|龙马环卫(603686):装备板块快速修复,Q1业绩高增52%》 公司公告2021年一季度业绩,Q1实现营业收入13.9亿,同比增加31.5%;实现归母净利润1.19亿,同比增加52.4%。 装备板块持续修复,或为营收端高增核心动力。环卫服务快速增长,Q1维持可观拿单节奏。期间费用优化、信用减值收窄,Q1业绩同比高增52%。 我们预测公司2021至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至72.6、89.6、106.7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5.4、6.6、7.9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摘自《龙马环卫(603686):装备板块快速修复,Q1业绩高增52%》 《交运|中远海控(601919):一季报表现亮眼,Q2或更为可期!》 公司发布21Q1季报,实现营收648.4亿元,同比增长79.6%;归母净利润154.5亿元,同比增长5200.6%,其中扣非归母净利润154.1亿元,同比增长超200倍。 集装箱航运业务量价齐升,码头业务恢复增长,双轮驱动下一季报创历史新高。苏伊士运河阻断事件叠加印度疫情二次爆发,或导致港口拥堵二次加剧,SCFI已近3000,叠加新合同运价生效,Q2业绩有望续创新高。精品航线实现快速增长,区域内第三国市场大有可为,具有长期成长空间。 预期公司Q2有望在Q1的高基数下继续实现环比增长,将2021-2022年净利润预测由82.9、101.3亿元上调至457.2、170.7亿元,并引入2023年净利润预测154.7亿元,对应当前PE估值4.9、13.2、14.6倍,上调评级至“买入”! 赞(42) | 评论 (20) 2021-05-06 09:01 来自网站 举报
-
-
【【安信食品】板块年报季报总结:白酒啤酒弹性优异,食品分化加剧】
核心观点■板块稳健底色不改,Q1白酒啤酒弹性优异,食品分化严重。2020年食品饮料板块实现收入7,797亿元,归母净利润138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1.44%和17.53%,收入和利润增速在A股各行业中(申万一级行业)排名属于中上游,2021Q1板块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26... 展开全文【安信食品】板块年报季报总结:白酒啤酒弹性优异,食品分化加剧
核心观点
■板块稳健底色不改,Q1白酒啤酒弹性优异,食品分化严重。2020年食品饮料板块实现收入7,797亿元,归母净利润138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1.44%和17.53%,收入和利润增速在A股各行业中(申万一级行业)排名属于中上游,2021Q1板块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26.03%、28.35%,由于相对高基数,业绩弹性不及其他板块,在申万一级行业排名相对靠后。2021Q1:啤酒、乳制品、白酒、调味品增速领先。啤酒销量恢复且吨价持续提升,高端化趋势继续彰显,青啤2021Q1销量达到2014年以来最高水平;乳制品在去年同期低基数、疫情下消费者教育的背景下,白奶需求旺盛,收入增速较快;受益于经济强恢复、餐饮高景气,高端白酒需求强劲,批价稳步上行,次高端迎来高景气,价格带扩容提速,呈现繁荣高增长;调味品方面,酱醋增长稳健,复合调味品受益于赛道高成长性、公司主动费用投放扩渠道建品牌,收入维持快增。2021Q2展望:食品二季度大部分存在高基数,业绩增速承压,但是我们判断随着疫情后消费恢复、前期新开店爬坡放量,卤味连锁收入增速逐季向好,Q2仍有望维持较高增速;速冻食品龙头、奶酪龙头由于所处赛道高成长、自身竞争优势突出,预计有相对较好表现;伊利受益于白奶需求旺盛、奶粉业务经营改善,收入预计稳健增长,但是由于成本上行、去年同期高基数,利润率承压。白酒仍是最佳板块,受益于经济恢复、消费持续升级甚至加快。其中高端酒茅台供不应求且五粮液国窖积极挺价、各品牌酒企产品结构持续优化,预计次高端仍是营收增长最快和业绩弹性最突出的群体,中报行情继续热情期待。
■高端白酒行稳致远Q1兑现开门红,次高端迎来高景气年份,弹性领先。贵州茅台直销比例攀升态势不变,3月精品生肖等茅台酒提价,Q2提价效应预计继续强于Q1,随着税金率影响消化,预计公司 Q2 业绩具有一定弹性。五粮液春节期间终端动销强劲,节后淡季批价稳步上行至千元一线,高端需求强劲,公司作为浓香第一品牌最受益。泸州老窖Q1高端国窖回款超预期,增长恢复强劲;次高端集体爆发,酒鬼酒和山西汾酒全国化与高端化持续推进,复兴版有望成为首年放量的千元价格带战略大单品,贡献公司收入和盈利弹性。水井坊和舍得酒业Q1兑现强劲收入增长和利润弹性,水井坊 2021年将通过品牌赋能、新品布局及圈层营销平台打造增长驱动,舍得酒双品牌战略实施,低档酒呈现高增态势。地产酒方面,2021Q1古井、今世缘相比2019Q1收入增12.58%、22.59%,洋河、老白干、迎驾、口子窖、金徽酒均尚未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
■卤制品、奶酪以及速冻食品有望延续较高成长。绝味Q1表现亮眼,同店已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由于公司雄厚的供应链基础、以及规模效应,毛销差持续扩大,随着疫情后消费恢复、持续的品牌年轻化措施以及二季度后的开店竞赛,绝味将维持较好增长;速冻食品是高成长赛道,安井食品Q1菜肴制品翻番,2021年拟推出多款速冻菜肴新品,有望成为第二成长曲线,锁鲜装装继续放量,贡献收入增量;妙可蓝多奶酪棒继续快速放量,2021Q1奶酪收入6.97亿元,同比增157%或4.25亿元,若加回股权激励摊销费用以及由于蒙牛入股吉林科技而产生的少数股东损益,测算Q1净利率6-7%,我们预计后期随着生产与销售端的规模效应(特别是销售端),利润弹性显现。
■投资建议:白酒方面,主流酒企十四五基本是翻倍规划,这是白酒板块的保底逻辑,即业绩有5年复合平均10%以上的增长,我们对2021十四五元年仍然相对乐观。长期维度白酒结构性景气基本态势不变。重点组合“2+5”,弹性在“泸汾舍得酒鬼酒水井”;地产酒核心标的为古井、今世缘,洋河调整效果较好,仍在趋势中,新疆地产酒伊力特Q1恢复良好;另关注顺鑫农业的十四五开局。食品方面,1)持续推荐安信大餐饮(内涵包括速冻,调味料复合调味料,卤味连锁、餐饮供应链等方向)。优先推荐绝味食品(新店爬坡贡献+同店逐步恢复,中期股权激励锚定收入加速,长期有望成为餐饮供应链龙头)+妙可蓝多(高成长,业绩兑现)+安井食品(速冻食品龙头安井食品赛道优质,且受益于大单品锁鲜装的放量,实现收入与利润超预期增长),其次安全边际突出品种三全食品、洽洽食品、安琪酵母、双汇发展、伊利股份、光明乳业。
■风险提示:季度业绩波动较大;Q1高增长下全年预期过高;高估值水平下的估值分歧。
1
季报概述:白酒啤酒Q1弹性突出,食品开局分化严重
2020年食品饮料板块实现收入7797亿元,归母净利润1,38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1.44%和17.53%,收入和利润增速在A股各行业中(申万一级行业)排名属于中上游,2021Q1板块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26.03%、28.35%,由于基数相对较高,业绩弹性不及其他板块,在申万一级行业排名相对靠后。
2020年子板块回顾:肉制品、调味品、啤酒是2020年收入增速领先的细分子行业,软饮料板块整体较差。肉制品增速领先主要系猪肉价格上涨屠宰及冻肉收入大幅增加;调味品保持一贯稳健较快增长,啤酒产品结构升级加速;高端白酒受疫情影响较小,全年有11.10%的营收增长,次高端由酒鬼和汾酒带动,全年增长9.93%,疫情地产酒也普遍营收恢复增长,但全年仍下滑6.14%。
2021Q1:啤酒、乳制品、白酒、调味品增速领先。啤酒销量增长恢复,吨价持续提升,高端化趋势继续彰显。青啤2021Q1销量达到2014年以来最高水平,重啤重组后的首季增长表现优秀;乳制品在低基数、疫情下消费者教育的背景下,收入增速较好,白奶需求旺盛;白酒方面,受益于经济强恢复、餐饮高景气,高端酒需求强劲,批价稳步上行,次高端景气度大幅提升,受益高端价格上涨拉动,价格带扩容提速呈现繁荣高增长;调味品方面,酱醋增长稳健,复合调味品受益于赛道高成长性、公司主动费用投放扩渠道建品牌,收入维持快增。
2021Q2展望:Q2大部分食品类公司存在高基数,业绩增速承压。但是我们判断随着疫情后消费恢复、前期新开店爬坡放量,卤味连锁收入增速逐季向好,Q2仍有望维持较高增速;速冻食品龙头、奶酪龙头由于所处赛道高成长、自身竞争优势突出,预计有突出表现;伊利受益于白奶需求旺盛、奶粉业务经营改善,收入预计稳健增长,但是由于成本上行、去年同期高基数,利润率承压。白酒仍是最佳板块,Q1基数影响小,受益于经济恢复、消费持续升级甚至加快。其中高端酒茅台供不应求且五粮液国窖积极挺价、各品牌酒企产品结构持续优化,预计次高端仍是增长最快的群体,中报行情继续热情期待。
2
细分子行业回顾与分析
2.1. 白酒:高端酒需求强劲行稳致远,次高端迎来高景气
2020年Q1疫情对白酒春节旺季影响大,Q1业绩普遍受损,Q2开始白酒板块业绩呈逐季修复向好,2020Q1-2021Q1板块整体收入增速分别为0.07%、3.23%、11.58%、12.57%,2020年全年为6.50%,2020Q1-2021Q1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9.47%、6.35%、14.12%、20.99%,2020年全年为12.60%。
2020年高端酒(茅五泸三家)收入增速11.10%,维持稳健,2021年春节受益于经济强恢复、餐饮高景气,高端酒需求强劲,上市公司Q1实现开门红,2021Q1高端白酒收入增速16.92%,其中五粮液和老窖均超过20%。
受益于经济强恢复和高端酒批价上涨百元以上的拉动,次高端价格带扩容提速,次高端呈现繁荣高增长。2020年次高端(统计水井坊、汾酒、舍得和酒鬼酒4个标的)品牌合计收入增速为9.93%,归母净利润增速为36.70%,2021Q1次高端收入增速为88.12%,归母净利润增速为106.13%,相比2019Q1增74.23%/149.87%,业绩弹性领先白酒板块。
2.1.2. 高端需求旺盛,茅五泸兑现开门红
2021年春节受益于经济强恢复、餐饮高景气,高端酒需求强劲,上市公司实现开门红,其中五粮液和老窖营收增长均超过20%,茅台由于供给端问题营收增长稍慢,但其供不应求状况不变。
贵州茅台:2020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979.93 亿元,同比增长10.29%;实现归母净利润466.97 亿元,同比增长13.33%。2021Q1 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 11.74%/ 6.57%。Q1利润低于预期主要系营业税金率提升(2020Q1生产与销售错配导致营业税金率较低,2021Q1生产恢复正常)。2021Q1直销金额比例 19.4%(以茅台酒计),较上年同期提升 10.7pct.,可以预见 2021 年直销比例攀升态势不变。由于 3 月精品生肖等茅台酒已经实现提价, Q2 提价效应预计继续强于 Q1,且 Q2 直销比例有望继续提升,因此随着税金率影响消化,预计公司 Q2 业绩具有一定弹性。
五粮液: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573.21亿元,同比增长14.37%;实现归母净利润199.55亿元,同比增长14.67%;2021Q1公司营收和利润同比增20.19%/21.02%。分产品,高端酒增长引擎,系列酒企稳优化,2020年五粮液系列实现收入440.6亿元,同比增长13.92%,吨价持续提升,系列酒实现收入83.73亿元,同比增长9.81%,公司2020年清退12个系列酒品牌,持续优化聚焦。渠道调研反馈2021Q1春节期间终端动销预计增长25%+,旺季放量普五批价仅略有回落,节后淡季批价稳步上行至千元一线。高端需求强劲,公司作为浓香第一品牌受益直接且持续。
泸州老窖: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166.53亿元,同比增长5.28%,实现归母净利润60.06亿元,同比增长29.38%,21Q1营收、归母净利分别同比增长40.85%、26.92%。国窖产品保持稳定快速增长,估算2020全年国窖增速约为25%-30%,占比由55%提升至65%以上,2021Q1国窖同比预计维持30%左右增长,国窖销售进度理想,批价自年初的850~860元逐步升至900元左右;特曲自19Q4提价以来逐步站稳价位,在250~300元价位带具备全国化扩张潜力,窖龄、二曲、头曲转型升级亦在有序推进。
2.1.2. 次高端高景气,业绩弹性领先
受益于消费升级、高端酒批价上涨,次高端价格带扩容,次高端呈现繁荣高增长。2020年次高端(统计水井坊、汾酒、舍得和酒鬼酒4个标的)品牌合计收入增速为9.93%,归母净利润增速为36.70%,2021Q1次高端收入增速为88.12%,归母净利润增速为106.13%,相比2019Q1增74.23%/149.87%,业绩弹性领先白酒板块。
山西汾酒:2020年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139.90亿元/30.79亿元,同比增17.63%/56.39%, 2021Q1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77.03%/77.72%。结合渠道调研反馈, Q1青花系列翻倍以上增长(去年疫情因素,以及复兴版超预期),主要系提价催化以及省外放量势能延续,其中青花20 增长突出,同比增长估计约200%。公司全国化持续推进,省外占比提升, 2020年亿元省区达到17个,长江以南核心市场增速均超 50%。公司年报披露2021计划收入增30%,一方面,公司持续深化“1357+10”市场布局,深度聚焦省外核心市场,推动区域下沉精耕,全国化扩张势头保持强劲;另一方面,青花 30 复兴版有望成为首年放量的千元价格带战略级大单品,贡献公司收入和盈利弹性。
水井坊:2020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06亿元,同比下滑15.06%;实现归母净利7.31亿元,同比下滑11.49%。2021Q1营收、归母净利分别同比增长70.17%、119.66%。2020疫情影响下主动调整夯实渠道,多点发力推动H2开始销售转好,Q1兑现强劲收入增长和利润弹性,4月经销商大会公司提出将聚焦品牌高端化、产品创新升级及C端营销突破,2021年将通过品牌赋能、新品布局及圈层营销平台(水井坊·狮王会)打造增长驱动。此外,公司携手国威酒业成立合资公司,拟推出酱酒产品,后续动作值得重视,其经销商结构和核心门店资源有助于酱酒短期上量。公司推出了高管激励的回购计划,目前还未回购完毕,建议关注回购和Q2发货两个方面的节奏。
ST舍得:2020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04亿元,同比增长2.02%;实现归母净利润5.81亿元,同比增长14.42%,年度利润略超预期。2021Q1公司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54.21%/1031.19%,大幅超出市场预期,上修全年盈利预测。公司坚持双品牌运作是既定战略,Q1中高档酒和低档酒同步高增。公司是十七大名酒和“川酒六朵金花之一”,有丰富的老酒储备和包含元代窖池的优质酿造产能,老酒逻辑独特而难以复制。实力股东复星进入对于公司管理改善,激励考核升级,营销进步,人才引进和市场突破均有可发挥之处。未来基于老酒年份刻度,公司进入千元以上价格带亦可展望。
2.1.3. 地产酒:今世缘、古井恢复至2019年同期,洋河调整见效
2020年地产酒整体收入增速为-6.14%,受疫情影响较大,增速低于白酒板块整体,2021Q1地产酒整体收入增速为21.59%,其中古井、今世缘相比2019Q1收入增12.58%、22.59%,洋河、老白干、迎驾、口子窖、金徽酒均尚未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
洋河股份: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后归母净利211.01亿元/74.82亿元/56.52亿元,同比-8.76%/+1.35%/-13.79%;2021Q1分别同比+13.51%/-3.49%/+19.01%。公司从2019年开始主动调整,2021H2恢复增长,2021Q1收入增速接近2019以来的最高值,目前渠道库存处于较低水平、产品迭代带来渠道利润改善明显,M6+完成全国化推广,公司调整持续推进,稳步见效。根据渠道调研反馈,预计Q1梦之蓝增20%,其中M6+增30-40%,M6+打开了苏酒600元价格带的空间,价格带清晰竞争少,且本身M6消费基础好,经过两个旺季的考验证明改革是成功的。公司力争2021年收入增速10%以上,我们认为伴随产品持续升级、渠道深度改革、省外持续扩张,目标增速大概率完成。
古井贡酒:公司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102.92亿元/18.55亿元,同比-1.20%/-11.58%,2021Q1分别同比+25.86%/+27.90%,2021Q1营收相比2019Q1收入增12.58%,横向对比其他徽酒,古井是徽酒唯一实现正增长的,市占率进一步提升,表明品牌升级连续、渠道基础牢固、组织发育优良、市场管控能力优秀。公司产品结构升级延续,年份原浆系列2020年收入78.34亿,同比+6.52%(量+4%、价+2.5%),根据渠道调研反馈,古16以上增长快于整体,尤其是古20表现亮眼,“年三十”千元新品开始投放市场。公司规划2021年营收120亿,同比增16.59%,利润总额28.47亿,同比增15.08%,目标稳健。公司坚定推进“全国化、高端化”战略,随着黄鹤楼逐步走出疫情影响,贡献增加,助力双百目标实现。
今世缘:2020年公司营收51.22亿元,同比增长5.09%,实现归母净利润15.67亿元,同比增长7.46%,,2021Q1公司营收/归母净利分别同比增长35.34%/38.78%。公司在江苏省内凭借差异化竞争,扎实的渠道精耕,以及持续大力度的市场投入和品牌打造,获得了高于竞争对手的增长,目前势头良好。
2.1.4. 提价+结构升级贡献白酒板块利润,受会计政策调整影响销售费用率略有下降
利润增速方面,2020次高端>高端>地产酒,2021Q1顺序相同,分别为106.33%、13.06%和10.72%,次高端表现主要系山西汾酒及酒鬼酒贡献明显。整体来看利润增速继续高于收入增速,主要系高端次高端酒企提价以及产品结构持续升级。
销售费用率方面,高端酒/次高端销售费用率2020/2021Q1均有所下滑,主要系新收入准则下运输费用从销售费用调整至营业成本。
2.2. 啤酒:结构升级加速推进,盈利能力上台阶
2021年一季度啤酒板块实现营业收入159.72亿元,同比增长66.78%,净利润12.83亿元,同比增长303%,一季度整体毛利率44.03%,同比增长7.03pct。
青岛啤酒:2021Q1公司全员发力推进“春耕行动”,积极构建消费场景及沉浸式体验模式,大力开拓线上线下渠道,实现啤酒销量219万千升,同比+35%,同比2019Q1+1%,达到2014年后一季度单季最高水平。展望全年,结构优化仍是公司工作重心,加快向听装酒和精酿产品等高附加值产品的转型升级,虽成本端预计承压,但公司有望通过结构升级、提价、优化管理以及智能化制造进行消化。中长期看,公司未来将继续进行产能优化升级,有计划地关停整合低效工厂,伴随股权激励落地,公司长期盈利持续向上可期。
重庆啤酒:21Q1销量同比+53.42%达到71.11万千升,吨价+3.43%至4524元。产品结构升级加速推进,高档/主流/经济产品营收分别同比+98.91%/+51.20%/+14.05%。2021年为公司重组后首年,公司提出计划2021年实现啤酒产销量中单位数、营收中高单位数增长。公司将继续推动“扬帆22”项目,以优质的品牌组合为依托,加速推进产品结构高端化,乌苏有望维持强劲增势。渠道营销方面,坚持“大城市”计划,完善分销网络布局。中长期看,随着集团内部协同效应逐渐凸显,高端化运作能力优势加强,公司未来盈利能力有望强化。
