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球APP 高手云集的股票社区
下载、打开
X
 上海市 市辖区 浦东新区
个人简介:经济学博士,资深专家,原神光创始人,先后出版七本专著。目前为深圳前海天下溪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旭韬系列产品的基金经理。 更多

申请认证

中国股市资深职业投资者,上海高程投资公司风控总监,经济学博士,从事股市投资24年,先后出版七本专著。

孙成刚 

我去了韩国一趟,兑换了200万韩元。去了四天,花了50多万,还剩下140多万韩元。带回家了,暂时放着,等以后再去再用。因为如果你把剩下的钱再兑换成人民币,一进一出汇兑损失要达到5-10%了。我们假设到韩国有100万人,每人只保留了10万韩元的纸币,这就是1000亿元。啥意思呢?就...展开
我去了韩国一趟,兑换了200万韩元。去了四天,花了50多万,还剩下140多万韩元。带回家了,暂时放着,等以后再去再用。因为如果你把剩下的钱再兑换成人民币,一进一出汇兑损失要达到5-10%了。我们假设到韩国有100万人,每人只保留了10万韩元的纸币,这就是1000亿元。
啥意思呢?就是说,海外旅游人口的增多,实际上就是有一部分钞票被锁定了。
同样,使用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的国家越多,不管是什么国家,总会有一些企业有些剩余人民币,这些人民币是不动的,等于被锁定了。
所以,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中,在中国对外越来越开放的进程中,有越来越多的人民币被锁定了。这就是基础货币供应不足的原因之一。
所以,人民币要想国际化,央行必须、必须、必须扩大基础货币的发行规模,否则,就一定会出现通缩,就一定会导致经济放缓,就一定会出现经济问题。
而中国的人民银行,曾在2018年之后的四年时间里,竟然没有增加基础货币的投放。从2013年迄今的10年,中国央行的人民币基础货币的投放是严重不足的。
基础货币不足,老百姓就没有钱,股市就涨不起来。经济也好不起来。收起

赞(4) | 评论 2023-08-03 12:50 来自网站 举报

孙成刚 

《经济日报》刊登李华林的文章:有钱才能消费、才敢消费,是颠扑不破的道理。做大消费蛋糕,需要让老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包括想方设法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让居民通过股票、基金等渠道也能赚到钱,从而化消费意愿为消费能力。从这个角度来说,发挥好资本市场的作用,是恢复和扩大消费的必要之举。...展开
《经济日报》刊登李华林的文章:有钱才能消费、才敢消费,是颠扑不破的道理。做大消费蛋糕,需要让老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包括想方设法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让居民通过股票、基金等渠道也能赚到钱,从而化消费意愿为消费能力。从这个角度来说,发挥好资本市场的作用,是恢复和扩大消费的必要之举。 ​​​收起

赞(4) | 评论 2023-08-03 12:47 来自网站 举报

孙成刚 

发消费券,有用吗?没用。很多地方已经出现了兑换率低的问题。为什么?我举个例子。移动联通国航以及很多机构都有会员积分兑换活动。如果是积分免费兑换,很多人还嫌麻烦不用。可笑的是很多机构用了积分加现金的模式。多少积分再加若干现金,可以购买某样商品。这种模式,不就是消费券的变种吗?有多少...展开
发消费券,有用吗?没用。很多地方已经出现了兑换率低的问题。为什么?我举个例子。移动联通国航以及很多机构都有会员积分兑换活动。如果是积分免费兑换,很多人还嫌麻烦不用。可笑的是很多机构用了积分加现金的模式。多少积分再加若干现金,可以购买某样商品。这种模式,不就是消费券的变种吗?有多少人会因为这种积分而去买自己不需要的东西吗?消费券也是如此。必须不给消费券加任何附加条件,让它变成准货币,才有促进消费的能力。否则,基本没用。在中国,当下,最好的促进消费的模式就是全国性一次性平均发放无附加条件(期限除外)的消费券。如果做不到,就干脆发现金,消费立马就起来了。收起

