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球APP 高手云集的股票社区
下载、打开
X

推荐关注更多

牛到成功工作室

20年证券投资经验,擅长把...


骑牛看熊

拥有10多年的证券从业投资...


牛牛扫板

高准确率的大盘预判。热点龙...


风口财经

重视风口研究,擅长捕捉短线...


短线荣耀

主攻短线热点龙头为主,坚持...


牛市战车

投资策略:价值投资和成长股...


妖股刺客

职业研究15年,对心理分析...


投资章鱼帝

把握市场主线脉动和龙头战法...


股市人生牛股多

20多年金融经验,工学学士...


蒋家炯

见证A股5轮牛熊,98年始...


banner

banner

降维打击:现实中的摧枯拉朽

时空复利   / 2023-11-06 12:01 发布

今天我们一起来进入一个新的模块:降维。


说到降维,这个词近些年非常的热门,我们平时经常可以从各种媒体平台上看到,比如经常有新闻标题说某家公司遭遇了竞争对手的降维打击,或者某某巨头进入一个行业,对现有的玩家进行降维打击等等。

所以说这个词在当下经常用在商业的报道中,但其实呢,“降维”这个词最早是一个科幻圈的词汇,出处来自刘慈欣的成名作,《三体》。


《三体》这本书里面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桥段,说是宇宙中有一个比人类更高阶的文明,叫做歌者文明。偶然发现了人类的存在,然后就按照黑暗森林法则,把地球当做潜在的威胁出手消灭。


那么怎么消灭地球人类的呢,很简单,它们使用了一个叫做二向箔的工奥,这个二向箔,作用就是降低维度, 它能使处于三维空间、有长宽高的物体,瞬间变成一个只有长和宽的二维平面,说的通俗点呢,就是只要抛出这个二向箔,地球就立马被压缩成一张照片,那么处于三维空间里的人类自然无法生存,就此灭绝了。这就是 所谓"降维"打击的由来。

这是一个听上去很惨烈的故事,当文明与文明相遇,狭路相逢一决雌雄,处于低阶的文明,面对高阶文明是毫无抵抗之力的,高阶打低阶,就像人类踩死一只蚂蚁一样轻易,我毁灭你,与你无关。


如果分析一下科幻小说里的降维打击,可以发现它有这么两个要素:

 一是由于文明发展阶段不同,进攻者和防御者已经完全是处于不同层次的物种;

第二点就是处于弱势防御阵营的这一方,面对进攻根本没法进行像样的抵抗,只能束手就擒坐以待毙,进攻者会轻松取得摧枯拉朽式的胜利。


有的朋友或许会想问,类似的降维攻击是只能发生在科幻作品中吗?现实世界里是否也会上演符合这种进攻者与防守者处于不同层次,对手几乎无法反击的进攻呢。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虽然现实里找不到二向箔这么可怕的攻击武器,但是仍然有非常多的降维打击案例。

为了让大家能够清楚的理解,我这里呢就先用一个军事领域的案例,来给大家阐述一下降维攻击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这个案例呢,就是二战时期德国战胜法国的那场战役。


德国攻打法国的背景我相信大家都知道。德国在后就不断扩张,不断吞并周边国家的德语区。

然后到了1939年,德国攻击了受法国和英国保护的波兰,拉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

法国、英国、荷兰、比利 时、卢森堡这五个国家组成了一只联盟军,来跟德国抗衡。

从纸面上来说,盟军的实力明显要更胜一筹,这五个国家加起来兵力有135个师,能调动接近3500辆坦克和2000架飞机,作为盟军主力的法国,还是当时欧洲大陆第一强国,更不用还有英国远征军的帮助;

而德国就稍显弱势,起初无论是武器装备还是军队数量,它都远远比不上法国主导的盟军。


除了人多、装备好之外,法国还占据了"地利"的优势,他有一道绵延数百公里,气势恢宏浩荡,号称永远不会被攻破的"马奇诺防线"。

要说这道防线也是有意思,它最开始修建,就是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法国吃过德国的亏,于是痛定思痛,为了防止德国人再一次打过来,花了大价钱修筑了这道防御工事。

整个防线是用钢筋混凝土建起来的,外部非常坚固,,周边还大量配置了有重机枪的碉堡,还有阻挡坦克和装甲车的路障;

而建筑的内部空间也非常宽敞,甚至可以跑有轨电车,各个要点之间四通八达,形成了一张致密的网络。

这是当时整个欧洲最宏伟的一道军事建筑,所有人都认为只要这道防线还在,德国人就永远不可能打过来,甚至哪怕在边界上做任何的进攻尝试,都一定会付出沉重代价。


这么看来,这场仗似乎还没打,德国人已经输了,毕竟人数不占优,武器装备不占优,甚至连地理位置都不占优。

但是呢,最终的结果大家也都知道,从1940年5月10日战争开打到,到1940年6月22日法国投降,前后一 共用了不到六个星期。


德国之所以会在表面劣势的情况下完成以弱胜强,逆转整个战场局势,本质上就是一句话,那一时期的德国军队和法国军队,已经完全不是处于一个维度上的物种,从军事战略这个角度衡量,德国陆军是一只以装甲兵为组织核心的军队,而法国陆军则是一只以传统步兵为组织核心的军队。

