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球APP 高手云集的股票社区
下载、打开
X

推荐关注更多

牛到成功工作室

20年证券投资经验,擅长把...


骑牛看熊

拥有10多年的证券从业投资...


牛牛扫板

高准确率的大盘预判。热点龙...


风口财经

重视风口研究,擅长捕捉短线...


短线荣耀

主攻短线热点龙头为主,坚持...


牛市战车

投资策略:价值投资和成长股...


妖股刺客

职业研究15年,对心理分析...


投资章鱼帝

把握市场主线脉动和龙头战法...


股市人生牛股多

20多年金融经验,工学学士...


蒋家炯

见证A股5轮牛熊,98年始...


banner

banner

复利:既是鸡汤也是钞票

时空复利   / 2023-09-24 10:42 发布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新的板块,叫复利。

复利这个概念其实已经被理财鸡汤文章或者课程给讲烂了,每个人都会跟你说哎呀你要学会利滚利,每年只要赚个8~10%,持续个几十年,你就发财了,然后给教你什么要保持平常心,什么要耐心,什么要不贪婪。说实话,以前上学那会儿,这种肤浅的东西可能还能听得下去现在就不行了,现在听了就想砸键盘。为什么呢?因为真的是一点儿用都没有,其实为什么绝大多数人听一些市面上的理财课都挣不到钱,就是因为这些课程或者文章,都只给你讲了一些很浅层次的东西,你根本不知道到底应该怎么去理解这个名词。

我们就拿很复利来说,“持续30年每年赚10%肯定能发大财”这种话,其实是一句正确的废话,一点儿用都没有。我也知道复利效应很牛逼,我也知道连续几十年每年利滚利的收益会很吓人,但你有没有告诉我怎么来做啊,没有。你有没有告诉我具体方法啊,也没有。你只告诉我一个结果,让我去follow这个结果,就好比你跟我说彭于晏身材很好,你去follow这个结果好了这不是废话吗,我也想炼成彭于晏,问题是怎么练,方法在哪儿?你都没有告诉我,所以一点儿指导意义都没有。

所以说我们要去理解复利,不能只看那个结果,而不去思考如何来实现这个结果。我这里有一个理念以后会跟大家反复灌输: 就是所有事物的外在表象,都取决于事物内部的结构。这句话大家记不住也没关系,我以后会反复地强调,在这里呢,其实就是从投资的角度看,要想实现复利,核心是搭建出能够实现复利效应的资产结构。大家这句话把这句话一定要记下来: 要想实现复利,核心是搭建出能够实现复利效应的资产结构。

很多营销号或者鸡汤博主在讲复利的时候,很喜欢把巴菲特的业绩曲线给拿出来,什么从1957年到2019年,63年增长了几万倍,什么巴菲特99%的财富都是在52岁之后获得的,这些其实都是些听了想砸键盘的废话。关键你要搞懂,60多年的连续增长是巴菲特资产组合的结果,你光去羡慕这个结果没有用,你必须要知道,巴菲特搭建了一个什么样的资产结构,最后才能够实现出复利效应来

今天我给大家讲一个的巴菲特投资生涯中很早的一个案例,这个案例对巴菲特非常重要,但详细了解的人很少,知名度比什么可口可乐、喜诗糖果都要小很多,这个投资案例呢,就是1967年巴菲特对国民保险公司的收购。国民保险公司公司的英文名字叫做Nationallndemnity Company,《滚》这本书里把它翻译成国民赔偿公司,《巴菲特致股东的信》里把它翻译成国民保险公司,这里我们就统一用国民保险公司。

如果大家读过巴菲特每年致股东的信,你就会发现很有意思,就是每年的信都有很多是去年复制黏贴过来的。比如在保险这一章节的开头,巴菲特几乎每年都会这样写:“1967年,伯克希尔以860万美元收购了国民保险公司 (Nationallndemnity) 及其姊妹公司国民火灾及海事保险公司 (NationalFire &Marine) 。如今,以净资产衡量国民保险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财产和意外险公司。从那之后,财产和意外险业务一直是伯克希尔业绩增长的引擎。”