赞(4) | 评论 2023-08-01 22:16 来自网站 举报

孙成刚 

【美股美国超导盘前涨幅一度扩大至130%】划时代的临界点。 展开 收起

赞(3) | 评论 2023-08-01 22:15 来自网站 举报

孙成刚 

出门来到韩国,下了飞机看到股市大涨,有夏天迹象。跟1994年的8月行情像?还是2014年的秋天行情像?希望这是一轮持续时间久一点的牛市。活跃资本市场,任重道远。 展开 收起

赞(2) | 评论 2023-07-28 16:41 来自网站 举报

孙成刚 

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这是很少见的提法。
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这是战略性思路调整的信号。
制定实施一揽子化债方案。这是基础货币松动的前兆。

有了基础货币,市场向好,大局底定。 ​​​ 展开 收起

赞(8) | 评论 2023-07-24 23:41 来自网站 举报

孙成刚 

7月18日消息,日前,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3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家居消费若干措施的通知》。《通知》从大力提升供给质量、积极创新消费场景、有效改善消费条件、着力优化消费环境等四方面提出11项具体措施。仔细看了全文,感觉有点空洞,看不出具体的支持措施,需要各个地方和部门配合出...展开
7月18日消息,日前,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3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家居消费若干措施的通知》。《通知》从大力提升供给质量、积极创新消费场景、有效改善消费条件、着力优化消费环境等四方面提出11项具体措施。仔细看了全文,感觉有点空洞,看不出具体的支持措施,需要各个地方和部门配合出台措施 ​​​收起

赞(3) | 评论 2023-07-18 23:35 来自网站 举报

孙成刚 

传统产业真的不行了。但看看新能源车、光伏产业,突飞猛进。目前的经济增长模式换了。单位经济增长需要的人更少了,人工成本更低了。利润更多的向大企业、优势企业、垄断性企业集中。所以,社会层面感觉经济不好,其实整体经济数据还是可以的。这种增长,没有惠及全民,不算是一种好的经济增长模式。 展开 收起

赞(11) | 评论 2023-07-17 19:32 来自网站 举报

孙成刚 

房地产是真的凉凉了。2020年6月新开工面积2.8亿平米,2021年2.7亿,2022年1.5亿,2023年6月1.0亿。两年时间下降60%多,这是本来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啊。 ​​​ 展开 收起

赞(4) | 评论 (1) 2023-07-17 19:29 来自网站 举报

孙成刚 

《长安三万里》拍得非常好!用战争的紧张间隙回忆李白与高适的交往,整个过程非常紧凑,全程无尿点。几首诗作拍得非常精彩,尤其是《将进酒》拍得极富浪漫主义色彩,又大气又魔幻。而这些回忆之后,战场的胜负伏笔也非常精彩,除了战斗场面没有描画,却凸显了高适的兵法艺术高超。而最后高适带病讨伐李...展开
《长安三万里》拍得非常好!用战争的紧张间隙回忆李白与高适的交往,整个过程非常紧凑,全程无尿点。几首诗作拍得非常精彩,尤其是《将进酒》拍得极富浪漫主义色彩,又大气又魔幻。而这些回忆之后,战场的胜负伏笔也非常精彩,除了战斗场面没有描画,却凸显了高适的兵法艺术高超。而最后高适带病讨伐李白以及李白后来的结局都让人唏嘘不已。通过这部电影,能看到盛唐的辉煌和荣光,也能看到大厦将倾的危难艰险和普通人的艰苦生活。看到长安的诗人相会的场景,李白扬州抢歌姬的场景,端的是荡气回肠,心中畅快。中国的动画水平上去了,讲故事的水平也上去了,非常好,值得一看。收起

赞(23) | 评论 2023-07-16 17:01 来自网站 举报

孙成刚 

机床必须发展自己的。飞机也一样。 展开 收起

赞(12) | 评论 2023-07-10 20:54 来自网站 举报

孙成刚 

天道轮回,丝毫不爽。中国的文化,早已预言了一切。 展开 收起

赞(11) | 评论 2023-07-10 20:53 来自网站 举报

孙成刚 

看到侠客岛的一段话,非常有意思……全球安全形势日趋复杂,中国有关部门及时、依法对镓、锗等关键原料采取出口管制,有很强的现实必要性,补足了中国出口管制短板,既是维护中国的需要,也能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 展开 收起