2.3. 乳制品:龙头伊利业绩超预期,奶酪棒维持高增长
2020年乳制品上市公司合计实现收入1422.80亿元,同比增长7.39%,归母净利润79.07亿元,同比下滑0.80%,2021Q1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33.62%/178.38%,分别相比2019Q1增20.14%/21.32%。
行业毛利率下滑主因原奶成本提升,2021Q1毛销差扩大。2020年行业平均毛利率32.30%,同比下滑3.01pct,2021Q1毛利率33.28%,同比下滑2.72pct,主因原奶成本上涨以及部分运输费用从销售费用调整至营业成本。2020年行业销售费用率20.73%,同比下滑2.77pct,2021Q1为20.42%,同比下滑5.36pct。剔除会计政策调整的影响,2021Q1毛销差12.55%,同比扩大2.64pct,表明行业上市公司在奶价上行背景下,促销放缓,竞争格局改善,促销费用率下降成功对冲成本上行。
伊利股份:Q1业绩超预期,竞争趋缓或可持续。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后归母净利润965亿元/70.78亿元/66.25亿元,同比增7.24%/2.08%/5.69%,2021Q1分别同比增32.68%/147.69%/92.04%,分产品看,2020年液体乳/奶粉及奶制品/冷饮制品同比增3.20%/28.15%/ 9.35%,液态奶市占率提升,奶粉在配方升级后表现不俗。Q4+Q1毛销差14.5%(若单独Q1更高),同比增1.1pct,销售费用率自2020Q2开始持续下降,验证竞争格局趋缓逻辑:1)短期原奶价格上行,成本压力下两强促销竞争主动缓和,直接提价亦有动力;2)此轮奶价周期是需求驱动,未来1-2年奶价望维持高位,且由于上游集中度提升,奶价波动性有望减弱;3)中期,两强在白奶领域的市占率已经较高,价格战费效比低,同时战略差异化。
光明乳业:2021Q1收入同比增长36.07%,相比2019Q1增28.13%,主要系低温鲜奶以及常温牛奶贡献。公司前期公告拟募集资金加速布局奶源,保障公司鲜奶战略的实施,强化竞争优势。
妙可蓝多:奶酪棒继续快速放量,盈利弹性显现可期。2020年全年奶酪收入20.74亿元,Q1/Q2/Q3/Q4分别为2.71/5.24/5.48/7.31亿元,逐季递增,其中约70%为奶酪棒产品,贡献显著。还原会计政策调整影响,奶酪板块毛利率48.86%,同比增7.58pct,其中即食营养(90%以上为奶酪棒)系列毛利率56.72%,同比增7.03pct,主要系生产端的规模效应。2021Q1奶酪收入6.97亿元,同比增157%或4.25亿元,公司整体报表利润率3.37%,若加回股权激励摊销费用以及由于蒙牛入股吉林科技而产生的少数股东损益,测算Q1净利率6-7%(2020年全年仅为2.6%),我们预计后期随着生产与销售端的规模效应(特别是销售端),利润弹性显现。
2.4. 肉制品:费用增加抵消成本上行,导致双汇肉制品吨利同比略降
2020年肉制品板块收入1286.18亿元,同比增长22.11%,净利润79.37亿元,同比增29.07%。2021Q1肉制品板块收入实现收入327.97亿元,同比增长3.78%,净利润19.53亿元,同比增长1.46%。
双汇发展:费用增加拖累盈利,长期破局可期。双汇发展2020年实现收入739.35亿元,净利润62.56亿元,分别同比+22.51%/+15.04%,2021Q1分别同比+4.13%、-1.61%。2021Q1肉制品销量同比增10.5%,相比2019年增2.21%,一方面有低基数、春节错位影响,另外也有新品贡献。吨利Q1吨利3640元,同比降3.81%,主要系员工薪酬上涨、市场投入加大、以及产品结构回归正常(2020Q1公司倾向于卖盈利产品),虽然原材料成本下降(主要是猪价),但这部分被前述上涨因素抵消。屠宰方面,国产冻肉利润减少导致屠宰盈利下滑,但是真实屠宰逐步恢复,屠宰量增双位数,实现去年以来首次盈利,同时进口肉量利表现佳。公司拟在今年普遍涨薪,一方面提高公司员工工资标准,利于留住并且引进优秀人员,另一方面也提高全员积极性,为十四五新征程奠基。我们认为此举有利于公司长远发展。
2.5. 调味品:酱醋稳增,复合调味料方兴未艾
2020年调味品板块收入385.96亿元,同比增长14.52%,归母净利润92.12亿元,同比增长18.96%,分板块来看,酱醋行业收入增速相对平稳,2020年收入同比增13.46%,复合调味料增长快,达30.55%。2021Q1板块收入/归母净利润同比增21.79%/13.90%,其中酱醋板块收入增18.80%,复合调味料增55.64%,利润端,酱醋平稳,由于费用投放加大,复合调味料(天味/日辰)利润率承压。
毛利率方面,2020/2021Q1调味品板块毛利率分别为42.32%/41.10%,同比下滑1.61pct/3.71pct,一方面由于成本压力,另一方面有新收入准则的影响。
销售费用方面,2020/2021Q1调味品板块销售费用率9.17%/9.40%,同比下滑3.21pct/1.95pct;其中酱醋板块分别同比下滑3.84pct/3.26pct,主要系会计准则调整影响;复合调味料分别同比增5.64pct/7.40pct,主要系企业加大投入进行品牌建设、区域扩张,以及强化人员薪酬激励提升员工积极性。
毛销差方面,为了剔除会计政策调整影响,从毛销差角度来看,2020/2021Q1板块毛销差分别同比增1.60pct/下滑1.77pct,2021年以来成本上涨导致盈利能力承压(行业共性),复合调味品企业主动加大费用投放致力于取得更高收入增长。
管理费用率方面,调味品企业2021Q1管理费用率普遍上行,主要系2020Q1社保减免导致低基数,2020H2以来恢复正常。
海天味业:2020年营收227.92亿元,同比增15.13%,归母净利64.02亿元,同比增19.61%,2021Q1营收71.58亿元,同比增21.65%,归母净利19.53亿元,同比增21.13%。Q1酱油/蚝油/调味酱分别同比同比增长17.62%/21.30%/20.80%,延续一贯优秀的表现。在成本上行压力下,公司通过销售端的规模效应、对渠道良好的管控能力,实现毛销差基本持平。
中炬高新:2020年营收51.23亿元,同比增9.59%,归母净利8.90亿元,同比增23.96%,2021Q1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9.51%/-15.17%。分产品,Q1酱油收入同比增5.72%,主要系2020年底渠道库存较高,1-2月清理库存影响公司出货量,3月底库存正常,鸡精鸡粉同比大幅增52.16%,主要系餐饮逐渐恢复;食用油下滑2.34%,主要系高基数;成本压力下2021Q1毛利率同比下滑2.60pct,由于公司渠道开拓与下沉,费用投放加大,销售费用率同比增1.48pct。全年维度,2021年营业收入确保目标 61 亿,同比增19.06%,其中美味鲜增速约15%;整体归母净利润目标9.85 亿(其中扣除非后9.65 亿),同比增10.68%,公司拟加大费用投放,实现区域扩张、餐饮渠道推广、组织活力提升。
千禾味业:2020年营收16.93亿元,同比增24.95%,归母净利2.06亿元,同比增长3.81%,2021Q1营收/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32.91%/-43.34%。公司自2020年9月起加大品牌投放,空媒和地面推广相结合,冠名新相亲节目,广告费用大幅增长,草根调研,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度有所提升。全年展望,公司计划2021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6.36%,其中调味品收入同比增长30.18%;归母净利润同比增23.78%,一方面,调味品增长来自:1)零添加持续放量;2)前期开发的市场进入自然动销阶段,单店收入提升;3)向华东、华中等潜力地区拓展。规划利润增速低于收入主要考虑到1)原材料成本压力;2)费用投放加大。
天味食品:2020Q1营业收入/归母净利5.22亿元/0.8亿元,同比+56.2%/+4.1%,分产品,2021Q1火锅底料收入2.5亿元,同比增长84.53%,相比2019Q1增91.96%,川式调料增速较平稳,Q1同比增长36.08%。公司对内优化体制机制、提升运营效率,对外加强品牌打造、渠道推广,提高核心竞争力。
日辰股份:2020Q1-2021Q1收入增速分别为-15.53%/-10.87%/-2.03%/-5.80%/+51.53%,Q4受到春节错位影响,总体来看公司收入呈逐季改善态势,公司2021Q1净利率同比下滑10.98pct,主要系公司加大费用投放,一方面在管理和销售端进行薪酬体系改革,聘请专业机构对薪酬体系和考核机制进行优化,提升员工积极性,另一方面按上线SAP系统,提升公司内部运营效率。
2.6. 速冻及休闲食品:速冻表现较好,卤制品逐季改善,饮料分化
速冻食品维持高增,休闲零食及卤制品分化明显。2020年休闲零食及卤制品、小食品、速冻食品、烘焙类、饮料板块收入287.81亿元、108.77亿元、138.91亿元、82.66亿元、167.74亿元,分别同比+3.90%、+4.39%、+23.45%、+5.08%、-16.96%,2021Q1分别同比+12.88%、+28.61%、+20.60%、+5.73%、38.66%,相比2019Q1 +26.35%、+18.33%、+40.27%、+16.68%、-9.68%。速冻食品、休闲零食及卤制品维持较好增长,饮料尚未恢复至疫情前的水平。
速冻食品:高成长赛道,安井/三全积极构建第二成长曲线。安井食品:2020年实现营收69.65亿元,同比增长32.25%,2021Q1分别同比增长47.35%/97.83%。分产品,米面制品逐季加速;肉制品/鱼糜制品继续B双轮驱动;菜肴制品翻番。安井2021年拟推出酥肉、梅菜扣肉、佛跳墙、蒜香骨、 扇子骨、牛仔骨、酸菜鱼等预制菜肴以及牛羊肉卷等火锅周边食材产品,速冻菜肴品类丰富度将大幅提升,有望成为第二成长曲线;三全食品:公司涮烤类作为2020年重点产品,年收入大幅增加至5.26亿元,餐饮渠道随着疫情后消费恢复,2020下半年收入增速接近40%,公司净利率持续提升,主要系:1)公司机制改革逐步见效;2)产品结构、渠道结构调整,利润率提升。
卤制品方面,绝味收入增速逐季向好,毛销差持续扩大。绝味食品:2020Q1-2021Q1收入增速分别为-7.59%/0.83%/5.46%/8/12%/41.22%,呈现逐季向好态势,随着疫情后消费恢复、公司年货节活动提升单店营收、以及持续的品牌年轻化措施,公司目前同店收入已经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水平。2021Q1毛销差扩大1.76pct,反应了公司供应链基础雄厚、运营效率不断提升,规模效应持续显现。
休闲零食方面,洽洽食品收入稳增,三只松鼠净利率提升、线下渠道表现亮眼。洽洽食品:春节错位+礼盒装放量,洽洽Q1收入增速达20%(2020Q4+2021Q1 收入增9.1%),公司净利率自2019Q1开始保持单季度同比提升的趋势,主要系瓜子生产与销售端的规模效应,2021年展望,随着渠道渗透以及风味化新品放量、产品结构升级,预计瓜子稳健增长,公司重点打造坚果三架马车,预计坚果增速更快,同时公司计划未来3-5年实现百万终端目标,实现产品新渠道渗透、渠道管控力强化。三只松鼠:公司净利率2021Q1明显提升,主要系:1)疫情影响消费力,公司主动缓和价格战;2)阿里流量去中心化,公司做了选择,加速了新媒介平台的布局、新品牌的投放;3)新媒介平台的布局、新品牌的投放,需要费用,公司以线上阿里平台的利润作为支撑;4)2020年下半年开始公司做了很多优化,比如绩效管理、各部门之间的报价机制,提升了效率、减少隐形成本;5)缩减了约300余款长尾SKU,同时强化供应链管理。Q1线下占比33.37%,相比2020年增7pct,公司今年拟通过产品定制化进一步提升产品区隔度,建设数字化平台加强管控,提升线下渠道收入占比,实现全渠道发展。
饮料方面,预调酒维持快速增长。百润股份:预调酒收入增长持续提速,20H1/20H2/21Q1分别同比增长27.7%/38.4%/51.1%,增势强劲主因:1)新品推广收效理想。20年8月上线电商特供新品微醺美好生活系列动能良好,此外经典系列焕新、微醺茶酒系列及季节限定款等新品也都起到了一定的增长补充作用。2)渠道下沉力度加大。销售费用率持续下行,会计变更影响之外,显示公司费用投放更具经验,通过推进数字化精准投放,将部分线上广告投入转拨至终端投入,显著提升营销效率。养元饮品、香飘飘则收入承压,尚未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水平。
3
本周食品饮料板块综述
板块综述:
本周(2021/04/26-2021/04/30)上证综指下跌0.79%,深证成指上涨0.60%,食品饮料下跌0.84%,在申万28个一级行业中排名第12位。子行业涨幅情况,部分板块上涨,涨幅第一是其他酒类,上涨5.49%(其他酒类5.49% >啤酒3.56% >葡萄酒3.09% >食品综合1.51% >乳品1.03% >食品加工-0.35% >食品饮料-0.84% >饮料制造-1.01% >白酒-1.25% >调味发酵品-2.03% >软饮料-2.33% >黄酒-3.00% >肉制品-6.48%)
个股涨幅前五位分别是:爱普股份(17.46%)、ST椰岛(16.39%)、重庆啤酒(13.01%)、汤臣倍健(12.41%)、洋河股份(12.21%);跌幅前五位分别是:维维股份(-18.69%)、
海欣食品(-13.02%)、迎驾贡酒(-12.94%)、科迪乳业(-12.50%)、惠泉啤酒(-12.14%)
核心组合表现:
本期我们的核心组合下跌0.74%。具体标的表现如下表(核心组合出自重点标的组合池):
外资持股数据更新:
4
投资建议
白酒方面,主流酒企十四五基本是翻倍规划,这是白酒板块的保底逻辑,即业绩有5年复合平均10%以上的增长,我们对2021十四五元年仍然相对乐观。长期维度白酒结构性景气基本态势不变。重点组合“2+5”,弹性在“泸汾舍得酒鬼酒水井”;地产酒核心标的为古井、今世缘,洋河调整效果较好,仍在趋势中,新疆地产酒伊力特Q1恢复良好;另关注顺鑫农业的十四五开局。
食品方面,1)持续推荐安信大餐饮(内涵包括速冻,调味料复合调味料,卤味连锁、餐饮供应链等方向)。优先推荐绝味食品(新店爬坡贡献+同店逐步恢复,中期股权激励锚定收入加速,长期有望成为餐饮供应链龙头)+妙可蓝多(高成长,业绩兑现)+安井食品(速冻食品龙头安井食品赛道优质,且受益于大单品锁鲜装的放量,实现收入与利润超预期增长),其次安全边际突出品种三全食品、洽洽食品、安琪酵母、双汇发展、伊利股份、光明乳业。
赞(41) | 评论 (15) 2021-05-05 21:01 来自网站 举报
-
-
【【国君化妆品】美妆高景气,线上高增长——化妆品板块2020年报&2021一季报业绩分析】
化妆品板块2020年整体维持双位数增长,21Q1增速显著反弹,行业维持高景气。随着线上高增线下回暖,化妆品板块有望保持快速增长,细分龙头有望加速增长。投资建议:化妆品板块2020年整体表现稳健,2021Q1呈现加速复苏的趋势,线上渠道仍为行业增长的主要驱动力。细分行业中,品牌公司... 展开全文【国君化妆品】美妆高景气,线上高增长——化妆品板块2020年报&2021一季报业绩分析
化妆品板块2020年整体维持双位数增长,21Q1增速显著反弹,行业维持高景气。随着线上高增线下回暖,化妆品板块有望保持快速增长,细分龙头有望加速增长。
投资建议:化妆品板块2020年整体表现稳健,2021Q1呈现加速复苏的趋势,线上渠道仍为行业增长的主要驱动力。细分行业中,品牌公司表现分化,头部线上能力强的公司实现较快增长,传统线下渠道占比高的公司短期承压;代运营板块业绩维持增势但增速趋缓,各公司积极拓展业务矩阵寻求第二增长曲线;上游原料与加工企业表现出较强韧性,均实现较快增长。随着二季度电商618购物节来临,我们预计化妆品行业仍将保持高景气。建议增持:贝泰妮、上海家化、青松股份、水羊股份、珀莱雅、丸美股份、拉芳家化、若羽臣,受益标的:嘉亨家化、鲁商发展、丽人丽妆等。
化妆品零售额疫后持续强劲增长,线上渠道为主要增长驱动力。2020年全年限额以上化妆品零售额增速达到9.5%,高于社零增速13.4pct。2021年1-3月化妆品零售额增速反弹至41.40%,高于同期社零增速7.5pct,维持强劲增长。根据淘数据统计,天猫美容护肤品类2020年累计GMV1977亿元,同比增长31.35%,显著快于行业整体增速。随着用户消费习惯向线上转移,以及抖音、快手等内容电商在2021年的强劲发力,预计线上渠道仍将驱动化妆品板块持续高增。
板块收入、利润维持双位数增长,公司表现分化。2020年化妆品板块实现收入、净利润317.3、34.6亿元,同比+14%、+13%,维持双位数增长。2021Q1板块收入、净利润73.5、7.3亿元,同比+32%、+26%,增速显著反弹。细分板块中,品牌公司2020年整体收入、净利润分别同增11%、11%,其中珀莱雅、贝泰妮、水羊股份等具备较强线上优势的公司均实现较高增长;传统线下渠道占比高的公司疫情影响较大,业绩相对承压。2021Q1随着线下渠道回暖,品牌公司整体收入、净利润增速反弹至37%、30%。代运营板块2020年收入/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2%/25%,维持较快增长。化妆品上游加工企业2020年营收/净利润分别同增31%/7%,在疫情影响下公司灵活调整订单,表现出较强韧性;2021Q1收入/净利润分别同增32%/25%,恢复快速增长。
2021Q1化妆品公司基金持仓比例有所下降,贝泰妮机构持仓居首位。2021Q1化妆品板块除新股外机构持股比例均有所下降,平均持股比例从2020Q4的9.23%下降至5.84%。截至2021Q1末,贝泰妮、青松股份等公司基金持仓比例超10%,珀莱雅、丸美股份、丽人丽妆有部分QFII 持仓。新股贝泰妮在3月上市后受到市场关注,成为化妆品板块新龙头,截至2021Q1末基金持股比例达12.87%。
风险提示:行业景气度下行;品牌端竞争加剧;行业并购不及预期等。
1. 化妆品零售持续高景气,线上渠道驱动增长
化妆品零售额疫后持续强劲增长,线上渠道为主要增长驱动力。2020年全年限额以上化妆品零售额增速达到9.5%,高于社零增速13.4pct,维持强劲增长。具体看,2020年在疫情影响逐渐减弱后,化妆品零售额展现出十足的韧性,增速自4月开始转正后,5月-11月持续双位数增长,并在11月大促月份升至32.30%(除2020年7月因为618大促影响同比增长9.2%)。2021年1-3月化妆品零售额增速反弹至41.40%,高于同期社零增速7.5pct,维持强劲增长。根据淘数据统计,天猫美容护肤品类2020年累计GMV1977亿元,同比增长31.35%,显著快于行业整体增速。随着用户消费习惯向线上转移,以及抖音、快手等内容电商在2021年的强劲发力,预计线上渠道仍将驱动化妆品板块持续高增。
2. 板块维持双位数增长,2021Q1增速明显反弹
2.1 化妆品板块2020年报&2021Q1季报趋势总结
板块收入、利润维持双位数增长,公司表现有所分化。2020年化妆品板块实现收入、净利润317.3亿元、34.6亿元,同比+14%、+13%,受疫情影响增速较上年微降-5.7pct、-0.4pct,仍维持强劲的双位数增长,其中贝泰妮、珀莱雅稳定高增,水羊股份逆势反转实现高增。2020Q4化妆品板块实现收入、净利润95.2亿元、9.6亿元,同比+16%、+36%,其中上海家化、水羊股份、拉芳家化利润优化明显,拉动整体净利润大幅增长。2021Q1化妆品板块收入、净利润73.5亿元、7.3亿元,同比+32%、+26%,在上年低基数下,增速显著回升。
受收入准则影响,板块毛利率、销售费用率均有所下降,净利润率保持稳定。2020年化妆品板块整体毛利率下降2.6pct至50%,销售费用率也下降2.5pct至29%,主要由于新收入准则下运费重分类至营业成本所致。此外,疫情影响叠加多家公司管理优化,板块管理费用率下降0.95pct。整体看,化妆品公司净利润率稳定在11%左右。2021Q1多家品牌公司积极调整产品结构,提高高毛利产品占比,拉动板块毛利率同比提升2.2pct至54%,同时由于营销投入前置,叠加线上流量成本提升,板块销售费用率提升2.8pct至32%。
