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球APP 高手云集的股票社区
下载、打开
X

推荐关注更多

邢星

邢 星 党员,国...


守望高新

资深人士


石建军

笔名:石天方。中国第一代投...


揭幕者

名博


洪榕

原上海大智慧执行总裁


小黎飞刀

黎仕禹,名博


启明

私募基金经理,职业投资人


李大霄

英大首席


桂浩明

申万证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师


宋清辉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官方账号...


banner

banner

蒋家炯   / 2022-12-11 16:47 发布

【中国股市已进入新一轮五年左右超级牛市周期之中】股市是宏观经济的晴雨表,而按照笔者30多年投资经验来看,中国股市与宏观实体经济往往又有3个月至半年的滞后周期,临近2022年年底,目前不管是在疫情方面还是地产方面,越来越多的政策信号叠加出现,我们认为整个2022年A股最大的压力时期已经过去。
在经济上,随着2020年补库存周期的开启,从今年年中开始计算,去库存周期至少会经历一年左右的时间,其中大多数行业都会经历这样的过程(到明年年中结束)。我们结合宏观面、基本面、技术面等综合分析小心求证后认为:明年A股市场的表现或将分为两个可操作性最强的阶段,详情大致如下:
第一阶段:2022年11月初至2023年1月春节前后
在这个跨年度的第一阶段中,随着国家政策在疫情与房地产这两方面不断叠加刺激政策之下,大盘从10月31日最低2885点开始逆转回升,技术上11月份中,上证指数更是向上突破并站稳60月月均线,对于这个60月月均线,我们始终认为是中国股市牛熊分水岭。再从大盘月线上看,上证指数自2015年6月12日最高5178点开始进入大熊市调整至2022年11月则为第89个月,符合费波纳茨变盘周期中第89个月变盘时间之窗,12月5日,摩根士丹利时隔近两年再次看好中国股市,加入了越来越多对中国经济前景持乐观态度的华尔街银行之列。目前A股市场中,大量中低价的蓝筹股已处于长期无人问津且被严重低估的历史极低估值区域,特别是股价长年累月调整长达5至8年的银行、地产、有色等周期类的股票,几乎遍地都是长线买家进场战略布局的历史底部。
11月初开始的主升浪是市场投资者对”三低”严重低估公司(低股价、低市盈率、低估值)的重新挖掘过程,这也是未来十年中国股市超级大牛市的第一阶段,尽管在这个周期(2022年11月~2023年1月
)市场上升过程中,大多数投资者依然会对“新牛市论”产生质疑,毕竟后疫情阶段,随着疫情不确定性以及实体经济有可能发展到最悲观的痛苦期,但是对于买股票就是买未来的A股市场,那些先知先觉的投资者或已经为明年经济复苏开始提前布局了。
具体策略上,在上述第一阶段中,我们最看好当前有大资金进场且有政策推动的地产、银行、保险、有色等特别是上证50指数、上证300指数中低估的蓝筹股、周期股。而指数方面,明年春节前后,大盘是否能回升至3500点~3700区间,拭目以待。
由于疫情的不确定性以及实体经济可能以反复筑底的基础上,明年上半年A股市场依然会有二次探底的可能,这个“倒春寒”阶段在明年上半年发生的概率非常大,这也是上证指数牛市第2浪调整必经之路,而2022年第二次时间与空间共振变盘的时间之窗则在明年的5~6月份。
第二阶段:2022年5~6月份至未来
大致在明年年中前后(5月~6月)我们或许将迎来2023年第二次大举进场买股或加仓的重要时机,明年的下半年,我们或将迎来实体开始全面复苏与A股正式腾飞牛市主升浪最精彩的阶段。
11月下旬大摩将中国股票的评级从持股观望(Equal-weight)上调至增持(Overweight)。值得注意的是,自2021年1月以来,大摩对中国股票予以持股观望评级已经有近两年时间。
另外,大摩还将2023年底的MSCI中国指数目标从59点上调至70点,将恒生指数目标从18200点上调至21200点。新的目标点位也意味着大摩押注中国股市到那时还有超过10%的上涨空间。
中国股市在过去一段时间的表现的确十分亮眼。在刚刚过去的11月份,沪深300指数累计上涨近10% ,创下2020年7月以来的最大单月涨幅;在香港上市的中国内地股票指数11月上涨29%,创下2003年以来的最大单月涨幅,此前1月至10月累计下跌40%。
大摩还建议进一步增持对消费品类的公司,并增加对离岸中国股票的配置。鉴于新兴市场股票的盈利增长和市盈率扩大,该机构现在“更有信心认为,一个新的牛市周期正在开始”。
分析师认为,一系列积极的事态发展正在帮助改善中国资产的前景,越来越多的市场观察人士呼吁中国股市此前已经触底。
资产管理公司 Abrdn 也加入了越来越多看好中国股票的机构行列,认为现在是购买中国股票的好时机。该公司管理着465亿美元的亚洲资产。
11月底Abrdn 亚太区首席执行官 Rene Buehlmann 向媒体表示:
我确实认为,中国股票的估值不高,至少可以说,投资者应该回到中国。
随着中国复苏势头的增强,全球投资者变得越来越乐观。高盛在10月份表示,中国股市将在2023年跑赢全球;美国银行则指出,它已从“战术上”对中国持积极态度;摩根大通则称从现在到2023年底,MSCI中国指数可能上涨17%,这得益于每股收益增长14%、10.5倍目标市盈率的推动。
Buehlmann 上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最长期的增长潜力似乎在中国的消费部门、医疗保健、与财富相关的金融服务、可再生能源和数字创新等领域。
而下周(12月12日至12月16日)我们将重点关注经济工作会议以及美联储今年最后一次加息后的市场情绪,策略上,我们认为在10月31日2885点开始新一轮超级大牛市的牛市第1浪中,那些在底部有大资金大机构显著进场扫货的银行股、地产股、保险股、有色金属股票以及集团军扫货进场的“中”字头股票,即具备低价格、低估值以及低市盈率的“三低”股票,是我们在此轮跨年度主升浪狙击战中首选布局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