赞(17) | 评论 2023-07-05 20:32 来自网站 举报

孙成刚 

国常会审议通过《关于促进家居消费的若干措施》。家居消费大致包括卫浴、瓷砖、辅材、涂料、家具、门窗、厨电、地板等八大领域。这个市场规模有说1-3万亿元的,也有说四五万亿元的。这个领域出台政策,好好琢磨一下,为什么呢? 展开 收起

赞(6) | 评论 2023-06-29 21:46 来自网站 举报

孙成刚 

疫情三年,上海的围棋水平卷到什么地步了?今天在一级升一段的赛场,举目所见都是三四年级的学生。而正常的时候大多是一年级左右的孩子。我家小朋友在野狐干到三段,结果这次升一段失败,3胜3负。令人惊讶。据说段位赛更卷,因为好久没搞几次升段赛了。 展开 收起

赞(5) | 评论 2023-06-19 18:36 来自网站 举报

孙成刚 

进入降息周期了。 展开 收起

赞(4) | 评论 2023-06-14 19:17 来自网站 举报

孙成刚 

跟着小作文,不管是做股票还是期货,大致是死路一条。因为小作文的始作俑者,都是利益关系者,100个里面可能最多有一个靠谱。但那些不靠谱的,可以让人死很多次。小作文有多离谱呢?且不说那个5万亿特别国债,也不说房地产刺激政策,说一个冷门的:上周有小作文,说某国要每个月进口中国中药材10...展开
跟着小作文,不管是做股票还是期货,大致是死路一条。因为小作文的始作俑者,都是利益关系者,100个里面可能最多有一个靠谱。但那些不靠谱的,可以让人死很多次。小作文有多离谱呢?且不说那个5万亿特别国债,也不说房地产刺激政策,说一个冷门的:上周有小作文,说某国要每个月进口中国中药材100万吨。这大约是买中药股套牢的人瞎写的吧。那个国家1亿人口,每个月买20亿斤中药?假设中国真有那么多中药出口,意味着什么?每年1200万吨啊。每个中国人每年十几斤中药?荒谬不?事实上,中国每年的中药材产量也才100多万吨。股市里造谣,可以抓人。期货里造谣,没人管,所以期货里的小作文更离谱。做投资还是老实一点吧,别信任何小道消息。收起

赞(21) | 评论 2023-06-07 18:16 来自网站 举报

孙成刚 

低端产业都转移出去了。高端产业用人少,同样的GDP,以前用1万个人,现在也许1000人就够了。这样下去,不只是犯人没事做,大学生也没事做了。 展开 收起

赞(13) | 评论 2023-05-31 19:48 来自网站 举报

孙成刚 

当今中国社会最大的两个问题:一个是基础货币严重不足,以至于引起了通缩。另一个是新生人口严重不足,以至于即将引发史无前例的人口下降潮(日本虽然人口下降,但它是自然下降的,没有我们的人口断层现象)。两大问题的解决,刻不容缓,应该早采取措施了!可以将新生子与基础货币挂钩,每生一个孩子,...展开
当今中国社会最大的两个问题:一个是基础货币严重不足,以至于引起了通缩。另一个是新生人口严重不足,以至于即将引发史无前例的人口下降潮(日本虽然人口下降,但它是自然下降的,没有我们的人口断层现象)。两大问题的解决,刻不容缓,应该早采取措施了!可以将新生子与基础货币挂钩,每生一个孩子,要么一次性补贴10万元,要么每个月发2000元现金红包一直到18岁。要么承诺出生的孩子免费送国家盖的房子一套。这样做,解决了人口问题,也解决了基础货币问题,可以迎来新的社会繁荣。否则,复兴的旗帜将很快因为人口下降而受损。收起

赞(19) | 评论 2023-05-30 21:23 来自网站 举报

孙成刚 

河南的小麦因为抢收不及时,赶上了下雨,据说一半面积遭灾,麦子发霉甚至发芽的很普遍。 展开 收起

赞(2) | 评论 2023-05-29 12:44 来自网站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