细分子版块中,化妆品品牌公司表现分化,具备线上渠道优势的公司表现亮眼,传统线下渠道占比高的公司业绩承压。2020年品牌公司整体收入、净利润分别同增11%、11%,但各公司表现分化。由于疫情推动消费习惯向线上转移,珀莱雅、贝泰妮、水羊股份等线上渠道占比高,且具备多年自营电商经验的公司,2020年在线上渠道均实现45%+的高增长,带动公司整体营收实现20%以上的较快增长。而以线下渠道为主导的上海家化、丸美股份线上渠道的增速均在15-20%区间,线下下滑幅度在20%左右,整体公司业绩相对承压。2021Q1随着线下渠道回暖,同时各品牌公司积极进行产品升级、渠道梳理,品牌公司整体增速反弹,收入/净利润整体同增37%、30%。
代运营板块增速有所放缓,上游原料与加工企业稳健增长。2020年代运营板块收入/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2%/25%,维持较快增长。2021Q1板块收入/净利润增速略有放缓至13%、13%。自2020年起各家公司均积极拓展品牌品类矩阵,并开拓内容营销、淘外平台、直播生态等新兴业务,同时头部公司尝试进行并购整合,寻求第二增长曲线。化妆品上游加工企业2020年营收/净利润分别同增31%/7%,在疫情影响下公司灵活调整订单,表现出较强韧性;2021Q1收入/净利润分别同增32%/25%,恢复快速增长。
2.2 板块重点个股更新
贝泰妮:21Q1业绩超预期,营收与利润同步高增。2020年公司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26.36/5.44亿元,同比+35.64%/+31.94%,扣非净利润同比+31.05%。2021Q1公司实现营收/净利润5.07/0.79亿元,同比+59.32%/+45.83%,扣非净利润同比+61.11%,业绩超预期,但Q1占比较低,收入和费用投放更需从全年视角观察。2020年公司剔除收入准则调整影响,可比口径下毛利率提升0.24pct至80.46%,销售费用率提升2.81pct,主要由于品宣、电商投放费用加大。受益于规模效应,公司管理费用率与研发费用率分别下降0.64pct、0.38pct。期内公司库存管理优化,存货周转天数大幅下降85天至130天。分渠道看:2020年公司线上收入同比+46.4%,占比升至82.9%,其中线上自营、分销增速分别为54.3%、25.6%;线下收入同比-0.44%,主要系疫情影响线下获客。分品类看:护肤品依然为公司优势品类,2020年营收+40.5%,占比达到90.1%。展望未来,主品牌薇诺娜“舒敏”心智牢固,2020年起积极拓展敏感肌适用的,具备美白、防晒、抗衰等强功效的产品,满足现有消费群体多元化需求,并打开品牌自身成长空间。此外,公司积极尝试孵化薇诺娜baby、Beauty Answers等不同定位的新品牌,有望通过内生+外延逐步构建品牌矩阵。
珀莱雅:2020年与21Q1业绩均符合预期,主品牌稳健增长,子品牌孵化可期。2020年公司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37.52/4.76亿元,同比+20.13%/+21.22%,扣非净利同比+21.69%。2021Q1公司实现营收/净利润9.05/1.10亿元,同比+48.88%/+41.38%,扣非净利同比+29.05%。2020年公司毛利率同降0.41pct,剔除新收入准则影响后同增2.74pct,主要由于高毛利精华类单品占比提升。由于宣传推广费率提升,销售费用率同比+0.74pct。受益于规模效应,管理费用率持续-0.81pct。分渠道看:2020年公司线上收入同比+58.59%,占比升至70%。线下收入同比-23.12%,主要系疫情影响及受线上挤压所致。分品类看:2020年公司护肤(含洁肤)、彩妆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1%和182%,彩棠、印彩巴哈的成功打造驱动彩妆品类爆发式增长,占比从5.3%提升至12.4%,预计2021年彩妆有望进一步发力。2020年珀莱雅主品牌积极践行大单品战略,双抗+红宝石系列天猫旗舰店销售占比约达20%,推动主品牌客单价与品牌力双双提升。同时公司注重多品牌培育,随着彩棠、科瑞肤等子品牌的孵化成长,预计公司品牌矩阵将更加丰富多元,集团化发展可期。
上海家化:21Q1业绩超预期,经营质量显著提升。2020年公司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70.32、4.30亿元,同比-7.43%、-22.78%,扣非归母净利润3.96亿元,同比正增长4.30%。2020Q4起公司盈利能力显著优化,单季度归母净利润1.1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08.71%。2021Q1公司经营质量持续优化,实现营收和净利润21.15、1.69亿元,同比+27.04%、+41.92%,扣非净利润同比高增53.05%。21Q1公司毛利率提升3.44pct至64.77%,主要受益于品牌SKU聚焦、品类结构优化、以及期内六神提价。销售费用率+3.41pct至43.37%,剔除费用重分类等因素后同比微降。管理费用率逐步优化,同比-0.28pct。扣非后净利率提升至9.41%,为3年内新高,经营质量持续向好。分渠道看,2021Q1公司线上、线下收入占比分别为32%、68%。线下整体同增约28%,其中百货、CS渠道在上年低基数下同比大幅增长。线上整体增长25%+,其中国内电商高个位数增长,主要由于2020年基数较高、且2021年暂未大幅推新投放,增速趋缓。分品类看,2021Q1公司护肤、个护家清、母婴品类分别同增+41%、29%和13%,其中护肤类目表现亮眼,佰草集、典萃、高夫、双妹均实现高双位数以上的高增。展望未来,Q2、Q3公司旗下各品牌新品上市有望加速,同时公司积极降本增效有望推动经营质量持续向好。
水羊股份:2020年盈利能力显著提升,21Q1业绩超预期。2020年公司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37.15/1.40亿元,同比+54%/+415%;扣非净利润1.36亿元,同比+2095%,产品结构、品牌布局优化推动公司净利润率由Q1的0.33%提升至Q4的4.94%,稳驻业绩拐点。2021Q1公司营收/净利润8.17/0.31亿元,同比+58%/+1040%,业绩超预期。2020年公司同一口径下毛利率提升2.5pct至53.55%,主要由于面膜类产品毛利率大幅提升。受益于更加高效的营销投放与管理效率优化,2020年公司销售费用与管理费用率分别下降0.10pct(同口径)、0.98pct。主品牌方面,御泥坊2020年营收同增56%,成功打造月销50万+的爆品氨基酸泥浆面膜,并加强对盛唐文化定位的宣传,提升品象;同时销售端加强控价,优化产品结构,推动毛利率提升约8pct。代理业务2020年营收同增80%+,毛利率提升近2pct,其中强生集团旗下品牌持续放量,KIKO、Evidens等国际小众品牌也有亮眼表现。展望未来,随自有品牌毛利率持续提升,代理业务进入收获期,利润弹性有望进一步释放。
青松股份:化妆品ODM业务持续高增,21Q1化妆品业务业绩略超预期。2020年公司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38.65/4.61亿元,同比+32.90%/+1.68%,扣非净利润同比+5.09%。其中,主营化妆品ODM的诺斯贝尔营收/归母净利润26.71/2.89亿元,同比+22.60%/+10.83%,纳入合并报表范围的净利润2.76亿元。2021Q1公司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8.56/0.91亿元,同比+20.69%/+8.77%,其中,诺斯贝尔营收/净利润5.54/0.32亿元,同比+50.51%/ +26.39%,业绩略超预期。2020年诺斯贝尔积极应对市场变化,疫情期间新增15条口罩生产线,贡献收入与利润增量。同时公司积极进行新品研发与客户拓展,2020年与OLAY、丝芙兰等国际客户建立合作,同时积极承接花西子、完美日记、纽西之谜等新锐品牌订单,客户结构继续优化。2021Q1诺斯贝尔积极参与以新锐品牌及电商、播商,和以新商圈为主的展会及活动。同时,公司成立杭州分公司作为产品研发中心,并将建立“快速反应中心”,为长三角地区的新锐品牌提供高效的服务。展望未来,电商环境下新锐品牌、播商品牌爆发性强,发展初期对代工厂需求量大;此外,2021年起化妆品新规执行,对化妆品注册、生产环节的质量安全管理与功效测评的要求更加严格,有望逐步清退部分合规性差的小工厂,利好头部规范经营的代工厂。
丸美股份:2020年受疫情影响业绩下滑,21Q1加大费用投放驱动收入增长。2020年公司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17.45/4.64亿元,同比-3.10%/-9.81%,扣非净利润同比-10.50%,对应2020Q4营收/净利润同比+3.13%/-18.84%。2021Q1公司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4.04/1.00亿元,同比+9.12%/-15.75%,扣非净利润0.96亿元,同比-10.73%。毛利率下降叠加营销投入增加致使公司业绩降幅大于收入降幅。2020年公司毛利率下降1.96pct至66.20%,部分受新收入准则重分类影响。期内公司加大营销投入与研发投入,销售费用率与研发费用率分别上升2.32pct与0.38pct;管理费用率持续优化,下降0.53pct。分渠道看,2020年公司线上/线下收入分别同比+17.59%/-19.98%,其中线上直营增速达31.62%,线上占比提升9.6pct至54.49%。期内公司重点优化线上渠道,细分平台电商、内容电商、社群电商、常态化直播电商四个子渠道,并于2021年将旗舰店收回自营,预计未来线上业务为公司主要增长引擎。展望未来,公司主品牌丸美积极寻求年轻化转型,2020年推出针对年轻客群的小红笔眼霜(全年销售约62万支)、钻光瓶、蝴蝶眼膜等,有效提升线上年轻客群占比。2021年公司发布全人源胶原蛋白科技护肤新品牌美丽法则,有望积极探索多品牌布局。
若羽臣:Q1营收与利润双位数增长,持续拓品牌拓品类。2020年公司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11.36/0.89亿元,同比+18.45%/2.53%。2021Q1公司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2.69/0.19亿元,同比+15.01%/+38.29%,扣非后净利润1090万元,同比+1.70%,非经常性损益主要包括政府补助867万元。Q1公司毛利率同比下降1.31pct至29.05%,主要由于品类结构变化;期间费用率同比均有微升,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分别提升0.85pct、1.02pct、0.37pct,管理费用提升主要系场地增加及培训费增加所致,研发费用提升主要系研发项目增加所致。公司持续拓展合作品牌矩阵,加强多渠道运营覆盖。继2020年新增签约的佳贝艾特、妮飘、特仑苏等品牌后,2021Q1又新增金达威、雕牌、六个核桃等知名合作品牌。社区团购方面,若羽臣持续拓展服务仓网,加强运营能力在多个主流渠道的覆盖,合作品牌月交易额连续环比高增。此外,公司在2020年成立了独立内容营销团队及直播中心,形成了以内容整合营销、媒介精准投放、定制达人直播、社媒账号运营为主的新营销服务体系,已为美赞臣、Selsun、嘉实多、特仑苏等多个品类、品牌提供了全平台多元化的内容营销服务,未来全链路营销运营服务发力可期。
拉芳家化:2020年业绩超预期,盈利能力显著提升。2020年公司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9.84/1.17亿元,同比+1.97%/+135.72%;扣非净利润同比高增221.64%。2021Q1公司营收/净利润2.45/0.17亿元,同比+46.53%/ +3.93%,稳定增长。2020年公司毛利率降低6.93pct至48.34%,主要由于疫情对公司化妆品业务影响较大。受益于更加高效的营销投放和线上平台拓展,公司销售费用率同比-10.73pct至32.2%,除电商平台费用外其他类别销售费用下降明显。管理费用率+0.5pct至5.0%,主要系中介机构服务费及股份支付费用增加所致。受益于渠道战略优化调整,公司2020年电商及零售渠道实现营收2.22亿元,营收占比达 22.60%,同比+79.91%;经销渠道保持平稳,同比+0.13%。2021Q1公司电商及零售渠道营收占比进一步提升至29.15%,营收同比+176.63%,线上渠道持续取得亮眼表现。此外,公司积极布局多品牌矩阵并进行产业链投资,2020年收购获得新锐彩妆品牌“VNK”,合作头部KOL推出唇颊两用唇泥,加速布局高增长彩妆领域。展望未来,线上渠道优化有望驱动公司持续成长,同时产业链布局与多品牌矩阵有望发力。
3. 基金持仓:持仓比例环比有所下降,新龙头贝泰妮机构持仓位居首位
2021Q1化妆品公司基金持仓比例有所下降,新龙头贝泰妮关注度高。2021Q1化妆品板块除新股外机构持股比例均有所下降,平均持股比例从2020Q4的9.23%下降至5.84%。截至2021Q1末,贝泰妮、青松股份、壹网壹创等公司基金持仓比例超10%,珀莱雅、丸美股份、丽人丽妆有部分QFII 持仓。新股贝泰妮在3月上市后受到市场关注,成为化妆品板块新龙头,截至2021Q1末基金持股比例达12.87%。
4. 行业估值:估值分化加强,龙头溢价显著
化妆品板块估值分化明显,龙头企业估值溢价明显。根据万得一致预测,行业2021E、2022E的平均PE分别为48x、36x,平均PEG为1.6x、1.3x,平均PS为6.5x、5.2x。细分板块中,品牌公司2021年平均PE高达62x,平均PEG达到2x,其中处于高成长期的皮肤学级护肤龙头贝泰妮对应2021年PE 129倍,PEG为2.8倍,具备显著的估值溢价。大众护肤龙头珀莱雅、上海家化分别因成长稳健、盈利改善预期强等因素,具备一定估值溢价,2021年PE均在50倍以上,对应PEG均在2.4倍以上。代运营公司整体估值水平有明显下行,2021年平均PE为32x,平均PEG为1.3x;上游原料与加工板块估值有所提升,2021年平均PE为32x,平均PEG为1.0x。部分处于转型期的拐点公司由于核心竞争力尚未得到市场充分挖掘和认可,PEG处于0.6-0.8倍区间,有待逐步修复。
5. 投资建议
化妆品板块2020年整体表现稳健,2021Q1呈现加速复苏的趋势,线上渠道仍然是行业增长的主要驱动力。细分行业中,品牌公司表现分化,头部电商能力强的公司实现较快增长,传统线下渠道占比高的公司短期承压;代运营板块业绩维持增势但增速趋缓,各公司积极拓展业务矩阵寻求第二增长曲线;上游原料与加工企业表现出较强韧性,均实现较快增长。我们认为,行业景气度有望维持高位,头部品牌公司由单一品牌有望逐步走向多品牌集团化发展,打开未来成长空间;同时代运营商、上游代工厂等公司目前估值水平较低,具备较好性价比。建议增持:贝泰妮、上海家化、青松股份、水羊股份、珀莱雅、丸美股份、拉芳家化、若羽臣,受益标的:嘉亨家化、鲁商发展、丽人丽妆等。
赞(33) | 评论 (11) 2021-05-05 11:55 来自网站 举报
-
-
【宁德时代(300750.SZ):Q1动力电池市占率再提升,业绩高增趋势确立】
核心观点2020Q1归母净利润同比+163.38%,市占率提升再度巩固龙头地位公司发布2020年一季报,2020Q1实现营收191.67亿元,同环比分别+112.24%/1.97%,实现归母净利润19.54亿元,同环比分别+163.38%/-12.22%,扣非归母净利润16.72... 展开全文宁德时代(300750.SZ):Q1动力电池市占率再提升,业绩高增趋势确立
核心观点
2020Q1归母净利润同比+163.38%,市占率提升再度巩固龙头地位
公司发布2020年一季报,2020Q1实现营收191.67亿元,同环比分别+112.24%/1.97%,实现归母净利润19.54亿元,同环比分别+163.38%/-12.22%,扣非归母净利润16.72亿元,同环比分别+290.50%/-1.48%,综合毛利率为27.28%,同环比分别+2.19pct/-1.08pct,综合净利率为12.23%,同环比分别+2.21pct/-0.65pct。2021年将是全球新能源车全力开启之年与电化学储能拐点向上之年,我们中长期持续看好锂电池产业链核心资产宁德时代及其供应链,维持此前预测,预计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为107.43/178.66/269.88亿元,EPS为4.61/7.67/11.59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 82.4/49.6/32.8倍 ,维持“买入”评级。
动力电池市占率再提升,加速扩产进军全球锂电王者地位
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2021Q1宁德时代动力电池装机12.22GWh,同环比分别+333.78%/-18.75%,国内市占率达52.67%,同环比分别+2.99pct/+1.45pct,公司在国内动力电池市场市占率进一步提升。公司进一步加速扩产进军全球锂电寡头地位。根据公司目前扩产规划测算,预计到 2024-2025年,公司锂电池产能将达400-500GWh,产能规划位于全球首位 (LG化学2023年产能规划达 260GWh、 SKI 2025年产能规划达100GWh)。
牵手消费锂电龙头ATL,或将称霸户储与电动两轮车市场
公司近期发布公告称与消费锂电池龙头ATL将共同出资设立两家合资公司,进军家用储能及电动两轮车领域,从事中型电池电芯和电池包的开发与生产。此外,公司还与ATL签署《交叉技术许可协议》,将就各自的锂电池技术进行交叉技术许可。该协议有效期 10年,在协议生效的10年内,ATL将每12个月向公司支付1.5亿美元的费用。公司前身为ATL动力电池事业部,两家公司技术本同源。此次成立的合资公司具备消费与动力电池优良基因,或将成为户用储能和电动两轮车用锂电池市场的最强王者。【开源新能源】
风险
提示
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电池市场竞争加剧。
赞(31) | 评论 (9) 2021-05-04 21:07 来自网站 举报
-
-
【【天风Morning Call】晨会集萃20210430】
重点推荐《总量|4月末了,5月怎么看?》宏观:是否高估了印度疫情的影响?印度后续封锁措施的强度不太可能上升到2020年4月的水平,更可能接近2020年6-8月局部封锁的水平。综合2020年6-8月印度生产和出口两方面的数据,我们认为印度疫情并不会造成严重的供求错配,不会给全球经济... 展开全文【天风Morning Call】晨会集萃20210430
重点推荐