每年总是同样的一段话,顶多调整一下语句顺序。

这其实说明什么呢? 说明巴菲特其实对这家国民保险公司非常重视,他在2004年致股东的信里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就是假如在1967年我没有买国民保险公司,那么伯克希尔哈撒韦顶多只有现在一半的规模,所以应该说巴菲特的半壁江山都是这家公司给挣出来的。

大家可能都知道,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以前是个纺织公司,巴菲特买下来之后经营不善,砸在手里了,然后才逐渐把纺织设备和资产清理掉,把它变成一家投资公司,国民保险公司是伯克希尔哈撒韦全资收购的第一家公司,可以说是巴菲特投资帝国的起点,所以他具有的意义显然不一般。

那么大家猜一下,这么重要的一家公司,巴菲特花了多长时间买下来的?只有15分钟这里面的故事非常精彩,我给大家详细说一下。

国民保险公司这家公司创建于1940年,总部离着巴菲特的办公室非常近,他的老板叫杰克·林沃尔特,巴菲特其实跟他是老朋友了。在巴菲特最早创业的时候,他的姑姑就把这个杰克·林沃尔特介绍给了巴菲特,希望林沃尔特能够投资巴菲特的公司,但是林沃尔特觉得巴菲特太嫩了,所以最后没有投资。

不过虽然被拒绝了,但是巴菲特之后仍然密切关注着国民保险公司,因为这家公司的确很优秀,老板林沃尔特的经营能力很强,天生擅长设计保险,而且经营特别谨慎,是当地行动最快、名声最响、最有精力的生意人,所以巴菲特就特别眼馋他的生意。

在20世纪60年代初的时候,巴菲特的一个朋友正好在国民保险公司的董事会里,巴菲特就跟他打听,老板林沃尔特有没有出售公司的想法,这个朋友跟巴菲特是这样说的每年总会有一些事情让林沃尔特发疯,比如理赔什么的,这个时候呢他就会想卖掉公司,但这个时间非常短,每年大概只有15分钟,我跟你很熟,也知道你很有诚意,所以如果林沃尔特一旦处于这种状态,我就会马上通知你。

巴菲特听了这个感到很开心,那我就耐心等,然后到了1967年2月份的一天,他这个朋友跟老板林沃尔特吃饭,林沃尔特就特别焦躁,一直在念叨着自己想卖掉公司,巴菲特这个朋友就感觉机会来了,说我认知一个人特别想买,这个人你也认识,就是沃伦巴菲特,要不咱们今天下午约他见个面,然后林沃尔特就同意了。

在下午见面的时候,巴菲特趁热打铁,林沃尔特说你要想收购,必须答应我几个条件,第一个条件就是公司不能搬离奥马哈,巴菲特想都没想就同意了,第二个条件是一个员工都不能裁,巴菲特也同意了,第三个条件是收购价格要50美元一股,当时公允价值大概是33美元一股,这个价格已经超过了巴菲特认为的价值,但巴菲特还是一口就答应了,连价都没有还。整个谈判过程其实只花了15分钟,甚至连合同也没超过一页纸,因为巴菲特实在是太喜欢这家公司了,生怕林沃尔特改变主意。

那么这笔只花了巴菲特15分钟的投资,到底值不值呢? 当时的成交价是860万美元,这笔投资在52年后大概值1900亿美金,翻了2万倍,同志们赚了2万倍啊,而且因为长期持有,不存在交税的问题,年化收益率差不多了23%。

而且更重要的是,巴菲特利用国民保险公司账上的浮存金,开始大手笔的收购公司,而且收购国民保险公司之后呢,巴菲特才算正式踏入了保险行业的大门,然后陆续买了很多保险公司,才慢慢搭建出伯克希尔哈撒韦的四大保险集团,所以说,国民保险公司虽然不是巴菲特赚的第一桶金,但是却是巴菲特投资帝国的起点。