德军陆军明显要比法国陆军高一个维度,所以德国进攻法国,完全是在实施降维打击。


我具体解释一下这种差异。

首先,大家都知道坦克是一种出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新型兵器,是英国人发明的,在一战时期的堑壕战中发挥的作用并不大,所以一战结束之后并没有受到法国陆军的重视。

在法国人眼里看来,坦克只是步兵的一个附属工具,他们的坦克数量虽然多,但是使用起来却是很常规的思路,就把自己的坦克分散开,布置到了各个步兵连队中去,单纯用来支持步兵的作战。


但当时德国的军事思想,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败之后,虽然军事力量被大幅度削弱,但陆军的精英基本上都被保留了下来。

以古德里安为首的一批德国中将领,开始围绕坦克这个新型武器进行陆军战术的改革,形成了一整套的装甲兵军事理论体系。


简单地来说,装甲兵军事理论体系是指构建以坦克为核心的作战单位,坦克必须集中使用,坦克也不能被步兵的速度所拖慢,应该组织成单独的装甲师,由坦克为主力,辅以自行火炮、装甲车、卡车等机械设备运载着步兵组成摩托化单位,形成互相配合的装甲战斗集群并保持同样高速机动能力。


然后呢,德军根据装甲兵军事理论,形成了一套新式的战术思想,就是著名的"闪电战"理论,概括起来说就是装甲师在空军的配合下在某些关键点上实行突破,后利用速度优势,穿插至敌军后方,占领桥梁公路等关键目标,切断正面敌军与后方的联系,对有生力量实施包围。

然后装甲师继续挺进,快速的在敌军实施反击的动员准备期以及后续防线要塞的布置修筑时期就继续进行打击,让敌军没有喘息时机,无法建立纵深防线和拿不到反击的机会,直到军事单位崩溃。


装甲兵理论和闪电战思想让德国陆军得到了脱胎换骨的变化,这跟还在固守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那种军事思想的国家拉开了巨大的差距。

在1939年,德国用装甲兵和闪电战的战术入侵了波兰,这是装甲兵理论和闪电战思想第一次实践,战果是惊人的,德国只用了18天的时间就灭亡了波兰这个面积达40万平方公里的国家,可以说是摧枯拉朽地胜利。


所以在德国进攻法国之前,如果仅从纸面上看,德国的装备比法国差很多,各种车辆只有12万辆,远低于法国的30万辆,甚至德国陆军中45%的士兵年龄超过了40岁,但因为在战术思想的领先,使得德国陆军已经是全世 界战斗力最强的陆军,跟欧洲大陆其他国家的军队已经不是一个时代了。


高维的军队攻击低维的军队,让整个法国战役的具体过程变得非常简单。德国装甲部队选择的突破点选在了德法边境的阿登森林地区。

这个地方属于山区,地理条件非常恶劣,装甲部队很难通过。

但是在德国著名将领曼施坦因的策划下,德国制定了一个从阿登森林地区突破法国防线,然后反过来包抄在比利时驻扎的盟军的方案,这就是著名的“曼施坦因计划”,或者叫做"镰刀计划",因为在这个计划中,德国的坦克部队会像镰刀一样把盟军从背后一把收割干净。


而当时的盟军根本没有想到德国会从这个地方进行突破,所以英国和法国的军队大都驻扎的北部的比利时平原 一带,整个阿登地区就只留了一少部分二线部队。在1940年5月10日的黎明时分,德军按照计划对法国发起了进攻,装甲部队顺利突破了阿登地区的法国防线,打了法国一个措手不及。