《总量|4月末了,5月怎么看?》 宏观:是否高估了印度疫情的影响?印度后续封锁措施的强度不太可能上升到2020年4月的水平,更可能接近2020年6-8月局部封锁的水平。综合2020年6-8月印度生产和出口两方面的数据,我们认为印度疫情并不会造成严重的供求错配,不会给全球经济带来显著的负面冲击。 策略:持股过节还是持币过节?极致的结构性之后,当前中小市值性价比的确有所提升。但中小性价比不意味着风格的彻底逆转。经验一:买中小需要自上而下视角,逆袭个股行业集中度很高。经验二:虽然存在其他驱动力,但仍然大体与行业盈利正相关。经验三:买中小,最好不选择集中度提升过快的行业。经验四:个股层面,整体不贵的情况下,中短期估值更加无关紧要。经验五:估值分化是结果不是原因,中小市值内部同样有头部溢价。经验六:股权激励和回购或能提高胜率。 固收:如何看待5月资金面与债市方向?今年宏观角度的左侧或者拐点可能并不显著,央行行为导向是收而不是放,这一前提对于把握市场节奏而言,无疑构成了重大障碍,并不清晰的拐点,对应着复杂的市场环境,还是建议按照票息的安全边际进行市场操作,不急不躁。 金工:震荡上沿,风险事件窗口期。风格与行业模型主要结论,根据天风量化two-beta风格选择模型,当前利率处于我们定义的下行阶段,经济进入我们定义的上行阶段,中期角度继续推荐周期中上游;短期角度,食品饮料与汽车有资金流入迹象;综合时间窗口,重点推荐电力设备新能源、周期上游以及食品饮料与汽车。 银行:怎么看招行一季报?净利润增速大幅回升。营收增速回升。资产结构优秀,净息差环比改善大。资产质量保持优异,资本压力小。资产质量逐步摆脱疫情影响。公司的AUM规模稳步增长。 非银:友邦核心优势在加固。1、友邦人寿通过“定制化的产品+优质的健康医疗服务+专业代理人”,打造差异化的内容平台。2、友邦四川分公司于4月22日正式开业,开启内地市场的拓展之路。 摘自《4月末了,5月怎么看?》 《宏观|美国基建启示录》 从美国历史上的基建计划来看,基建规模越大,越符合当时产业趋势,劳动生产率的增长越明显。基建能否拉动劳动生产率的关键是联邦政府的研发投入。如果最终落地的拜登基建计划只是投向了传统基建、公共设施,那么对美国劳动生产率的拉动效应不大。 拜登基建的前提是加税,加税对企业利润和资本开支有一定挤出效应。相比基建带来的刺激,加税和基建的组合对经济总量影响不大,更重要的影响是财富的再分配。 摘自《美国基建启示录》 《汽车|华为HI系列报告一:上海车展发布五大产品》 以“专心致智“为主题,华为五大新品发布。1、随着华为HI产品不断发布,华为HI产业链逐渐浮出水面,HI车型不断上市后,产业链规模扩大,越来越多的合作伙伴将逐渐加入,届时HI产业链机会将更多元。2、华为与众多车企建立了合作关系,不乏多家战略合作,其中北汽蓝谷、长安汽车、广汽集团最为紧密,华为用HuaweiInside的方式跟三家车企打造子品牌,其中北汽蓝谷极狐阿尔法S已发布上市,预计年内交付。3、华为智能座舱领域合作伙伴包括中科创达、德赛西威、华阳集团等。 摘自《华为HI系列报告一:上海车展发布五大产品》 研究分享 《非银|中国太保(601601):中国太保一季报点评:净利润同比+1.9%,寿险期交同比+49.5%,符合预期,Q2负债端表现预计优于同业,长期转型值得期待》 1、整体:太保集团归母净利润同比+1.9%,在高基数下(去年Q1净利润同比+53.1%),同比增速放缓,符合预期。2、寿险:积极的开门红策略以及重疾险切换拉动个险新单保费同比+35.9%,其中期交保费同比+49.5%。3、产险:保费收入同比+12.0%,增速高于其他上市公司。其中车险同比-7.0%,非车险同比+41.0%,优于预期。4、投资:年化净投资收益率为3.9%,同比-0.3pct;年化总投资收益率为4.6%,同比+0.1pct;其他综合损益较上年末减少22亿,预计主要为股票的浮亏带来。 太保1季报利润及寿险保费增长符合预期,财险保费同比增速优于预期,非车险保持快速增长。我们判断其短期负债端将迎来改善,长期转型值得期待,维持“买入”评级。 摘自《中国太保(601601):中国太保一季报点评:净利润同比+1.9%,寿险期交同比+49.5%,符合预期,Q2负债端表现预计优于同业,长期转型值得期待》 《非银|中国财险(02328):车险综改的长期受益者,综合成本率较行业的优势显著扩大,目前市场存在预期差》 一季度综合成本率超市场预期,短期已初步验证承保盈利性。非车险方面,融资类信保业务较去年大幅好转,年内有望实现盈亏平衡。车险综改后,更聚焦盈利性,同时公司内部经营提升。1)业务结构改善。2)去中介化的自主渠道发展较好。人保财险作为行业龙头,市场份额触底回升,有望在接下来的商车费改中持续承保盈利,目前市场对车险改革预期过度悲观,存在预期差。 截至4月29日,中国财险H股对应2021年PB仅为0.69倍,估值极低,主要来源对车险改革后综合成本率的悲观预期,一季度数据已初步验证人保的承保盈利性,预计后续有望带来估值修复。 摘自《中国财险(02328):车险综改的长期受益者,综合成本率较行业的优势显著扩大,目前市场存在预期差》 《电子|三安光电(600703):化合物半导体快速起量,营收结构优化》 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84.54亿元,同比增长13.32%;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16亿元,同比下降21.73%。2021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17亿元,同比增长61.60%。 坚定看好公司长期发展,公司产品结构逐步优化,集成电路业务进展顺利,第三代化合物半导体受益国产替代催化,加速替代海外供应商,同时公司MiniLED产品由技术推进阶段进入市场化阶段,预计今年将实现快速放量,驱动公司业绩反转。LED芯片库存减少,固定资产同比快速增长。设备到位产能将持续释放,看好化合物半导体业务放量。 因行业景气度回暖,盈利能力仍需时间爬升,调整21-22年盈利预测,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由24.69/41.06亿元调整为24.69和32.53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摘自《三安光电(600703):化合物半导体快速起量,营收结构优化》 《电子|圣邦股份(300661):紧握国产替代机遇,产品扩张带动业务延续高增长》 公司近日发布2021年第一季报;2021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94亿元,同比增长104.28%;实现归母净利0.75亿元,同比增长148.73%。2021年4月23日,公司发布2020年年报,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11.97亿元,同比增长50.98%。 专注电源管理和信号链模拟芯片,积极布局新兴应用领域,加深客户合作。新品研发投入力度不减,产品种类广泛覆盖。市场需求强劲,扩大供应商合作保障产能,有望抓住国产替代机遇。 我们上调盈利预测,将2021-2022年净利润预测由4.14/5.83调整为4.26/5.86并新增2023年净利润预测为7.66亿,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摘自《圣邦股份(300661):紧握国产替代机遇,产品扩张带动业务延续高增长》 《电子|兆易创新(603986):立足存储布局MCU,景气旺盛带动业务快速增长》 公司发布2021年第一季度报告,2021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04亿元,相较于2020年同期增长99.1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1亿元,相较于2020年同期增长79.43%。 公司透过多年来累积的广泛客户群体和市场基础,立足存储同时布局控制器和传感器,抓住行业供应链本土化的机遇,持续完善的产品线布局;2021年第一季度下游市场需求持续旺盛,公司收入和净利润均大幅增长。我们看好公司受益于国产替代+下游应用领域快速发展,三大产品下游需求持续旺盛,带动公司业务持续增长。 我们上调盈利预测,将2021-2022年净利润预测由14.39/22.20调整为15.09/22.63并新增2023年净利润预测为27.62亿,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摘自《兆易创新(603986):立足存储布局MCU,景气旺盛带动业务快速增长》 《计算机|深信服(300454):Q1业绩超预期,重申云业务拐点逻辑》 公司发布2021年一季度报告:2021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92亿元,同比增长79.37%;实现归母利润-0.96亿元,同比增长50.40%。 收入YOY79%,但预计毛利率后续季度承压。考虑桌面云20年Q1基数,预计超融合再增速。云业务推动,看好公司收入未来三年显著提速。 公司2021-2023年收入维持78.01亿元、105.01亿元、151.01亿元;归母利润维持10.01亿元、13.03亿元、17.08亿元。看好公司前景,维持“增持”评级。 摘自《深信服(300454):Q1业绩超预期,重申云业务拐点逻辑》 《通信|中天科技(600522):扣非业绩高增长,持续扩张能力强劲》 公司发布2021年一季报,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10亿元,同比增长23.69%;归母净利润4.92亿元,同比增长39.16%;扣非归母净利润5.47亿元,同比增长80.15%。 费用管控+业务拉动,21Q1扣非业绩实现高增长。海洋业务:充足订单奠定短期高增长趋势,碳中和打开海风更大发展空间。光纤光缆:需求稳定增长,供给略微收缩,供求关系边际有望持续改善。未来5G光通信+特高压+海上风电+新能源有望迎来全面共振向好。展望未来,光纤光缆未来有望逐步复苏;海上风电短期高景气,长期有空间;特高压规模建设将拉动公司电力业务进入利润丰收期。 预计公司2021-2023年净利润30.6亿、35.6亿和43.6亿元,对应21年10倍PE,维持“买入”评级。 摘自《中天科技(600522):扣非业绩高增长,持续扩张能力强劲》 《电新|固德威(688390):2021年一季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出口替代继续》 公司发布2021年一季报,2021Q1实现营收4.45亿元,同增100%;归母净利0.70亿元,同增86%;实现扣非净利润0.65亿元,同增80%。 光伏逆变器业务方面,在出口替代与组串替代的趋势下,公司有望继续提升市占率;储能业务方面,公司已是全球户用龙头,后续有望通过向储能系统拓展等方式提高收入,稳固龙头地位。 考虑到当前行业装机情况与竞争态势变化,将公司21/22年业绩由4.5、7.1亿下调至4.3、6.9亿,对应50、31XPE,维持“买入”评级。 摘自《固德威(688390):2021年一季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出口替代继续》 《商社&轻工|百亚股份(003006):21Q1收入+35%,归母净利润+47%,稳需求赛道区域龙头成长可期》 百亚股份发布20年报和21年一季报,20全年实现收入12.5亿,同增8.8%;实现归母净利润1.83亿,同增42.4%。 百亚股份深耕一次性卫生用品领域,坚持多品牌差异化发展战略,积极进行产品升级、渠道创新、优化人才结构,稳需求赛道成长空间广阔,预计21-22年净利润分别为2.4/3.1亿,对应37/29PE,维持“买入”评级。 摘自《百亚股份(003006):21Q1收入+35%,归母净利润+47%,稳需求赛道区域龙头成长可期》 《食品|口子窖(603589):环比改善,静待花开》 公司披露2020年报及2021年一季报业绩。2020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11亿元,同比增长-14.15%;实现归母净利12.76亿元,同比增长-25.84%。 业绩持续环比改善,受安徽市场就地过年影响,21Q1尚未恢复到19Q1水平。渠道深化改革,费用投放加大,产品结构进一步提升,盈利能力向好。产品品质构筑发展基石,渠道变革厚积薄发,静待花开。 现公司业绩环比持续改善,产品品质叠加渠道变革构筑核心竞争力,故调高公司2021-2023年收入利润增速,预测公司2021-2023年收入同比+29.36%/14.97%/14.96%,归母净利同比+50.09%/15.93%/17.02%,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摘自《口子窖(603589):环比改善,静待花开》 《轻工|中顺洁柔(002511):20年利润增长50%基础上Q1继续超预期,上调盈利预测!》 盈利能力持续提升。公司公布20年报&21年一季报。1、2020年实现营收78.24亿元,同增17.91%。2、2021Q1营收21.02亿元,同增25.8%;归母净利润2.71亿元,同增47.8%。3、20年及21Q1利润增速显著高于收入增速。 21年浆价显著上涨,龙头受益低价屯浆和强议价力。目前浆价虽然处于高位,但公司作为行业龙头将从两方面受益,市场份额或进一步提升。高端高毛利产品占比持续提升,中长期布局太阳品牌和个护品类提升发展空间。强化渠道建设,产能扩张支撑业绩增长。 上调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1/22年归母净利分别为13.0/17.6亿元(原值21/22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1/14.5亿元),对应PE分别为30X/22X,维持“买入”评级。 摘自《中顺洁柔(002511):20年利润增长50%基础上Q1继续超预期,上调盈利预测!》 《建筑&医药|奥佳华(002614):双主业持续高增,看好新风业务放量》 保健按摩、健康环境维持较快增长,维持“买入”评级。Q1双主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国内市场拓展成效显著。净利率创历史同期新高,盈利能力逐步提升。新风业务放量元年,公司未来业绩可期。在新风配置率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引入知名房企作为战投,依托在技术研发方面的优势未来有望在工程市场实现快速发展。 考虑到国内市场仍需一定培养期,我们略微调整盈利预测,预计2021-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至6.5/8.2/10.5亿元(前值6.6/9.2/12.2亿元),对应PE17/13/10倍,维持“买入”评级。 摘自《奥佳华(002614):双主业持续高增,看好新风业务放量》 《建筑|亚士创能(603378):20FY/21Q1业绩高增,多维度扩张不断推进》 20FY业绩高增长,21Q1营收创同期新高,维持“买入”评级。公司发布20年年报及21年一季报,20FY营收35.07亿元,yoy+44.6%,归母净利润3.16亿元,yoy+176.4%。 20Q2后营收增速逐季提升,涂料及保温业务均取得高增长。20年毛利率受益原材料价格下降,规模效应有望逐步显现。多维度扩张不断推进,综合建材平台雏形显现。 根据公司20FY及21Q1经营情况,我们略微调整21年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1-23年EPS2.44/3.27/4.28元,21-23年CAGR+41%,结合可比公司估值,给予21年35倍PE,对应目标价85.4元,维持“买入”评级。 摘自《亚士创能(603378):20FY/21Q1业绩高增,多维度扩张不断推进》 《环保公用|国投电力(600886):2020业绩同比增加16%,新能源占比持续提升》 公司公告2020全年业绩及2021年一季度业绩。2020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93.2亿,同比降低7.34%,实现归母净利润55.2亿,同比增加16.0%。 电源结构调整助力毛利优化,2020业绩同比增加16%。2021Q1电力量价齐升,高基数投资收益下Q1业绩同比减少18%。新能源权重快速抬升,风光装机占比达10%。 根据年报及一季报数据,我们调整公司2021至2022年归母净利润预期至59.6、65.3亿(前值58.8、64.6亿),新增2023年预期65.7亿,对应PE为11.9、10.9、10.8倍,维持“买入”评级。 摘自《国投电力(600886):2020业绩同比增加16%,新能源占比持续提升》 赞(39) | 评论 (8) 2021-04-30 08:39 来自网站 举报
-
-
【康龙化成-300759-一季报业绩超预期,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事件:公司公告2021年一季报,报告期内实现收入14.9亿元(同比增长55.3%),归母净利润2.46亿元(同比增长142.2%),归母扣非后净利润2.37亿元(同比增长95.8%),经营性现金流净额4.99亿元(同比增长53.2%)。 各板块增长强劲,盈利能力持续提升:报... 展开全文康龙化成-300759-一季报业绩超预期,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事件:公司公告2021年一季报,报告期内实现收入14.9亿元(同比增长55.3%),归母净利润2.46亿元(同比增长142.2%),归母扣非后净利润2.37亿元(同比增长95.8%),经营性现金流净额4.99亿元(同比增长53.2%)。
各板块增长强劲,盈利能力持续提升:报告期内1)各板块业务增长强劲,实验室服务、CMC、临床研究服务收入分别实现同比+54.1%、+50.9%、+75.0%;2)公司毛利率(34.73%)、经调整Non-IFRS归母净利润率(17.58%)分别同比+1.27、+2.88个百分点,处于盈利能力上行期得到持续验证;其中实验室服务与CMC毛利率同比提升,预计高毛利率生物科学服务占比持续提升,CMC规模效应持续体现;3)受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开支减少、管理规模效应体现、利息收入减少等影响,销售费率、管理费率、财务费率分别同比+0.28、-2.14、+1.43个百分点;4)剔除参股公司Zentalis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及投资收益、外汇衍生金融工具相关收益等若干偶发、非现金或非经营性项目影响,经调整Non-IFRS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85.6%,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同比增长53.2%,经营质量优秀。
持续拓宽服务边界,一体化国际化平台可期:公司主营业务精耕细作保持强劲增长的同时,持续加速大分子生物药以及细胞基因治疗等新业务领域拓展,一体化、国际化服务平台建设得到不断完善,看好公司朝向具有多疗法的药物研发服务全球领军企业快速迈进。报告期内,1)主营精耕细作:积极推进产能建设(北京宁波实验室产能与天津三期CMC产能于2021Q1开始使用,绍兴大规模CMC产能预计2021年下半年投产200立方米,2022年投产另外400立方米)的同时持续加强人才扩充。2)拓宽服务边界:加快大分子药物发现研究服务能力建设与大分子CDMO平台建设(宁波大分子产能预计在2022年下半年投产);完成对艾伯维旗下英国公司AllerganBiologics Limited的收购,拓展布局细胞基因产品的CDMO服务领域。
盈利预测与评级:预计公司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3亿元、18.7亿元、24.9亿元,同比增长21.8%、31.2%、32.7%;对应PE分别为93倍、71倍、54倍,坚定看好公司发展,维持“买入”评级。国盛证券。
赞(32) | 评论 (12) 2021-04-29 14:31 来自网站 举报
-
-
【贝泰妮-300957-三大产线齐头并进,线上线下相互渗】
上市首份答卷业绩亮眼,20全年及一季度高增长。公司2020年实现营收26.36亿元(YOY+35.64%),归母净利润5.44亿元(YOY+31.94%),扣非归母净利润5.13亿元(YOY+31.05%),经营性现金流净额4.31亿元,同减16.29%,;单四季度收入12.... 展开全文贝泰妮-300957-三大产线齐头并进,线上线下相互渗