所以这笔交易真的可能是全球绝无仅有的交易,谈判就两个人,一个是三十七岁的巴菲特,一个是六十二岁的企业家,谈了十五分钟就搞定,然后不到一页纸的合同,一周后顺利成交,没有律师,会计师,投行的人参与,谈判和交易成本几乎是零,最后赚了2万倍,你翻遍全球的投资历史,恐怕找不出第二个案例来。

有读者可能会问了,林沃尔特是不是卖亏了?其实也不是,之所以国民保险公司现在能值这么多钱,起最大作用的还是巴菲特的投资能力,另外,老板林沃尔特在卖到公司之后,被巴菲特留任,又干了6年,在跟巴菲特一起工作的过程中呢,他慢慢了解了巴菲特的能力,然后就把卖掉公司的钱的相当一部分拿出来,买了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股票,最后也赚了很多钱。

巴菲特是个很精明的人,而且在年轻的时候,其实是个很小气的人,算的比谁都精,远远没有现在这样慷慨大方,那么为什么他愿意连价格都不还就把国民保险给买下来了呢?其实根本上呢,是因为巴菲特看中了国民保险这块资产的属性和特征,正式这些属性和特征,让巴菲特搭建了一个能够实现复利效应的资产结构。所以我们再回到课程开头的那句话,要想实现复利,核心是搭建出能够实现复利效应的资产结构。

我们在这里再复习一下复利效应,这其实是个百度百科级别的东西,但我在这里还是简单再说一下,因为从数学角度来看,复利就是一道公式: F=A(1+i)^n。你从公式里面看,影响复利的因素只有三个:本金就是公式里的A、收益率就是里面的i,计息频次就是n,简单来说就是本金越多、利率越高、期限越长,你的收益也就越多,本金越多这句话是废话,你不需要管他,关键是年化收益率要高,年限要长。

复利效应的核心要点,翻译成投资的原则,大概就是三个,就是持续寸进、避免回撤久期够长,当然这是我自己总结的,做价值投资的人很多,研究复利效应的人也很多大家可能都会有不同的提法,这个课程里就以我这个为准,下面呢,我一个一个的给大家详细阐述。

第一个原则是业务收入要持续寸进。什么叫寸进,就是每年都要增长一些,可能有些年份增长快,可能有些年份增长慢,但业务一定要一寸寸的前进。

巴菲特买国民保险,其实就是看中了保险行业的一个特点,那就是拉长时间看,消费者对保险的需求会越来越多而保费是每年是都要交的,这样就能够保证公司业绩可以持续增长。所以保险公司的业务增速尽管时快时慢,但拉长时间线来看,总体上是稳步上升的。

去年我们做了一个研究,把日本从60年代到90年代的消费结构变化给拉了出来,发现只有三个东西是一直在增长的,30年涨了300倍以上,其中一个是教育补习费,一个是汽车,最后一个就是保险,所以保险拉长时间看是一个持续增长的行业,所以说为什么中国平安这么大市值了,仍然有顶级投资人特别看好它。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第二个原则是要避免回撤。就是不能今年高歌猛进,增长100%,明年四处撞墙,下跌50%,这种大起大落的生意适合短期持有,但不适合用来搭建复利结构。国民保险这家公司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非常谨慎,主要因为他老板林沃尔特就是这种风格,当时很多保险公司为了快速占领市场,选择盲目扩张,有些单子明知道没利润还去接。这家公司就不同,绝对不牺牲利润换规模,坚决不做任何亏本的买卖。当时林沃尔特有个口号叫做“没有坏的风险,只有坏的费率”。

说白了,就是这家公司的有能力对每一种合规的风险给出合适的费率,确保进行正确的评估,不去瞎搞乱七八糟的保险,更不会像AIG那样在次贷危机前卖了天量的CDS,最后让约翰保尔森这种人发了大财,反而把自己整破产了,这个前面听过杠杆这节课的同学都很清楚