突破防线之后呢,德国的装甲部队充分发挥了机动性的优势,一路向着英吉利海峡推进,然后反过来抄英法联军的后路。

其中有这么一个段子,说是古德里安的坦克部队一边往前冲一边拿着喇叭跟投降的法国俘虏喊话,说你们赶紧让开,我们没时间管你们,别在前面挡路。

然后只花了10天时间就打到了英吉利海峡,把在比利时和荷兰的英法联军主力部队全部包了饺子,最后把他们收缩驱赶到了敦刻尔克,后面的事情大家就都知道了。


在把法国北部的盟军消灭之后,德军就调头南下,直接杀向巴黎,一路上成群结队的法国部队缴枪投降,到了6月18日,法国就宣布投降。

这场战役加起来一共才花了不到两个月时间。所以二战结束以后一直有人笑话法国,说斯大林格勒的一栋楼都坚持的比法国久。


但其实呢,法国之所以沦陷的如此之快, 一方面的确是当时法国的战斗意志经过一战的绞肉机之后削弱了很多,但更重要的因素其实是军队代际的差异。

换句话说,就是以装甲部队为组织核心的德军,和以步兵方针为组织核心的法军,已经不是同一个维度上的对手,德国其实是在对法国实施降维打击。


所以我们总结一下,就是在战争中,如果有一方掌握了更先进的武器装备,或者具备更先进的军事思想,对另外一方的实力就会形成碾压的态势。 

一旦开战,战前那些纸面上的实力对比都显得毫无意义,最后高维度的一 方会用摧枯拉朽式的胜利来战胜对手,双方的损失最后一比较,就会出现一个数量级的差距。

法国战役德国最后伤亡人数在10万人左右,但消灭了英法联军200多万的军队。


如果两只军队之间的维度相差不止一个级别,那最后的战果差距会更大,比如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信息化的美军打机械化的伊拉克,完全是一打一个准,很多伊拉克士兵连敌人在哪里都还没搞清楚,就已经牺牲在战场上了,最后双方的战损比打到了达到惊人的1000:3,让围观这场战争的国家都感到瞠目结舌。


其实我们中国人对降维攻击应该认识很深刻,比如两次鸦片战争,装备现代武器的英军对抗停留在冷兵器时代的清军,几乎是单方面的屠杀,英国人靠着一支舰队,沿着海岸线能从南打到北,完全遇不到像样的抵抗。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僧格林沁的蒙古骑兵在八里桥伏击英法联军,对方用排枪战术对付冷兵器时代横扫天下的蒙古骑兵,清军冲到距离英法联军1000米的地方基本上先被英法联军的开花炮弹先轮一遍,然后冲到300 米的时候再被先进的线膛枪瞄准射击,最后基本上没有骑兵能冲到离敌人50米的地方。这其实就是军队维度的差别。


不过有一点需要和大家说明,并不是所有的伟大胜利都是"降维"攻击的结果,相反,大部分经典战役都是同维度的竞争,比如项羽的巨鹿之战,亚历山大的高拉米加战役,威灵顿的滑铁卢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等等,双方 军队并不存在很大的代差,只是因为战略战术的差别而导致一方出现惨败。


只不过,虽然包含"降维"元素的战役只占很小一部分,但是一旦出现,就往往会诞生出极其夸张的结果,比如德法战役法国38天投降,美国打伊拉克打出1000比3,英法联军打清军伤亡只有个位数的情况。

所以现实中的军事对抗,完全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比如相互对决的双方,有一方掌握了先进的技术、组织或者模式,凭借这个建立起不可撼动的优势,从而完成对另外一方的"碾压",出现"高维打低维"的降维攻击。


如果我们把"降维打击"的定义再拓宽一些,延展到商业领域,那就可以表达成这样一句话,在商业竞争中面对传统守旧的对手,如果一个攻击者率先采用了新的技术工具、或者率先建构出新的商业模式、挖掘出新的价值链 条等等,以此建立起明显的竞争优势,从而碾压对手,在市场份额竞争中占据主导,那就完成了商业上的降维打击。


作为企业家学会用降维的思维来考虑问题,主要有两方面用处, 一个是进攻,一个防御。

所谓的进攻指的是在商业竞争中,要时时刻刻去思考如何构建比竞争对手高一个维度的竞争优势,尽管这种建立高维的概率并不是很大,但一旦做成了,这件事的赔率会很大,会形成摧枯拉朽的胜利。


而所谓的防御,指的是在商业竞争中要时时刻刻地去思考竞争对手是否会构建比自己维度高的竞争优势。

这里的对手既包括之前的老对手,也包括以前没有交集,但可能会新进入你的领域里的新竞争对手。

举个例子,比如你是一家电商的企业,你要去思考做社交的企业会不会用一个更高维度的商业模式来跟你竞争;如果你是一 家做充电宝的企业,你要考虑那些做外卖的企业会不会跑过来攻击你。

如果一旦发现苗头,就要提前做好准备,甚至需要考虑失败的可能,提前寻找退路。


而对于投资者来说,掌握降维的思维可以帮助我们分辨出一个赛道中的新物种和老物种。

很多老一代的商业巨头,尽管有品牌有团队有资金,企业家能力也很强,而且证明过自己,但面对比自己高一个维度的对手,结果往往是折腾一番最后还是打不过,而且还丢掉了体面退场的机会。

苏宁就是一个案例。


在接下来的三讲中,我会具体给大家讲述降维的三种具体模式,这三种模式分别是利用新技术工具,打造新商业模式还有重塑新价值链条。我会结合具体的案例,来详细拆解分析这三种模式,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降维"。

好的,以上就是本期课程的全部内容,感谢大家的收听,我们下期再会。



最后,免费送大家152本财经电子书。

拿走不谢,我叫张寡妇。

百度网盘链接:网页链接

提取码:ojfj

本课程仅供内部交流使用,禁止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