上市首份答卷业绩亮眼,20全年及一季度高增长。公司2020年实现营收26.36亿元(YOY+35.64%),归母净利润5.44亿元(YOY+31.94%),扣非归母净利润5.13亿元(YOY+31.05%),经营性现金流净额4.31亿元,同减16.29%,;单四季度收入12.10亿元,归母净利润3.28亿元。2020年毛利率下降3.97pcts至76.25%,主要由于口径调整,可比口径持平为80.46%;销售费用率微降1.40pcts至41.99%,销售费用同增31.28%略慢于营收;管理费用率微降0.64pcts至6.40%,研发费用同比微降0.38pcts至2.41%,归母净利率同降0.58pcts至20.61%。2021年一季度实现收入5.07亿元(YOY+59.32%),归母净利润0.79亿元(YOY+45.83%),扣非净利润0.77亿元(YOY+61.11%),销售费用率同增0.67pcts至45.96%,主要系品牌推广及电商渠道费用增加。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4.50元(含税),合计派现1.90亿,现金分红率29.81%。
线下渠道稳健调整,线上自营贡献增长主力。1)线下渠道:收入同降0.44%至4.49亿元,主要受到疫情关店影响,经销/代销占比线下收入99%以上。2021年计划拓展连锁药店渠道,以低成本对线下高客单价、高复购率、长生命周期的私域流量转化。2)线上渠道:收入同增46.38%至21.72亿元,收入占比同增6.19pcts至82.88%,其中自营渠道同增54.28%,经销/代销渠道同增25.61%。前五大线上自营店铺占比线上渠道收入72.85%,日均订单个数2.74万单,人均消费频次1.74次。自建平台(专柜服务平台)占比线上渠道收入16.02%,注册用户总数约214.28万户,新增注册用户72.45万户,平均消费金额1,220.44元/单。“品牌代言人+KOL+KOC+线下引流”创意营销,小红书/直播/短视频等渠道带来的公域流量+医院药房转化来的私域流量,实现线上线下相互渗透,2021全年线上自营仍将贡献增长主力。
主品牌“薇诺娜”三大产线齐头并进。主品牌“薇诺娜”2020年营收占比超99%,作为第一个受邀国货品牌,强势入驻天猫超级品牌日,20年“双11”以天猫美妆销量第九,国产品牌第一的佳绩胜利收官。根据Euromonitor统计,“薇诺娜”品牌在皮肤学级护肤品市场份额同比提升2.5pcts至25.9%,稳居市场第一,爽肤水产品市场排名从第12上升至第7,面膜产品市场排名从第16上升至第8。公司三大产线齐头并进:1)加大力度夯实“舒敏”产品作为公司核心产品线,继续巩固“薇诺娜舒敏特护霜”的王牌单品地位;2)不断突破科技创新,新品“冻干面膜”成为销量领先的黑马;3)探索高端双修赋活产品,以解决市场敏感肌抗老痛点为目标。一季度产品表现来看,爆款清透防晒乳月销超3万单,舒敏系列龙头地位稳固,美白/防晒/抗衰等其他功效性品类有所发展。公司仍将通过内涵式培育和外延式收购实施多品牌计划,布局未来增长引擎。
聚焦功效性护肤品核心技术,医研共创深度赋能。公司20年研发投入0.69亿元(YOY+18.48%),营收占比达2.61%,期末研发人员104人。期内升级研发中心为贝泰妮研究院,成立特色植物研发中心,研发设计“光透皙白”、“特安养护”系列等50余款新品。加强学术推广和线下建设,参与公益护肤活动逾三百场,线上直播覆盖、服务逾二十万产品用户。技术发展方向从基础护肤向精细化功效性护肤进阶,抗敏抗初老“两条腿走路”,今年4月重磅发布主打抗衰老的双修双抗精华。
投资建议。公司定位成长性及竞争格局更优的皮肤级护肤品赛道,兼具行业成长红利及自身成长高确定性,线上线下渠道协同发展,三大产线蓄势待发,多品牌布局持续建设。基于20全年及一季报表现,我们维持公司2021-2023年收入预测38.39/53.80/74.19亿元,同增46%/40%/38%,归母净利润8.00/11.68/16.71亿元,同增47%/46%/43%,现价228.79元,对应2021年PE为121倍,维持“买入”评级。国盛证券
赞(42) | 评论 (13) 2021-04-29 10:33 来自网站 举报
-
-
【【天风Morning Call】晨会集萃20210429】
重点推荐《宏观|市场高估了印度疫情的影响》印度疫情出现急剧恶化,但印度政府没有足够动力再度封锁全国。假设印度后续封锁措施强度上升至2020年6-8月疫情爬坡时期的水平,考察当时印度的生产和出口情况,我们认为市场可能高估了印度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在疫苗接种取得进展、全球生产加速... 展开全文【天风Morning Call】晨会集萃20210429
重点推荐 《宏观|市场高估了印度疫情的影响》 印度疫情出现急剧恶化,但印度政府没有足够动力再度封锁全国。假设印度后续封锁措施强度上升至2020年6-8月疫情爬坡时期的水平,考察当时印度的生产和出口情况,我们认为市场可能高估了印度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在疫苗接种取得进展、全球生产加速重启的4月,印度疫情出现了急剧恶化。2021年印度的经济问题并未得到缓解,印度政府没有足够动力再度封锁全国。结合2020年6-8月印度生产和出口两方面的数据,我们认为印度疫情并不会造成严重的供求错配,不会给全球经济带来显著的负面冲击。 摘自《市场高估了印度疫情的影响》 《军工|行业深度:卫星互联网:开启新征程,我国蓄势待发》 全球49%人口未实现互联网覆盖,卫星互联网是突破数字鸿沟实现“全球互联”的核心基础设施。3GPP、ITU两大通信标准组织指出卫星互联网两大应用场景,商业价值外应关注空间轨位战略价值。全球卫星互联网建设于2020年正式开始,Starlink在轨卫星已达到1378颗。我国已启动发射能力、运载能力、卫星制造能力建设,打造大规模星座组网基础。 卫星互联网核心标的:运营与应用-中国卫通、太极股份、中科星图;卫星制造-中国卫星、天银机电、上海沪工、神剑股份,康拓红外;元器件-和而泰、鸿远电子、紫光国微;火箭发射-航天电子、上海沪工、地面设备-中国卫星、振芯科技、盟升电子、星网宇达、海格通信。 风险提示:我国卫星互联网建设低于预期、通信技术发展低于预期,一带一路等国家卫星互联网应用放缓。 摘自《行业深度:卫星互联网:开启新征程,我国蓄势待发》 买方观点
市场风险偏好较低,没有清晰的主线,维持市场震荡格局判断,自下而上精选好股票,静待海内外各大宏观风险释放。中长期维度,仍旧坚定看好A股结构性行情; 开会新能源车产业链,军工板块以及业绩稳定且持续的优质消费龙头公司。 研究分享 《电子|电连技术(300679):汽车连接器龙头企业,迎来快速增长期》 2021年4月27日公司发布2020年年报与2021年一季度业绩报告。2020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92亿元,同比增长19.98%,实现归母净利润2.69亿元。 手机订单集中释放,BTB导入下游客户。汽车连接器收入破亿,迎来快速增长期。看好公司受益于下游手机订单释放带来的需求增长,同时5G渗透率持续提升将带来LCP与BTB需求增长,实现利润率提升。汽车方面,公司经过多年布局,2020年实现突破与进展,未来两年预计将迎来放量增长。 维持公司盈利预测2021-2022年归母净利润为3.8和4.68亿元,目标价51.28元,维持“买入”评级。 摘自《电连技术(300679):汽车连接器龙头企业,迎来快速增长期》 《电子|木林森(002745):LED高景气度延续,朗德万斯利润率持续提升》 2021年4月28日公司发布2020年年报与2021年一季度业绩报告。2020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3.81亿元,同比下降8.39%,实现归母净利润3.02亿元,同比下降38.63%;2021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4.73亿元,同比增长18.90%。 先抑后扬,LED景气度拐点显现。LED高景气度延续,朗德万斯利润率持续提升。持续推荐LED照明、封装龙头木林森,看好公司未来发展。 2021-2022年预计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3和16亿元,目标价26.95元,给予“买入”评级。 摘自《木林森(002745):LED高景气度延续,朗德万斯利润率持续提升》 《电子|领益智造(002600):一季度实现稳健增长,全年积极扩大下游市场》 2021年4月28日发布2021年一季度业绩报告,实现营业收入64.27亿元,同比增长19.47%,归母净利润4.63亿元,同比增长613.79%。 持续推荐公司,看好公司往下游模组,次组装与组装业务发展,目前公司在线性马达、无线充电、充电器、软包配件、键盘、散热模组、5G射频器件、结构件等业务均获得进展。珠海工厂预计年中投产,重点发力三大方向。2021年度坚守主业,积极扩大智能终端与消费电子领域的市场。 看好公司未来由上游向下游发展渗透2021-2022年归母净利润预计为36.04/50.53亿元,给予目标价17.04元。维持“买入”评级。 摘自《领益智造(002600):一季度实现稳健增长,全年积极扩大下游市场》 《电子|三安光电(600703)化合物半导体快速起量,营收结构优化》 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84.54亿元,同比增长13.32%;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16亿元,同比下降21.73%;2021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17亿元,同比增长61.60%,实现归母净利润5.57亿元,同比增长42.14%。 看好公司受益LED行业回暖,MINILED快速放量,化合物半导体业务产能爬坡快速增长,认为未来三年公司将迎来快速增长,因行业景气度回暖,盈利能力仍需时间爬升,调整21-22年盈利预测,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由24.69/41.06亿元调整为24.69和32.53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摘自《三安光电(600703) 化合物半导体快速起量,营收结构优化》 《通信|中天科技(600522)扣非业绩高增长,持续扩张能力强劲》 公司发布2021年一季报,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10亿元,同比增长23.69%;归母净利润4.92亿元,同比增长39.16%;扣非归母净利润5.47亿元,同比增长80.15%。回顾历史,公司战略、管理、执行力、产品竞争力等方面优秀,在每次行业下行周期波动当中公司业绩都表现出非常强的韧性,同时每次战略扩张新领域又都能很好抓住机遇,并且能够做大做强,20年公司的靓丽报表再一次证明自己穿越周期稳成长能力。展望未来,光纤光缆未来有望逐步复苏;海上风电短期高景气,长期有空间;特高压规模建设将拉动公司电力业务进入利润丰收期。预计公司2021-2023年净利润30.6亿、35.6亿和43.6亿元,对应21年10倍PE,维持“买入”评级。 摘自《中天科技(600522) 扣非业绩高增长,持续扩张能力强劲》 《电新|运达股份(300772):盈利能力持续向好,风机大型化前景可期》 受抢装潮影响,营收净利大幅增长。风电机组大型化,客户群体多元化。风电场投资运营及智能服务有序进行。 受疫情影响,原材料供不应求,采购困难,公司为执行订单增加备货导致采购支出上涨,故将归母净利润下调为2.00、2.30和2.50亿元,同比增长15.77%、14.89%和8.76%;对应EPS分别为0.68、0.78、0.85元,对应PE分别为24.29、21.14、19.44倍,给予“增持”评级。 摘自《运达股份(300772):盈利能力持续向好,风机大型化前景可期》 《机械|恒立液压(601100):业绩实现高增长,泵阀国产替代进行时》 事件1:公司发布2020年年报,下游需求旺盛带动各板块高增长。事件2:公司发布2021年一季报,归母净利同比+125.5%,略逊预期。 综合考虑工程机械景气度、公司基本面情况,我们下调盈利预测,预计2021-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9.3亿(前值31.7亿)、37亿(前值38.4亿)和43.9亿,对应PE分别为40.9、32.4、27.3X,持续重点推荐,维持“买入”评级! 摘自《恒立液压(601100):业绩实现高增长,泵阀国产替代进行时》 《机械|江苏神通(002438):一季度业绩整体表现亮眼,多下游不断打开市场空间》 江苏神通公布2021年一季报,营收大幅增长,业绩表现亮眼:1)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72亿元,同比+48.72%,归母净利润0.66亿元,同比+60.79%;2)毛利率同比下降,净利率同比小幅上升。 期间费率显著下降。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优秀。核电阀门龙头随核电项目增加受益,布局乏燃料后处理业务增加竞争力。受益于碳中和政策,全资子公司瑞帆节能斩获大单。 预计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9/3.6/4.6亿,对应PE分别为22.5/17.9/14X,维持买入评级! 摘自《江苏神通(002438):一季度业绩整体表现亮眼,多下游不断打开市场空间》 《环保公用|侨银股份(002973)拿单能力持续凸显,业绩增速阶段性放缓》 公司公告2021年一季度业绩,Q1实现营业收入7.6亿,同比增加14.7%;实现归母净利润0.87亿,同比增加0.14%。费用端略有抬升,疫情优惠退坡下业绩同比持平,拿单维持快节奏增长,项目横向延展提速,“城市大管家”战略已确立,顺应城市管理刚性需求。 预计2021至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8.3、46.7及56.3亿,实现归母净利润3.8、4.7及5.9亿,对应PE为19.7、15.9及12.8倍,维持“买入”评级。 摘自《侨银股份(002973)拿单能力持续凸显,业绩增速阶段性放缓》 《汽车|一文回顾2021上海车展——拥抱汽车产业电动智能变革》 2021上海车展以“拥抱变化“为主题,共吸引约1000家整车及零部件企业、约80款新车参展(新能源车型约三成),参展规格与力度空前,全面展示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新趋势与变革。整车:传统巨头VS自主品牌VS造车新势力,三股势力角逐车展。零部件:新玩家、新产品、新技术,加速推动行业变革。 1、乘用车整车板块建议关注周期复苏、品牌向上、电动智能领域布局较快的【长城汽车、吉利汽车、长安汽车、广汽集团、北汽蓝谷、上汽集团】等。2、零部件板块建议关注估值合理、基本面扎实,伴随电动智能浪潮,业绩与估值有较大提升空间的细分领域龙头:(1)ADAS:推荐【华域汽车、拓普集团、天润工业】,建议关注【星宇股份、保隆科技、中鼎股份、耐世特】等。(2)智能座舱:推荐【常熟汽饰、均胜电子、新泉股份】,建议关注【德赛西威、华阳集团、宁波华翔】等。(3)热管理:推荐【银轮股份】,建议关注【三花智控】。(4)轻量化:推荐【旭升股份】,建议关注【文灿股份】。 摘自《一文回顾2021上海车展——拥抱汽车产业电动智能变革》 《汽车|保隆科技(603197) 21Q1盈利已恢复至历史较好水平》 公司发布2020年年报及2021年一季报:(1)2020年营收33.3亿元,同比增长0.3%;归母净利润1.8亿元,同比增长6.3%。(2)2021Q1实现营收9.3亿元,同比增长20.8%;归母净利润0.8亿元,同比增长104.6%。 公司为TPMS和排气管件行业龙头,并着力拓展ADAS等汽车电子领域。目前全球汽车行业正持续回暖,公司业绩与估值有望继续修复。我们预计公司21-22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6、3.4亿元(前值为2.4、3.1亿元),对应PE为18倍、13倍。维持“买入”评级。 摘自《保隆科技(603197) 21Q1盈利已恢复至历史较好水平》 《食品|酒鬼酒(000799):高增势头有增无减,内参花开引领馥郁飘香》 公司公布2020年报及2021年一季报业绩。2020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26亿元,同比增长20.79%;实现归母净利4.92亿元,同比增长64.15%。 2020年业绩增长靓丽,产品结构优化升级,全国化布局初见成效。产品结构化增长可观。渠道网格化覆盖迅猛。盈利能力提升显著,品牌势能持续拉升。引领“馥郁新国标”,十四五赢得开门红,未来值得期待。 考虑到2020年业绩超过我们之前的预期2021年一季报表现亮眼,我们将盈利预测由之前预计公司2020-2022年实现营收18.26/25.05/34.79亿元,归母净利润4.9/5.6/8.3亿元,上调为2021-2023年收入27.03/35.14/43.92亿元,同比+48%/30%/25%,EPS分别为2.27/3.18/4.13元/股,上调至“买入”评级。 摘自《酒鬼酒(000799):高增势头有增无减,内参花开引领馥郁飘香》 《纺服|华利集团(300979)首次覆盖:鞋履产业链巨擘,成长护城河坚固,加速新龙头成长》 立足国内完整产业链优势,一体化运动鞋履制造龙头。专业化分工推动鞋履制造业发展,产业升级趋势明显。绑定国际优质客户,设计生产及精细管理等多方优势凸显。全球前十运动鞋服品牌商中NIKE、VF、Puma、Columbia、UA均为公司主要客户。 我们采用绝对估值法对公司内在价值进行估算,得到公司2021年内在价值为1397.75亿元,对应公司目标股价为119.77元,对应2021年P/E为53.71X。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现有生产能力不足无法应对短期订单增量;融资渠道较为单一影响公司产能扩张;海外生产基地集中于越南,政治经济风险因素较为明显等。 摘自《华利集团(300979)首次覆盖:鞋履产业链巨擘,成长护城河坚固,加速新龙头成长》 《农业&医药|溢多利(300381):前瞻布局已收获成效,替抗业务成新增长引擎》 1、公司发布2020年年报及2021年一季报,2020年营业收入19.15亿元,同比下降6.51%,归母净利润1.62亿元,同比增长26.81%;2021年一季度营业收入3.97亿元,同比下降1.27%。2、公司收购子公司世唯科技29%股权,同时世唯科技创始人曾建国教授将通过二级市场购买不低于2,000万元市值的溢多利股票,并自愿承诺锁定12个月。 前瞻布局收获成效,替抗业务有望持续高速增长。一季度业绩高速增长,替抗业务成新增长引擎。以研发创新支撑发展,新业务打开增长空间。 考虑到原料药业务仍处于底部,我们调整盈利预测。预计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2.13/2.85/3.79亿元,同比增长32%/34%/33%,EPS分别为0.43/0.58/0.77元,对应当前PE分别为22/17/13倍,维持“买入”评级。 摘自《溢多利(300381):前瞻布局已收获成效,替抗业务成新增长引擎》 赞(32) | 评论 (16) 2021-04-29 08:35 来自网站 举报
-
-
【重庆啤酒600132-2020年稳健收官,新重啤破浪前行 】
公司发布年报,2020年实现营收109.42亿元,同比+7.14%;归母净利润10.77亿元,同比+3.26%;EPS 2.23元。 分析判断: 资产注入终落地,百亿重啤重新出发 公司2020年履行了解决潜在同业竞争问题的承诺,年内完成了重大资产重组,将嘉士伯在中国控制... 展开全文重庆啤酒600132-2020年稳健收官,新重啤破浪前行
公司发布年报,2020年实现营收109.42亿元,同比+7.14%;归母净利润10.77亿元,同比+3.26%;EPS 2.23元。
分析判断:
资产注入终落地,百亿重啤重新出发
公司2020年履行了解决潜在同业竞争问题的承诺,年内完成了重大资产重组,将嘉士伯在中国控制的优质啤酒资产注入到了上市公司,公司成为嘉士伯在中国运营啤酒资产的唯一平台。注入完成后重啤的资产和营收均达到百亿级别,公司的行业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在市场渠道、品牌组合、供应网络和营销推广等多维度综合实力提升,在国内啤酒高端化进程中优势进一步凸显,提升盈利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高端产品快速增长,产品结构不断优化