听到这里,前面听过我讲周期模块的同学可能会问了,周期股是不是不适合做复利结构的底层资产,这个问题问的非常好。是的,周期股坚决不能当做复利结构的底层资产,周期股适合做阶段性投资,但如果长期持有当做复利资产,会造成灾难性的结果,巴菲特在这上面其实是交了天价的学费的,我们下一讲会重点讲构建复利资产结构的三个误区,会把巴菲特失败的案例拿出来分析,所谓股神并不是神,巴菲特也是人,也会犯错,研究他的错误其实能教给你的东西会更多,这里就不展开讲了,下一节我会详细讲,而且内容绝对是你在其他地方都听不到的。

那么第三个原则呢,是久期够长。久期是个债券词汇,意思就是持续期,在复利效应里,“持续”这个词很关键,一项资产能够稳定地回报十年还是二十年三十年,对投资收益的结果非常重要,为什么巴菲特早期不喜欢投资科技股就是因为无法确定科技企业的久期,你短期增速再怎么猛,搞两年就破产的话对我来说也没意义,不过同样,巴菲特在久期这个原则上也犯过错误,我会在下一讲里一并给大家说一下。

具体到保险公司上,他的业务特性决定了这种公司只要经营得当,久期会很长,因为人类对保障的需求是永恒的,对不确定的厌恶也是永恒的。而在美国,车祸、火灾和意外伤害的概率基本上,基本上每年都差得不多。每个人都希望通过少量的支出,来规避潜在的巨大损失。所以保险类产品有着长期稳定的需求,这就使得保险公司的存续时间可以变得很长很长。

所以国民保险这种公司,虽然是巴菲特的第一次重大出手,但完美地反映了了他的投资方法论。就是要找到能够实现长期复利效应的资产,他在之后的五六十年里,大部分时间都遵循了这些原则,没遵守或者对标准判断错误的时候,基本上就是损失惨重的时候。市面上有种说法,说巴菲特买保险公司只是因为看中了浮存金,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我之前算过,浮存金大概贡献了巴菲特20%年化收益率里面的四分之一,剩下的四分之三其实都是靠资产本身的素质决定的。

我们来总结一下,巴菲特15分钟内买下国民保险,最后收益高达2万倍,核心是看中了这家公司的三个特征,而这三个特征,其实就是复利资产的最重要的特征,而正是因为巴菲特找到了一个又一个国民保险这种类型的公司,他才能构建出一个能够实现复利的资产结构。

所以说巴菲特每年20%左右的年化收益率是谁来实现啊?是不是他每年焦头烂额、左支右拙、到处去看项目实现的?不是而是他坐在办公室里,每天喝着樱桃口味的可乐,悠闲自在然后靠美国运通、可口可乐、国民保险、GEICO这种公司帮他实现的这其实就是价值投资的魅力所在。

所以我们回到课程开头的那句话,就是要想实现复利,核心是搭建出能够实现复利效应的资产结构。让你的资产结构帮你实现复利。很多人喜欢每天盯盘,高抛低吸,能不能赚钱啊?做的好也能,但这是不是一种能够实现复利的资产结构啊?不是你今年通过看图也好,通过听消息也好,做了几只股票,赚了些钱,明年你还想赚钱的话,还要再去找下一个每年都是重新站在起点上,这不叫复利结构,这叫重启结构,过段时间都推到重来,其实没积累下什么东西。所以大家做投资啊,一定要去追求那些能够给你带来复利效应的资产结构,可能你年轻的时候不会信这些东西,慢慢做是时间久了,就会理解了.

好,最后再总结一下,我们今年阐述了大众理解复利时容易犯的错误,然后给出了实现复利的核心关键,最后又阐述了搭建有复利特征的资产结构时需要把握的三个原则: 持续寸进、避免回撤、久期够长。

在下一讲中,我会结合一些具体案例,把追求复利时容易出现的误区讲一遍,这里呢给大家留一个思考题,你有没有做过非常有复利效应的事情呢?好今天的课程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最后,免费送大家152本财经电子书。

拿走不谢,我叫张寡妇。

百度网盘链接:网页链接;

提取码:ojf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