20年在全行业面临疫情的巨大冲击下,公司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应对疫情的影响,并抢抓了疫情后市场反弹机遇,实现了量价齐升,带动收入同比增长7.14%,达到109.42亿元。
拆分量价来看,公司去年啤酒总销量达到242.36万千升,同比提升3.3%,远高于行业平均增速(-7.04%);吨价达到4514.8元,同比提升3.7%,位列国内啤酒企业前列。分档次来看,以乌苏、嘉士伯、1664为代表的高档啤酒表现亮眼,收入和销量分别同比+26.28%和+30.40%,收入占比提升至29.8%;主流产品收入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经济型产品小幅下滑,主因餐饮渠道受疫情影响较大。分品牌来看,公司拥有了更为强大的“本地强势品牌+国际高端品牌”的品牌组合,本土品牌产品受益于乌苏等产品的爆发,收入同比+12.34%,国际品牌小幅下滑2.05%。分区域来看,公司从区域型啤酒企业变为全国性啤酒企业,核心市场从重庆、四川和湖南扩展到新疆、宁夏、云南、广东和华东、华北各省,并覆盖全国各地,西北区/中区/南区分别实现营收33.5/46.8/26.0亿元,分别同比+8.76%/+4.37%/+9.12%,各区域均衡发展。
推动精益管理,实现稳健经营
公司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50.6%和9.8%,分别较去年同期-0.3和-0.4pct,并购年整体经营依旧稳健,归母净利润同比提升3.3%。
具体来看,公司啤酒业务实现毛利率51.88%,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公司积极开展生产卓越化项目,成本控制能力不断提升。费用端来看,公司销售费用率和管理费用率分别为21.1%和6.3%,分别较同期-1.3和+1.2pct,销售费费用率下降主因疫情期间取消部分营销推广项目,管理费用率提升主因资产重组项目相关费用和员工成本增加,公司持续推进精益管理,费用控制能力较强。综合来看,得益于公司优秀的成本和运营管理能力,利润实现稳健增长,盈利能力继续行业领先。
破浪前行、极速共赢,嘉士伯扬帆起航
21年作为“扬帆22”战略实现的重要一年,也是并购完成
后的第一年,预计公司业务仍将稳健增长,不断提升在啤酒行业
的竞争力。嘉士伯中国21年提出了“破浪前行、极速共赢”的战略方向,以嘉士伯“本地强势品牌+国际高端品牌”组合的优势,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提升重啤在啤酒行业特别是中高端啤酒领域的竞争力,预计啤酒销量和收入将实现中高个位数增长。
渠道端继续推进“大城市计划”,深化大城市全渠道拓展,加强经销商能力建设,提升运营效率。长期来看,公司是国内啤酒高端化成长新阶段的重要参与者,将不断强化自身优势,提升市场占有率,进而提升整体盈利能力。
盈利预测
参考最新披露的年报,我们调整了盈利预测。预计21-23年收入增速分别为+10.0%/+8.2%/+7.0%,上次预测21和22年收入增速分别为+11.0%/+8.2%;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88/12.75/14.64亿元,分别同比+1.0%/+17.1%/+14.8%,上次预测21和22年利润增速分别为-7.6%/+14.8%;EPS分别为2.25/2.63/3.02元;当前股价对应估值分别为59/50/44,维持买入评级。
注:在法定披露数据口径下,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公司向控股子公司重庆嘉酿注入资产对应的业绩在2019年度和2020年度仍按原享有比例(100%)(而不是公司对重庆嘉酿的持股比例51.42%)计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21年度起,该业绩将按公司对重庆嘉酿的持股比例(51.42%)计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华西证券
赞(25) | 评论 (12) 2021-04-28 10:56 来自网站 举报
-
-
【中信建投:年报及一季报业绩高增长 】
基金一季度重仓持股分析:计算机板块持仓比例下降至历史低位,集中度略有下滑21Q1公募基金计算机板块持仓比重为2.47%,环比下跌0.52pct,处于近五年低位。通过对基金重仓持股明细统计,21Q1计算机板块基金持仓合计773.72亿元,占基金总持仓比重的2.47%,环比下跌0.5... 展开全文中信建投:年报及一季报业绩高增长
21Q1公募基金计算机板块持仓比重为2.47%,环比下跌0.52pct,处于近五年低位。通过对基金重仓持股明细统计,21Q1计算机板块基金持仓合计773.72亿元,占基金总持仓比重的2.47%,环比下跌0.52pct,处于近五年低位。
21Q1计算机板块低于标配1.03pct,已连续三个季度低于标配。自20Q3以来,20Q3至21Q1计算机板块基金持仓占比持续低于标准比例,分别低于标配比例0.65、0.70、1.03pct,显示计算机板块在公募基金中的关注度持续下降。
前十大重仓股中8只个股在上期已位居前十,21Q1科大讯飞、柏楚电子进入重仓前十,中国长城、华宇软件退出前十。2020年第四季度,基金持股总市值前十的个股中,深信服、广联达、恒生电子、金山办公、中科创达、用友网络、宝信软件和卫宁健康这八只股票在上一季度位居前十,仅科大讯飞、柏楚电子为新晋前十的个股,中国长城和华宇软件则退出前十。前十大重仓股变化幅度不大,基金重仓股相对稳定。
持仓集中度略有下降。2021 Q1前十大重仓股总市值占基金持计算机股总市值的76.01%,相比Q4的78.04%回落2.03pct,显示公募基金持仓集中度略微下降。
从增仓比例来看,安恒信息等为代表的网络安全公司增仓明显。从增仓比例来看,21Q1前十加仓个股包括安恒信息、山石网科、当虹科技、柏楚电子、宇信科技、卫宁健康、中望软件、宝信软件、美亚柏科和鼎捷软件,主要集中在网络安全、工业软件两个大的板块。减仓方面,华宇软件、金山办公、诚迈科技、东方国信、久远银海、恒生电子、绿盟科技、中科曙光、宝兰德和博思软件被公募基金大幅减仓。
快手召开2021年光合创作者大会,游戏行业投资持续活跃,芒果超媒举行春季新芒品鉴会 互联网视频:字节发布声明暂无上市计划,字节跳动成立音乐事业部,芒果超媒发布2020年年报及21Q1一季报。字节立足于短视频内容平台,向更多领域持续布局,近期加大了对于游戏、音乐、网文等板块的布局,表明其进军大文娱领域的决心。以平台本身流量为基石,持续出产优质流量和创作内容,是互联网视频平台的核心优势。持续推荐长视频领域的芒果超媒(创新内容制作基因+独家内容壁垒+成本优势)、短视频领域的快手(adload空间仍大+直播电商保持高速增长)、中视频领域的哔哩哔哩(Z世代用户最大社区+四季度广告收入增长超预期)。
营销:分众传媒发布20年业绩报告及21Q1报告。公司楼宇广告2020Q2起快速反弹,全年实现收入115.76亿(YoY+15.19%),其中日消行业楼宇广告收入42.88亿(YoY+26.5%),互联网行业32.82亿(YoY+45.92%)。21Q1影院广告业务随电影市场回暖而增长,实现收入3.39亿(YoY+232.16%)。看好疫情恢复以及新消费、新经济行业高速发展下公司营销业务的成长。重点推荐分众传媒(新消费、新经济广告主高增需求)、值得买(全新战略发布,布局消费内容/营销/数据三大板块)、星期六。
潮流玩具:泡泡玛特韩国二号店开业,公司推出内部设计团队自有IP小甜豆9款新品。
数字出版&发行:掌阅科技发布2020年年报。2020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6亿元(YoY+9.47%),实现归母净利润2.64亿(YoY+64.07%)。
游戏:游戏行业投资加速,吉比特向腾讯、阿里、B站各转让3.37%青瓷数码股权,吉比特公布2021一季度报告。
电影:光线发布20年业绩报告及21Q1报告,官方回应70余家影视传媒单位声讨短视频侵权。优质内容始终是影视内容制作公司核心壁垒,随着对专业内容创作的保护加强,重点影视制作公司将进一步受益。同时2021年电影行业增长迅猛,年票房已突破200亿,叠加主旋律大年,关注未来五一档、暑期档优质影片。重点推荐万达电影(院线市占率有望提升)、光线传媒(动画电影龙头)、猫眼娱乐(在线票务市占率60%+服务费率提升+投资制作成熟)。
近期国家能源局印发《2021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对2021年能源发展提出了若干具体目标。在能源结构方面,意见预期2021年我国煤炭消费比重下降到56%以下,新增电能替代电量2000亿千瓦时左右,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力争达到28%左右。在电源装机方面,意见预期2021年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力争达到11亿千瓦左右,截止2020年底,我国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约为9.8亿千瓦(含生物质装机),考虑到今年白鹤滩等大型水电站逐步进入投产周期,我们估算2021年风电光伏需新增1亿千瓦左右装机才能满足指导意见的目标。本周市场煤价呈现高位上行,后续随着煤炭需求进入淡季,叠加水电发电出力提升,我们判断现货煤价进一步上涨的空间较小。电力方面,我们重点推荐装机确定增长的新能源运营企业福能股份、乌白电站有望注入提升公司盈利水平的水电龙头长江电力,核电装机有确定性成长的中国广核,以及低估值高股息的全国火电龙头华电国际、未来将提升风电装机占比的华润电力。天然气方面,我们重点推荐多气源供给,能规避单一气源价格波动风险,并受益于国际LNG价格处于低位的城燃龙头新奥能源、深圳燃气。 公司公布2020年年报,全年实现营收139.9亿(+17.63%),归母净利润30.79亿元(+56.39%),公司拟每10股送4股派2元现金股利(含税)。同时公司公告2021一季度业绩,实现营收73.3亿元(+77%),归母净利润21.8亿元(+77.7%),业绩大超市场预期。
汾酒2020年继续深挖改革势能,坚持“青花+玻汾”双轮驱动,疫情之下逆势实现高增长。
分产品看,汾酒产品实现营收126亿(+22.6%),青花系列预计实现营收35亿以上,同比增长30%左右。青20、青30快速放量,批价稳步提升,新推出的青花30复兴版进一步拔高品牌势能,冲击高端价格带;腰部产品(老白汾和巴拿马系列)预计实现高个位数正增长,扭转年初受宴席影响下滑趋势;玻汾作为高线光瓶酒大单品,在年初控量的情况下依旧实现30%左右的增长。系列酒下滑36%,产品进一步聚焦核心大单品,配制酒同比增长19%,公司上市全新一代青享版和荣耀版竹叶青酒,完成了产品价格带全覆盖,进一步优化了竹叶青产品结构。汾酒是白酒行业中为数不多基本上实现全价格带增长的白酒企业。
分区域看,公司布局全国市场,持续推进“1357”市场布局战略,省内市场稳扎稳打,实现60亿收入(+3.88%),占比为43%;省外市场发力,实现营收78.5亿,省内外收入首次实现占比结构反转,占比达到57%。长江以南市场重点发力,核心市场增速超50%,目前汾酒过亿市场达17个,全国化布局逐步形成。
21Q1继续高歌猛进,营收大超市场预期。21Q1低基数叠加强需求,公司实现营收73.3亿(+77%),公司提前布局春节旺季,聚焦宴会团购渠道,加强终端促销,效果显著。青花系列实现收入超20亿(占比达35%以上),同比超100%,其中青花30实现收入8-9亿,快速放量;巴拿马+老白汾合计增长约30%,玻汾营收接近20亿,增长35-40%,全线产品实现高增长。省外继续发力,占比提升至六成以上;经销商回款积极,Q1回款创历史最佳水平,合同负债29.3亿,同比增长82%,现金流充沛,增长后劲充足。
盈利预测:预计2021-2023年公司实现收入185、233、287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47.9、65、85亿元,对应EPS 为5.49、7.46、9.75元/股,对应PE为71.3X、52.5X、40X,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发布2021年一季报。1-3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1亿元,同比增长41.2%,实现归母净利润2.4亿元,同比增长274.7%。盈利表现处于此前盈利预告区间上限。
估单店收入逐步恢复中,估较2019年同期略微提升。
1-3月公司卤制品销售业务实现收入14.7亿元,同比增长40.0%,较19Q1增长25.5%。我们以18年末、20年末门店数量进行粗略计算,门店数从9915家增至12399家,2年间增加25.1%,增速与2年间卤制品收入增速相当;考虑到19Q1扩店较快、21Q1仍以养店为主,因此我们估计当前单店收入略高于19年同期水平。其中,估计社区门店单店收入已基本恢复,高势能门店仍在逐步恢复中。从区域角度看,公司1季度在华中/华东/华南/西南/华北/西北分别实现收入4.0/3.1/3.2/2.4/1.7/0.1亿元,较2019年同期增长30%/10%/65%/34%/30%/-75%,2年间华南、西南地区增长快于整体。
成本管控卓越,新发展阶段积极布局谋篇,未来大发展蓝图徐徐显现。
公司两项核心竞争力及完备供应链体系和加盟商管理体系已得到市场普遍认可,今年1季度公司强经营能力再次在极强的成本管控上得到体现,未来公司凭借规模优势、强仓储、强资金优势,平滑成本周期的能力预计仍将稳步提升,相对其他竞争对手的成本优势有望逐步加大。另外,1季度公司的销售和管理费用投放均有提升,我们认为与公司步入新阶段谋求新发展的基调一致。销售费用方面,投放增加估计与加快单店恢复、推动新品促销有关;管理费用方面,职工薪酬尤其中高层薪酬增加较多。最后,公司供应链收入仍在快速增长中,投资收益稳步恢复。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维持盈利预测不变,预计公司2021-2022年分别实现收入66.4、81.0亿元,同比+26%、22%;实现归母净利润9.8、13.1亿元,同比+40%、33%;对应EPS分别为1.73、2.22元。当前股价对应的动态PE分别为45.9、35.7x。维持目标价103元,对应2021年动态PE60x。
爱美客(300896):一季度高增长,嗨体熊猫针等快速放量 公司发布一季报:2021Q1公司营收为2.59亿元(+227.5%),归母净利润为1.71亿元(+296.5%),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62亿元(+303.3%),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1.55亿元(+1998.0%),EPS为1.24元/股(+158.3%),ROE为3.76%(-2.57pct)。一季度公司毛利率92.50%(+2.67pct)、净利率63.94%(+10.61pct)。
医美行业进入后疫情下复苏期,嗨体熊猫针等产品放量推动一季度高增长。坚持差异化产品创新策略,多个重磅级医美产品在研,近期期待面部抗衰产品童颜针获批。我们一直认为爱美客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对医美注射材料的研发创新上,如国内首款含PVA微球的透明质酸钠注射填充剂(宝尼达)、国内首款用于修复颈纹的复合注射材料(嗨体)等,目前公司在研产品包括A型肉毒毒素、利拉鲁肽注射液、去氧胆酸药物等。近期华东医药少女针获批,我们关注公司医用含修饰聚左旋乳酸微球的透明质酸钠凝胶(童颜针)获批进展。
盈利预测:上调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021-2023营收分别为11.90、17.95、25.49亿元,分别同增67.7%、50.9%、42.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76、11.37、16.13亿元,分别同增76.5%、46.6%、41.8%,维持“买入”评级。
爱尔眼科(300015):年报业绩符合预期,一季度业务实现高增长 公司发布2020年年报及2021年一季报。公司发布2020年年报,收入同比增长19.24%,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5.01%;公司发布2021年一季报,收入同比增长113.90%,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09.88%;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5元(含税)。
年报业绩符合预期,下半年起增长迅速。公司发布2020年年报,营业收入119.12亿元,同比增长19.24%,归母净利润17.24亿元,同比增加25.01%;扣非归母净利润21.31亿元,同比增加49.12%。受疫情影响,公司2020 Q1收入同比下降达26.86%;随着国内疫情逐步控制,Q2已经恢复到19年同期水平,20年下半年公司业绩高速增长,Q3、Q4同比增速分别为47.55%和48.21%。
屈光、视光高速增长,国内业务增长势头良好。屈光、视光等近视矫治项目收入分别为43.5亿、24.5亿元,增速分别为23.17%、27.15%。近视矫治业务表现亮眼,主要由于各医院手术量快速增长以及Smile、ICL植入、OK镜验配等高附加值业务占比进一步提升;白内障、眼前段及眼后段等传统眼科治疗项目收入分别为19.6、12.0和8.17亿元,增速分别为11.41%、8.43%和17.45%。
看好长期发展潜力。我们看好公司内生和外延共同驱动下的成长逻辑,激励机制到位、纵向横向下沉、专业化高端化国际化持续推进为公司长远发展提供了保障。我们预计2021-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7、31.1和40.3亿元,增速分别为37.28%,31.30%和29.59%,EPS分别为0.57、0.75和0.98元,PE分别为123、93和72倍,维持买入评级。
芒果超媒(300413):2020年报及2021年一季报点评:优质内容驱动用户规模与业绩双升
芒果TV互联网视频业务持续扩张,带动全年业绩提升
公司全年营收业务录得140.06亿元,其中芒果TV互联网视频业务、新媒体互动娱乐内容制作、媒体零售、其他主营业务和其他业务分别占64.69%/19.74%/15.03%0.44%/0.10%,较2019年分别变化了+14.15pct/-11.47pct/-1.03pct/-0.01pct/-1.63pct。
芒果TV互联网视频业务中,互联网视频业务录得73.94亿(YoY+46.59%),占总体营收比例达到52.79%(+12.44pct),运营商业务录得16.67亿(YoY+30.79%),占总体营收比例为11.90%(+1.70pct)。互联网视频业务主要由于平台优质内容带动会员和广告业务的快速增长。
新媒体互动娱乐内容制作业务录得27.65亿(YoY-29.14%),占比持续下降。上半年受疫情影响录得-47.21%的下跌,下半年有所恢复环比增长132.70%。随着公司业务协同能力的加强以及内容商业化的加速,有望恢复增长。
媒体零售业务录得21.05亿(YoY+4.84%),其中下半年录得-9.33%的下跌。随着新业务“小芒”垂类电商平台的商业化,该项业务有望成为公司未来营收增长点。
(1)持续打造优质自制内容,会员数量持续提升;(2)内容创新产出持续强化公司商业化变现能力;(3)持续推进小芒建设,媒体零售业务有望成为新增长点;(4)2020Q4毛利率水平下降,主要由于新媒体互动娱乐内容业务的毛利下滑以及电商平台“小芒”即将上线所致。(5)研发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加快多元化渠道建设,提高用户服务水平。(6)节目投放量和广告收入上升带动宣传推广费和广告代理费增加。
投资建议:基于公司当前综艺及剧集内容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以及会员数与头部长视频平台有较大空间的预期、小芒平台成熟化后的商业化潜力,我们持续看好芒果超媒,预计公司2021-2022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25.5、30.0亿元,同比增速为28.7%、17.6%,4月26日收盘价对应2021-2022年每股收益的市盈率分别为46x和39x,持续重点推荐。
东方财富(300059):2021Q1业绩再超预期,全年基金销售业务大发展可期
2021Q1业绩超预期,规模效应显著
收入端。2020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94.69%,归母净利润同比+160.91%,增速远高于证券业平均水平(+24%和+28%)。2021Q1,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8.90亿元,同比+71.12%,实现归母净利润19.11亿元,同比+118.67%,业绩继续超预期。
成本端。2020/2021Q1,公司营业总成本率分别为36.86%/ 29.34%,同比分别-19.35pct/-10.31pct,规模效应更加显著。公司维持研发高投入,为公司后续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2020/2021Q1研发费用分别为3.78亿元/1.18亿元,同比分别+23.89%/+69.72%。此外,公司进一步加大品牌宣传推广力度,2020/2021Q1销售费用分别为5.23亿元/1.5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3.65%/+61.93%。
投资建议:维持“买入”评级
展望2021年,国内货币政策将由宽松回归正常化,股市资金面或同比趋紧,导致全年行情弱于2019年和2020年。在此背景下,Alpha属性显著的非银上市公司可获得更优良的业绩增速,从而走出相对独立的行情。公司将持续巩固“东方财富网”大平台的流量优势,推动证券业务市占率上行,拥抱基金业务行业发展红利,整体业绩增速将长期优于传统券商。我们对公司2021年经营情况做出如下假设:
(1)证券经纪业务:预计沪深两市股基成交额同比+10%,东方财富证券市占率提升0.4个百分点,平均佣金率0.022%,毛利率维持不变。
(2)融资融券业务:预计年末沪深两市两融余额较年初+10%,东方财富证券市占率提升0.5个百分点,平均利息率维持6.43%,毛利率维持不变。
(3)基金销售业务:预计天天基金申赎交易额同比+70%,平均前端佣金率维持0.10%,尾随佣金收入和销售服务费同比+70%,毛利率维持不变。
(4)营业总成本:预计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分别同比+9%/+24%,销售费用占营业总收入的6.3%。
基于上述假设,我们预计公司2021年归母净利润为73.77亿元,EPS为0.86元。我们假设公司2021年末市盈率55倍,对应目标价47元,维持公司“买入”评级,看好其短期业绩弹性和长期业绩成长性。
首旅酒店(600258):开店提速,中高端品牌理顺,成长性渐显
公司发布2020年报,实现营业收入52.82亿元,同比下降36.45%,实现归母净利润-4.96亿元,同比下降156.0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5.27亿元,同比下降164.61%。
2020年业绩受疫情影响,下半年恢复较快
公司2020年业绩处于业绩预告的下限,业绩大幅下滑主要受疫情影响,包括2020Q4国内疫情的反复。分季度看,2020Q3实现归母净利润1.40亿元,小超市场预期,且由于基本无海外业务,故而业绩恢复领先龙头酒店。2020Q4实现归母净利润5901.37万元,同比下降64.40%,较Q3的同比跌幅略有扩大,主要系去年Q4国内疫情小幅反复的影响。整体看,2020年下半年,公司在营酒店的运营效率及业绩稳健恢复。若不考虑新收入准则调整,销售费用为42.88亿元,同比下降20.61%,主要系部分租赁优惠、优化人力配置及职工薪酬、能源物料消耗减少;管理费用为9.47亿元,同比下降6.17%,主要系严格控费;研发费用4425.72万元,同比增67.69%,主要系加大研发投入,探索智能技术及智慧酒店。截至2020年末,公司拥有1.25亿会员,同比增5.93%。截至2020年末,已累计升级改造279家直营和224家特许店为如家3.0 NEO。南山景区全年实现净利润0.58亿元(-54.76%)。
投资建议:预计2021-2023年公司EPS分别为0.82、1.24、1.50,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31X、21X、17X,维持“买入”评级。
苏博特(603916):减水剂行业集中度提升是趋势,公司龙头地位强者恒强
公司发布一季报,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72亿元,同比+81.59%,实现归母净利润7807万元,同比+58.27%。
2020年销售增速逐季回升,一季度同比大幅增长。20Q2-20Q4公司单季度销售收入的同比增速分别达9.11%、11.80%、19.52%,呈现逐步复苏的迹象,由于20Q1低基数,21Q1销售同比大幅增长,通常一季度收入占比较低,但我们判断公司今年收入增速将显著高于去年。
市场普遍担心房地产新开工增速下滑对公司影响较大,但我们认为:
①公司一半左右的收入来自于工程端订单,比如桥梁、核电站、水利、轨交、市政等领域,公司工程端收入占比显著高于同行,且工程端受房地产市场波动影响较小;②随着机制砂的应用,下游客户对减水剂供应商技术服务要求能力提升,龙头公司更有优势,且环保要求下,不合规的小厂逐步关闭,所以市场将逐步向龙头企业集中;③公司传统优势区域在江苏、上海、安徽、天津、北京、云南、河南、新疆等区域,成渝、两湖等地区可发掘空间较大,未来领域拓展和渗透率提升是公司的发展逻辑,今年四川大英基地投产,远期广东江门基地建设完成,公司全国布局将基本完善。
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46、6.93、8.93亿元,长期看好公司竞争力,维持“买入”评级。
蓝晓科技(300487):2020年报点评:超大项目收入确认影响公司业绩,专用树脂多点开花持续突破
2020年报:公司于4月26日晚发布2020年报,2020年公司实现营收9.23亿元,同比减少8.82%;实现归母净利2.02亿元,同比减少19.59%;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1.80亿元,同比减少26.28%。基本每股收益0.97元/股。
2021一季报:公司2021Q1实现营收2.93亿元,同比增长126.25%;实现归母净利0.87亿元,同比增长229.46%;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0.82亿元,同比增长212.33%。基本每股收益0.41元/股。
超大项目收入确认影响公司业绩,Q4业绩同比大增
公司年报业绩对应Q4单季净利3794万元,同比增长81%,环比下滑21%。从报表来看,同比角度:①营收规模扩大,毛利率减少7.6个百分点,毛利润同比增加2119万元;②期间费用、税金及附加合计增加796万元;③各项收益及损失合计增加1322万元;④营业外收支合计增加275万元;⑤所得税同比增加1038万元;⑥少数股东损益同比增加182万元。上述六项合计对归母净利同比增幅贡献为1700万元,与实际增幅一致。环比角度:①营收规模缩小,毛利率减少6.2个百分点,毛利润环比减少1796万元;②期间费用、税金及附加合计减少1041万元;③各项收益及损失合计增加918万元;④营业外收支合计增加269万元;⑤所得税环比增加1169万元;⑥少数股东损益环比增加266万元。上述六项对归母净利环比变动合计贡献为-1004万元,与实际增幅一致。
公司20年业绩下滑主要由于:①生产销售受疫情影响较大,仅20Q1收入减少1.16亿元;②超大项目存在周期影响,锦泰、藏格项目收入较19年减少2.02亿元,剔除后营业收入增长18.04%。
公司21Q1业绩同比大增,主要系:①本期树脂、装置销售增加所致;②20Q1受疫情影响装置调试及树脂发货减少。
专用树脂稳健增长,多点开花持续突破;高陵、蒲城项目陆续投产,产能瓶颈得到解决;盐湖提锂工业化持续,新能源汽车需求提振金属提取行业景气度。预计公司2021、2022年归母净利分别为2.9、3.7亿元,对应PE为29X、23X,维持买入评级。
赞(34) | 评论 (25) 2021-04-28 09:07 来自网站 举报
-
-
【【天风Morning Call】晨会集萃20210428】
重点推荐《宏观|风险定价-核心资产为什么反弹?》4月第4周各类资产表现:4月第4周,美股指数多数小幅下跌。Wind全A上涨2.66%,成交额3.9万亿,量能有小幅提升。一级行业中,医药、电新和食品饮料涨幅靠前;建筑、地产和商贸零售表现靠后。信用债指数上涨0.18%,国债指数大涨0... 展开全文【天风Morning Call】晨会集萃20210428
重点推荐 《宏观|风险定价-核心资产为什么反弹?》 4月第4周各类资产表现:4月第4周,美股指数多数小幅下跌。Wind全A上涨2.66%,成交额3.9万亿,量能有小幅提升。一级行业中,医药、电新和食品饮料涨幅靠前;建筑、地产和商贸零售表现靠后。信用债指数上涨0.18%,国债指数大涨0.24%。 4月第5周各大类资产性价比和交易机会评估: 权益——内外流动性宽松主导核心资产反弹 债券——五月资金面可能面临收紧 商品——有色金属有望二次冲高 汇率——美元继续回落,人民币双向波动 海外——美股估值历史高位,加税是市场的灰犀牛 摘自《风险定价-核心资产为什么反弹?》 买方观点 近期震荡因反弹太多,金属和化工业绩大涨股价不涨反跌,是因其价格上涨给中下游企业的成本压力,目前来看担心货币收缩市场下跌最剧烈的阶段或已过去,核心资产和周期股继续下跌的空间或不大; 长期看好周期股,以及以半导体、新能源产业链、汽车智能化和军工产业链。 研究分享 《非银|友邦保险(01299):友邦人寿有望打造出重疾险的产品优势,新一线城市的拓展进程加快》 1、友邦人寿通过“定制化的产品+优质的健康医疗服务+专业代理人”,打造差异化的内容平台。友邦人寿推出模块定制化重疾系列“友如意”,通过“核心保障+个性化配置”组合形式,实现不同客群的专属保障方案的灵活定制,并推出针对高端客户的重疾产品“传世如意”。同时丰富产品配套的增值服务,以服务促销售。2、友邦四川分公司于4月22日正式开业,开启内地市场的拓展之路。 预计友邦人寿其他省份的申请获得监管批复,以及香港通关大概率将于下半年发生,或会是友邦股价的短期催化剂。截至4月26日,友邦保险2021PEV为2.16倍,历史最高估值2.38倍,维持“买入”评级。 摘自《友邦保险(01299):友邦人寿有望打造出重疾险的产品优势,新一线城市的拓展进程加快》 《非银|同花顺(300033):一季报点评:预收账款创新高,保障全年业绩增长》 公司发布2021年一季报,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3亿,同比增速+37.95%;实现归母净利润1.7亿,同比增速+33.66%。 一季度业绩基本符合预期。预收账款创新高,后续将确认为收入,保障后续业绩增长。加大营销推广力度,销售费用率小幅上行。流量+粘性持续领跑,潜在变现空间广阔。 考虑营销推广力度加大,我们预测公司2021年、2022年公司营收增速分别为+36.7%、+23.3%,归母净利润增速为+32.5%、+20.1%,对应EPS为4.25、5.10元/股,对应PE为29.1倍、24.2倍,维持“买入”评级。 摘自《同花顺(300033):一季报点评:预收账款创新高,保障全年业绩增长》 《非银|证券:东方财富一季报超预期,管理层年轻化推进》 东方财富发布2021年一季报,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8.9亿,同比+71.2%;归母净利润19.1亿,同比增长+118.7%,高于预期。 经纪业务市占率继续提升。两融业务将持续受益于资本补充后的利润弹性。新发基金高增,后续将持续受益于居民资产配置向权益类转移的拐点。互联网运营模式优势显著,各项费用率显著下滑。管理层变动代际更替,团队向年轻化推进。中长期角度,东方财富高成长性的基础底层逻辑未变。 公司的核心优势为:1)好赛道:卡位零售财富管理领域;2)强变现:在财经领域绝对领先的流量优势护城河;3)低成本:互联网运营方式带来成本优势,规模效应释放保障未来业绩成长性。整体而言,在零售财富管理领域的中长期成长性佳,alpha属性显著! 摘自《证券:东方财富一季报超预期,管理层年轻化推进》 《电子|精测电子(300567):面板检测紧跟市场持续发力,半导体检测持续布局》 公司发布2020年报与2021年第一季报;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20.77亿元,同比增长6.45%;实现归母净利2.43亿元,同比下降9.82%。 面板检测紧跟面板新一代技术升级,在下游OLED投资延续及面板价格上涨的背景下,面板厂产线扩线及设备技改需求旺盛,带动公司平板显示检测设备需求增长;半导体检测持续布局,前后道设备实现交付;我们看好公司作为面板检测设备领军者及半导体检测设备国产替代逻辑下持续增长。 预计2021-2022年公司实现净利润4.99/6.53亿元,基于公司面板检测设备紧跟市场技术升级与半导体检测持续布局逻辑下的成长动能,新增2023年净利润7.89亿,目标价106.26元,维持“买入”评级。 摘自《精测电子(300567):面板检测紧跟市场持续发力,半导体检测持续布局》 《电子|菱电电控(688667):汽车电子核心龙头,一季度持续高增长》 2021年4月27日,公司发布2021年一季度报告,实现营业收入2.00亿元,同比增长110.72%,实现归母净利润0.35亿元,同比增长137.23%。 看好公司受益国六国产替代机会,公司在汽油车、混合动力与纯电动车电控领域均有布局,应对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快速增长,公司前瞻布局,未来将实现快速增长;同时,近三年公司汽车电控系统2018-2020H1产能利用率均处于100%以上,下游订单饱满,随着公司募投项目逐步落地,新产能的开出将驱动公司业绩增长。预计公司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为2.50/3.78/5.67亿元,给予目标价240.38元,维持“买入”评级。 摘自《菱电电控(688667):汽车电子核心龙头,一季度持续高增长》 《通信|梦网科技(002123):净利润实现快速增长,富信、服务号有望迎来快速发展阶段》 公司发布2020年报及2021年一季报,20年营收27.36亿元,同比下降14.53%,归母净利润1.01亿元,同比增长136.38%(扭亏);21Q1收入6.24亿元,同比下降0.54%。 优化业务结构,积极拓展市场,净利润实现快速增长。前瞻布局+优质客户+合作伙伴,打造公司核心竞争力。梦网是业内第一个上线5G消息标准版(富信)商用运营的公司。传统短信仍将保持快速增长,5G消息前景广阔,云通信龙头快速增长可期。公司作为国内领先云通信服务商,不仅在企业短信领域做大做强,同时也紧跟5G网络建设脚步,布局5G消息,有望将传统短信市场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我们长期看好富媒体云通信业务的成长空间,预计公司21-23年净利润分别为2.3亿、3.3亿和4.6亿元,维持“增持”评级。 摘自《梦网科技(002123):净利润实现快速增长,富信、服务号有望迎来快速发展阶段》 《通信|移为通信(300590):持续全球化战略,业务、订单逐渐恢复,看好长期成长和竞争力》 公司发布2020年报及2021年一季报,公司20年实现营收4.73亿元,同比下降24.91%,实现归母净利润9047万元,同比下降44.25%;21Q1实现营收1.53亿元,同比增长58.09%。 疫情缓和后业务、订单逐渐恢复,21Q1业绩回暖显现。持续性的研发投入是公司维持竞争力的主要动能之一,也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国内外持续布局,打造口碑、挖掘市场、积累客户资源。行业前景广阔,公司作为物联网终端龙头,长期成长可期。目前公司全球市占率仍然较低,全球市场渗透率有望提升+多产品拓展,公司未来市占率提升空间较大。 短期随着疫情缓和,公司业务拓展、订单情况逐渐恢复;中长期物联网设备数量持续快速增长,公司长期受益。预计公司21-23年净利润为1.70亿、2.28亿和2.8亿元,对应21年32倍PE,维持“增持”评级。 摘自《移为通信(300590):持续全球化战略,业务、订单逐渐恢复,看好长期成长和竞争力》 《电新|日月股份(603218):业绩增长明显,产能稳步扩张,技术保持领先》 营收持续增长,利润增长符合预期。2020年公司营收51.11亿元,同比增加46.61%,主要系销售收入大幅增加,2021年Q1营收12.55亿元,同比增加50.71%。 产能销量稳步扩张,抢占大型铸件市场先机。技术领先,持续研发大兆瓦风电产品。近年来,公司注重技术发展,力争将技术转化为降低成本的主要动力,研发费用逐年上涨。 我们预期2021-2023年营业收入为65.05、70.04、84.09亿元,同比增长27.28%、7.68%和20.05%;对应EPS分别为1.35、1.70、2.07元,对应PE分别为25.71、20.47、16.83倍,维持“增持”评级。 摘自《日月股份(603218):业绩增长明显,产能稳步扩张,技术保持领先》 《食品|山西汾酒(600809):汾酒财报速评:十三五圆满收官十四五开门红,全国化进程加速》 公司发布2020年报,公司2020年营业收入139.90亿元,同比增长17.63%;归母净利润30.79亿元,同比增长56.39%。2021Q1动销旺盛,一季度实现开门红,营收及利润均实现高增长。 2020年全年业绩稳定增长,全国化扩张效果显著,产品结构加速升级。会计准则变化影响公司毛利率水平,产品结构升级叠加费用率稳定,公司盈利能力持续提升。清香龙头积极进取,发力“十四五”开局之年,“汾酒”速度依旧可期。 预测公司2021/2022/2023实现收入195.86/254.61/318.27亿元,同比增长40.00%/30.00%/25.00%,实现归母净利46.19/64.66/84.06亿元,同比增长50.00%/40.00%/30.00%,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摘自《山西汾酒(600809):汾酒财报速评:十三五圆满收官十四五开门红,全国化进程加速》 《食品|桃李面包(603866):短期承压不改长期逻辑,预期环比改善稳健增长》 公司公布21Q1季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27亿元,同比增长0.31%;实现归母净利润1.63亿元,同比下降16.27%。 营收小幅增长符合预期,预期未来环比持续改善。短期毛利率有所承压,销售推广力度加大,预期底部到位,长期逻辑不改。短期利空充分释放,坚守短保行业龙头核心逻辑。 预计公司2021-2023实现净利润9.7/11.2/12.6亿元,同比增速10.38%/14.75%/12.92%,预计21-23年EPS为1.43/1.64/1.86元,维持“买入”评级。 摘自《桃李面包(603866):短期承压不改长期逻辑,预期环比改善稳健增长》 《建材|永高股份(002641):20FY/21Q1业绩高增长,看好扩张持续性》 收入/利润保持较高增长,中长期持续扩张可期,维持“买入”评级公司发布20年年报及21年一季报,20年实现营收70.4亿元,yoy+11.9%,归母净利润7.7亿元,yoy+49.8%,与业绩快报数值基本一致。 营收保持较高增长,产能扩张奠定未来成长基础。毛利率受益原材料价格下降,规模效应有望逐步显现。现金流保持较好水平。 今年以来原材料涨价明显,我们略微调整净利润,预计21-23年EPS0.71/0.85/0.99元(21/22年前值0.85/0.99元),结合可比公司估值及公司规模,给予21年13倍PE,对应目标价9.23元,维持“买入”评级。 摘自《永高股份(002641):20FY/21Q1业绩高增长,看好扩张持续性》 《环保公用|宏盛科技(600817):新能源环卫高景气,Q1归母净利同比增长30%》 公司公告2021年一季度财务报告,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8.66亿元,同比增加55.8%,实现归母净利润0.94亿,同比增加29.6%。 营收高速增长,利润率略有下滑。整体来看,一季度景气向上带动营收高增,盈利水平略降拉低利润增速。新能源环卫方向明确,或为公司长期增长核心动力。新能源权重高、研发能力强以及历史底蕴深。 预计2021至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2.3/52.9/65.4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4.0/5.1/6.3亿元。目前公司已完成摘帽,一方面股权激励为未来业绩增长提供一定支撑,另一方面包括新能源装备以及服务在内的环卫板块,将为公司成长提供长期驱动力,我们维持“买入”评级。 摘自《宏盛科技(600817):新能源环卫高景气,Q1归母净利同比增长30%》 《环保公用|福能股份(600483):一季报业绩高增近400%,当前估值具备吸引力》 公司发布2020年年报,全年实现营业收入95.57亿,同比下降3.9%;实现归母净利润14.95亿,同比增加20.21%。同时发布一季报,营业收入为28.38亿,同比增长74.16%。 风电:装机量叠加风况向好,风电利润同比大增65%。火电:鸿山热电业绩增长11.38%,晋江气电亏损拖累整体业绩。一季报高增近400%,看好海上风电持续投产带来的业绩增量。 由于一季度业绩超预期,上调盈利预测,将2021-2022年归母净利润由16.63亿和18.73亿上调至21.5亿和23.9亿,新增23年业绩预测25.4亿,对应PE为8、7.2和6.8倍,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摘自《福能股份(600483):一季报业绩高增近400%,当前估值具备吸引力》 《环保公用|瀚蓝环境(600323):聚焦“大固废”战略,21Q1业绩高增78%》 公司发布一季报,2021Q1实现收入20.65亿元,同比增长46.3%;实现归母净利润2.42亿元,同比增长78.3%。 疫情后需求恢复叠加新增项目投产,21Q1业绩高增78.3%。毛利率、净利率提升,期间费用率微降。聚焦“大固废”战略,预计2021年新增投产项目规模7100吨/日。公司以固废业务为尖刀、能源水务共发展,兼具公用事业和成长属性,十年百城开启新征程,产能持续扩张。 综合考虑公司在手项目投产进度,维持业绩预测,预计公司2021-2023年实现净利润13.0/15.7/18.6亿元,同比23%/21%/18%,对应PE为15/13/11倍,维持“买入”评级。 摘自《瀚蓝环境(600323):聚焦“大固废”战略,21Q1业绩高增78%》 赞(39) | 评论 (12) 2021-04-28 08:43 来自网站 举报
-
-
【华泰证券-万孚生物-300482-业绩强势,全年可期】
业绩靓丽,常规主业1Q21年收入同比增速超50% 公司4月26日发布21年一季报,1Q21年实现收入6.97亿元(yoy+26.3%)、归母净利润1.55亿元(yoy+58.8%),业绩表现靓丽。观察内生业务,母公司1Q21年收入同比增速41.5%,若剔除新冠试剂影响,母公... 展开全文华泰证券-万孚生物-300482-业绩强势,全年可期
业绩靓丽,常规主业1Q21年收入同比增速超50%
公司4月26日发布21年一季报,1Q21年实现收入6.97亿元(yoy+26.3%)、归母净利润1.55亿元(yoy+58.8%),业绩表现靓丽。观察内生业务,母公司1Q21年收入同比增速41.5%,若剔除新冠试剂影响,母公司收入同比增速约53.3%,内生强势恢复。我们维持盈利预测,预计21-23年EPS2.41/3.09/4.02元。考虑公司为国产POCT领导者,渠道及产品布局领先,新冠试剂销售有持续超预期可能性,且20-22E年EPSCAGR更快(39.8%VS可比公司Wind一致预期均值26.5%),给予21年55x PE (可比公司均值41x),调整目标价至132.73元(前值108.60元),维持“买入”评级。
毛利率同比提升,渠道类子公司剥离影响1Q21年收入增速
公司1Q21年收入同比增速慢于利润端,主因渠道类子公司剥离影响(1Q20年有贡献而1Q21年无),但渠道类子公司净利率较低,故对收入增速影响较大但对净利润增速影响较小。公司1Q21年毛利率为70.5%(yoy+3.1pct),我们预计主因产品结构调整,高毛利率的新冠试剂等产品占比提升。1Q21年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为25.0%(yoy-1.6pct)、9.0%(yoy-0.3pct)、11.9%(yoy+1.2pct),重视研发投入依旧。
新冠试剂:欧洲陆续获得To C端资质,二季度及全年表现可期
我们推测1Q21年新冠试剂收入在1.5-2亿元,主要为海外抗原产品贡献。公司新冠抗原产品4月初已通过德国BfArM自测白名单,在欧洲主要国家陆续获得To C端销售资格,二季度开始有望逐渐打开上亿人份级别订单。我们预计公司目前日产能在200-300万人份/天,且根据实际需求产能扩充弹性较大,可较好供应海外旺盛检测需求。我们预计公司二季度新冠试剂收入贡献在10-20亿元,净利润贡献在3.5-7.0亿元,新冠试剂销售于二季度及全年有持续超预期可能性。
常规业务:持续反弹,快速增长
母公司常规业务(除新冠试剂)1Q21年收入增速约53.3%,展望全年,随着国内外疫情防控企稳,经营有望持续良好恢复,我们预计常规业务全年至少实现30%以上的收入同比增长。1)慢病检测的心标等传统项目伴随医院诊疗人次恢复强势反弹,同时化学发光(21年总收入有望达2亿元)、凝血、血气、宠物检测等新品有望贡献显著增量;2)传染病检测传统项目主要依托金标平台,在流感项目短期承压背景下,公司迅速补充乙肝两对半及术前四项以弥补缺口,态势良好;3)毒检及优生优育业务有望逐渐恢复稳健。
赞(39) | 评论 (21) 2021-04-27 10:27 来自网站 举报
-
-
【【华创食饮】山西汾酒:扩张强劲,升级加速】
公司公布2020年报及2021年一季报,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139.9亿元,同增17.63%,归母净利润30.8亿元,同增56.39%。公司拟每10股送4股派2.00元现金股利。2021Q1实现营业收入73.3亿元,同增77.03%,归母净利21.8亿元,同增77.7%。评论2... 展开全文【华创食饮】山西汾酒:扩张强劲,升级加速
公司公布2020年报及2021年一季报,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139.9亿元,同增17.63%,归母净利润30.8亿元,同增56.39%。公司拟每10股送4股派2.00元现金股利。2021Q1实现营业收入73.3亿元,同增77.03%,归母净利21.8亿元,同增77.7%。
评论
20年报符合前期业绩披露中枢,结构加速升级,省外拓展顺利。公司在疫情年仍完成较快增长顺利收官,其中20Q4收入利润为36.16亿元,利润6.18亿元,分别同增33.12%/140.38%,符合前期业绩预告中枢。分产品看,汾酒、系列酒、配制酒分别实现126.3、5.7、6.5亿元,同比+22.6%、-36.2%、+19.2%,根据草根调研,青花系列:巴拿马:老白汾:玻汾占比为33%:17%:12%:32%。分区域看,20年省内外分别实现59.96和78.52亿元,同增3.88%和31.74%,省外占比56.7%,同比提升5.96pcts,20年省外经销商增加404家至2251家,全国化拓展顺利。20年毛利率72.15%,下降1.21pcts,主要系会计准则变更,运输费由销售费用转计营业成本,还原后毛利率为73.16%,税金及费用率方面,营业税金率17.89%,同比下降1.86pcts,销售费用率16.27%,同比下降5.12pcts,(还原后为17.28%),主要系广宣及市场拓展费用下降所致,同时销售费用绝对值下降2.68亿元,宣传费用明显下降,可反映出渠道利润逐步由过去补贴转为顺价盈利,管理费用率7.78%,同比提升0.29pct。
21Q1强势开门红,兑现市场乐观预期。根据渠道调研反馈,Q1青花系列增长150%,主要得益于青花20快速放量,老白汾增长40%,巴拿马增长20%,玻汾在控量背景下仍增长40%,青花系列处于势能爆发期,带动产品结构提升,因此21Q1毛利率提升1.3pcts至73.5%。税金及费用率,税金及附加率12.5%,低基数下大幅提升5.9pcts,销售费用率下降3.4pcts至18.0%,管理费用率下降2.3pcts,税金提升由费用率下降对冲,因此净利润率维持29.8%高位。现金流方面,Q1销售回款增长34.7%,同时应收账款大幅提升至68.4亿元,预计与公司放宽汇票政策有关。
全国扩张强劲,结构升级加速。现阶段公司两条战略主线清晰明确,一是持续推进全国化,发力长江以南市场,目前省外扩商铺货第一阶段已基本顺利完成,下一阶段重点看终端消费粘性的培育、复购率的提升,公司优势在于前期打造了一只年轻有战斗力的销售团队,内生动力强劲。二是坚持高端化,加快提升产品结构,青花30上市以来为下游全系产品打开价格空间的同时不断拉高势能,加速品牌复兴。21年公司收入目标增长30%,对应收入182亿元左右,一季度收入73亿元,已完成40%,为全年目标打下良好基础,完成目标更加从容,二季度批价上行、高端青花系列放量仍有望继续成为亮点。
投资建议
强劲基本面支撑高估值,仍是白酒板块优选的一线龙头,给予目标价420元,维持“强推”评级。近期股价表现认为已反映市场预期上调,实际业绩表现顺利兑现,反映公司目前全国化和高端化进程势不可挡,淡季挺价期仍有望迎来批价上行及提价等催化。我们给予21-23年EPS预测5.20/6.95/9.08元(21-22年原测值4.56/5.69元),公司战略及路径清晰,团队不断专业化和年轻化支撑落地,未来高增长持续具备看点,也值得相对于其他一线白酒龙头略高的估值中枢,我们给予目标价420元,对应22年60倍PE。在强劲基本面支撑下,仍是白酒板块优选的龙头标的,看好相对超额收益,维持“强推”评级。
赞(39) | 评论 (14) 2021-04-27 10:23 来自网站 举报
-
-
【【天风Morning Call】晨会集萃20210427】
重点推荐《宏观|黄金没有“黄金机会”》短期而言,今年黄金可能既没有投机价值,也没有系统风险。一方面,美国经济复苏和缩减QE预期的双重作用下,实际利率将继续上行,对金价形成持续的阻力。另一方面,从金铜比和现货持仓来看,拥挤度较前期有明显缓解,当前金价的风险定价已经回归中性,对利空和... 展开全文【天风Morning Call】晨会集萃20210427
重点推荐 《宏观|黄金没有“黄金机会”》 短期而言,今年黄金可能既没有投机价值,也没有系统风险。一方面,美国经济复苏和缩减QE预期的双重作用下,实际利率将继续上行,对金价形成持续的阻力。另一方面,从金铜比和现货持仓来看,拥挤度较前期有明显缓解,当前金价的风险定价已经回归中性,对利空和利多的反应基本对称。大类资产排序上,弱于工业品和周期股,但好于利率债。长期而言,黄金仍然具有战略配置价值。好消息是K型复苏和长期失业降低了资金需求,预防性高储蓄以及MMT实践下的货币被动宽松又提高了资金供给,实际利率的长期中枢将出现回落。衍生品市场上黄金多头的情绪虽然有所下降,但仍中性偏乐观。 摘自《黄金没有“黄金机会”》 《有色|周观点:欧、日制造业PMI新高,海外需求持续复苏,继续看多铜价历史新高》 欧洲制造业PMI创历史新高,欧洲经济复苏力度持续增强。静待美国后疫情时代财政刺激政策落地,拉动全球经济强势复苏。智利封国,铜供给扰动因素增加。随着生产旺季的到来,全球铜库存即将进入下行周期,结合疫苗接种范围的逐步扩大,全球经济复苏的动能持续增强,我们继续看好铜价上行的趋势,重点关注紫金矿业、西部矿业、江西铜业。碳中和带来铝产业链进阶。推荐云铝股份,关注神火股份、天山铝业、中国宏桥。 摘自《周观点:欧、日制造业PMI新高,海外需求持续复苏,继续看多铜价历史新高》 《军工|周观点:美“2021年战略竞争法案”或进入全面战略对抗中国阶段》 《2021年战略竞争法案》于美国参议院获得高票通过,美国或开启全面战略对抗中国阶段。“法案”公然提出欲加强美国和中国台湾地区之间的关系,宣称中国台湾地区是美国“印度洋-太平洋战略”的重要部分,“促进中国台湾地区安全和民主”是美国重要国家利益。“印度洋-太平洋”地区成为美国军事战略布局重点。 美开启全面战略竞争或推动我国进入武器装备加速升级阶段。投资方向持续强调,聚焦“十四五”新一代装备建设方向,行业长期成长趋势已确立,核心主抓装备加速换代产业大机遇,行业快速成长期获得新中期时间节点——2027年,行业或将跨越“十四五”长期处于成长阶段。持续看好“十四五”换装对应的航空、导弹、无人机及其中上游企业。 摘自《周观点:美“2021年战略竞争法案”或进入全面战略对抗中国阶段》 研究分享 《传媒互联网|芒果超媒(300413):优质内容驱动用户规模,运营效率提升盈利能力》 芒果超媒2020年实现营收140.06亿元,同比增长12.04%;归母净利润19.82亿元,同比增长71.42%,扣非后净利润18.46亿元,同比增长68.9%。21Q1实现营收40.09亿元,同比增长47.00%。 新媒体平台运营:芒果TV20年实现净利润17.75亿元,付费会员及广告收入快速增长。围绕大芒果生态创新不断:在互动娱乐、媒体零售外,上线小芒开启全新内容电商模式。芒果在长视频平台领域竞争力不断提升,并在用户规模、财报上充分验证,后续剧集新业态、电商、线下娱乐等积极推进,有助用户破圈及多元变现模式探索。 根据公司20及21Q1财报及后续储备,同时也考虑小芒电商费用增量,我们上调21-22年归母净利润,预计公司21-23年归母净利润25.79亿/32.65亿/39.27亿,同比30.1%/26.6%/20.3%,21-23年PE45.5x/35.9x/29.9x,维持买入评级。 摘自《芒果超媒(300413):优质内容驱动用户规模,运营效率提升盈利能力》 《电子&化工|彤程新材(603650):21Q1利润高增长,一体两翼战略持续推进》 (1)公司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20.46亿元,同比下降7.34%;归母净利润4.10亿元,同比增长24.17%。(2)21Q1实现营业收入5.74亿元,同比增长25.72%;归母净利润1.45亿元,同比增长128.85%。 公司20年归母净利润实现增长,21Q1橡胶助剂业务回暖,募投项目顺利结项,产能释放、结构优化。公司持续推进“一体两翼”布局。电子材料方面,外延收购光刻胶龙头北京科华、北旭电子,投资建设光刻胶配套试剂项目,21Q1电子化学品业务开始提供业绩增量。环保材料领域,获巴斯夫先进技术授权、推进相关标准制定。 看好公司逐渐成长为化学材料平台型企业。我们维持21-22年盈利预测为5.4/6.4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摘自《彤程新材(603650):21Q1利润高增长,一体两翼战略持续推进》 《通讯|移为通信(300590)持续全球化战略,业务、订单逐渐恢复,看好长期成长和竞争力》 事件:公司发布2020年报及2021年一季报,公司20年实现营收4.73亿元,同比下降24.91%,实现归母净利润9047万元,同比下降44.25%;21Q1实现营收1.53亿元,同比增长58.09%,实现归母净利润2473万元,同比增长28.65%。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短期随着疫情缓和,公司业务拓展、订单情况逐渐恢复;中长期物联网设备数量持续快速增长,公司长期受益。预计公司21-23年净利润为1.70亿、2.28亿和2.8亿元,对应21年32倍PE,维持“增持”评级。 摘自《移为通信(300590)持续全球化战略,业务、订单逐渐恢复,看好长期成长和竞争力》 《食品|周观点:财报密集周迎白酒开门红,消费淡季做市场纷至沓来》 食品饮料整体上涨。财报密集周迎白酒开门红,消费淡季做市场纷至沓来下周进入白酒公司年报和一季报集中披露期,业绩强支撑有望持续提拔振块景气度。啤酒行业实现首季开门红,量稳价增开启全年高质量发展序幕。调味品静待一季报落地,关注个股边际变化。软饮料板块重视恢复性成长机会,包装水行业中期投资有优势。 重点推荐:ST舍得,口子窖,青岛啤酒、珠江啤酒,新乳业,安井食品。建议关注标的:洋和股份,今世缘,华润啤酒、燕京啤酒,澳优,光明乳业,天味食品、日辰股份(与商社联合覆盖)、颐海国际,中炬高新,桃李面包,西麦食品,科拓生物。 摘自《周观点:财报密集周迎白酒开门红,消费淡季做市场纷至沓来》 《食品|白酒周报:财报密集周迎白酒开门红,消费淡季做市场纷至沓来》 下周进入白酒公司年报和一季报集中披露期,业绩强支撑有望持续提拔振块景气度。次高端重点推荐舍得与口子窖。从批价来看,飞天散瓶批价上涨幅度较快,五粮液、国窖批价稳定,茅五泸渠道库存均较低,我们判断终端需求仍乐观,高端白酒行业景气度仍较高,基本面有支撑&业绩披露期带来短期预期刺激。长期坚定看好高端白酒,属于食品饮料的“诗和远方”。 当下重点推荐标的:st舍得,口子窖;值得重点关注标的:今世缘;持续推荐“诗和远方”:泸州老窖,五粮液,贵州茅台。 摘自《白酒周报:财报密集周迎白酒开门红,消费淡季做市场纷至沓来》 赞(26) | 评论 (19) 2021-04-27 08:48 来自网站 举报
-
-
【科大讯飞-002230-智慧教育前景明确,一季度继续大增】
近日公司发布2020年年报,实现营收130.2亿(+29.2%)、净利润13.6亿(+66.5%);发布2021年一季报,实现营收25.0亿(+77.6%)、净利润1.4亿(+206.1%)。教育、医疗业务收入表现优秀,维持买入评级。 支撑评级的要点 全年业绩符合预期,Q... 展开全文科大讯飞-002230-智慧教育前景明确,一季度继续大增
近日公司发布2020年年报,实现营收130.2亿(+29.2%)、净利润13.6亿(+66.5%);发布2021年一季报,实现营收25.0亿(+77.6%)、净利润1.4亿(+206.1%)。教育、医疗业务收入表现优秀,维持买入评级。
支撑评级的要点
全年业绩符合预期,Q4落实高增长。2020年净利润与快报一致,符合预期。经营性现金流净额达22.7亿(+48.3%),连续5年再创历史最高。Q4单季实现收入57.4亿(+63.8%)、净利润8.1亿(+81.7%),大幅带动全年增速。智慧教育和智慧医疗收入达40.2亿(+70.7%)和3.1亿(+69.3%),和智慧城市等是增速最高的重点赛道。教育收入占比31%,并在规模放大的基础上实现毛利率持平,尤其承担了驱动支柱作用。
一季报大幅增长,全年业绩可期。21Q1实现营收增长约八成(较2019Q1增长约三成)、净利润扭亏转盈(较2019Q1增长约四成),原因在于公司智慧教育等重点赛道继续驱动盈利能力提升,包括2020年度教育业务中标合同增速明显超过收入增速,为2021年实现开门红铺好基础。全年公司业绩再上台阶展望良好。
推进董事长参与定增预案,全面加速成长。公司修改完善定增方案,金额不低于19.5亿元,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以实现技术研发和商业化投入力度。发行对象为公司董事长刘庆峰及其控制公司言知科技,显示对公司前景的看好和长期发展信心。
估值
预计2021-2023年净利润为16.4亿、22.4亿和29.7亿,EPS为0.74元、1.00元和1.33元(微调-1~-5%),对应PE为69X、50X和38X,AI龙头技术优势向商业化优势转化成功,维持买入评级。中银国际
赞(14) | 评论 (12) 2021-04-26 14:09 来自网站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