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球APP 高手云集的股票社区
下载、打开
X

推荐关注更多

股道的卢

06年入市实战操作至今,经...


价值领航

稳健的投资风格和淘金精神


柴孝伟

建造十九层每层成倍财富高楼...


邢星

邢 星 党员,国...


石建军

笔名:石天方。中国第一代投...


揭幕者

名博


洪榕

原上海大智慧执行总裁


小黎飞刀

黎仕禹,名博


启明

私募基金经理,职业投资人


李大霄

前券商首席经济学家


banner

banner

如何把握固态电池板块的投资机遇?

战无不胜66   / 07月19日 10:56 发布

新能源车行业迅速发展,带动了对锂电池的需求增长。然而,碳酸锂价格因供给紧张一度高涨至60万/吨,但随着市场供需平衡,价格已大幅回落约90%。产业链价格的调整促使市场焦点转向盈利修复情况,尤其是电池环节和核心材料头部公司,它们的盈利已经开始恢复。固态电池作为新兴技术,因其高能量密度和安全性等特点,被看好为锂电池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尽管目前固态电池仍处于早期阶段,但其潜在市场巨大。锂电板块当前估值相对合理,对投资者而言,是战术性投资或长期成长配置的良好时机。此外,市场反内卷政策和全球供应链格局的变化对锂电企业产生了影响,投资策略上高分红资产和阶段性的弹性品种。整体上看,新能源车及锂电池行业前景乐观,但其发展受技术进步、市场需求及政策环境等多因素影响。

问答

问:新能源车板块投资的核心逻辑是什么?

答:当时板块投资的核心逻辑是需求的快速爆发,市场主要关注的是需求增速能否持续增长,以及产业链中供给释放的节奏和上游原材料如碳酸锂的价格情况。

问:市场在产业链价格回落过程中关心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答:市场关心的核心问题是产业链价格何时企稳以及产业链各环节企业盈利何时触底。今年来看,电池环节和核心材料头部公司的盈利有所修复,但部分与碳酸锂相关度较高的尾部企业盈利仍面临压力。

问:今年锂电板块有哪些新的催化因素?

答:今年锂电板块的新催化因素是新技术——固态电池受到广泛关注,低空经济、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为其带来新的应用场景,同时固态电池技术也在持续进步,市场对于其未来发展的关注度提升。

问:锂电池产业链包含哪些细分板块,并分享一下这些板块的核心投资逻辑?

答:锂电池产业链上游包括原材料(如碳酸锂)和电池核心材料(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等),中游涉及电池制造和锂电设备环节,下游应用涵盖消费电子、汽车动力电池以及储能领域。从投资维度上,核心把握电池制造、锂电设备和电池核心材料环节。其中,原材料和核心材料投资关注价格企稳和盈利修复;电池制造环节近两年盈利较强且具有较好的股价弹性;对于电池制造企业,关注下游需求释放情况、与车企绑定程度以及盈利与估值匹配情况。

问:对于固态电池的投资逻辑有何不同?

答:固态电池投资尚处于早期阶段,投资上优先关注设备和材料增量变量。设备环节因其技术方案更提前收敛,订单和业绩兑现时间节点更靠前;而对于材料环节,虽然业绩释放时间周期相对较后,但材料后续放量空间和持续性更强。

问:对于固态电池板块,目前投资者主要关注企业的技术实力和能否供给头部厂商?

答:是的,当前市场主要关注固态电池企业是否具备技术优势,并能向头部厂商提供样品。随着产业化进程推进,技术路线和供应链将逐渐清晰,目前该领域处于投资前期,但未来发展空间较大。

问:在哪些应用场景中,固态电池有望实现快速渗透率提升?固态电池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推进顺序是怎样的?

答:固态电池因其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强等优点,在消费电子、新能源车、储能以及特种车辆、航空飞行器等领域有应用前景。预计消费电子和特种车辆可能会率先使用,新能源车和储能应用则可能较晚,主要取决于成本因素。固态电池在消费电子、特种车辆及低空经济等领域的应用可能更早落地,因为这些领域对成本容忍度较高且工艺放大更容易。对于新能源车动力电池,由于性能要求高且对快充有较高需求,其应用可能会相对较晚,预计27年后开始装车,30年左右实现大规模产业化。储能领域则高度依赖于固态电池的成本降低程度,以满足项目经济性需求。

问:固态电池相较于传统电池有哪些技术优势和挑战?

答:固态电池的优势在于能量密度更高、安全性更强(不易燃),能有效提升电动车续航能力,解决当前动力电池和消费电子电池的一些痛点。然而,固态电池也面临成本明显较高、寿命相对较短、倍率性能存在问题等技术挑战。

问:目前低空经济和机器人领域对固态电池的应用水平如何?消费电子方面有哪些知名产品已开始使用固态或半固态电池?

答:目前半固态电池已在部分手机等消费电子产品中作为试点应用,但大面积铺开还需关注后续技术迭代带来的性能改善及对终端需求的匹配情况。

问:您能从设备、材料、终端这三个不同维度,介绍一下固态电池能够实现产业化、规模化量产的大致时间节奏吗?

答:从设备端看,目前固态电池的订单主要集中在中小规模工厂,产能规模在兆瓦时级别,订单额度在千万级别,这样的产线预计到2026年开始逐步落地。设备端已较为领先。

问:材料端的情况如何?

答:材料端各公司在产品技术路线和工艺上存在差异,大部分处于技术路线收敛过程中的送样测试阶段,后续材料方案可能会根据送样测试结果和下游需求进行变动。

问:在终端应用方面呢?

答:市场核心关注车端应用,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市场空间大。预计从2027年开始装车,到2030年实现全面市场化或量产阶段。目前,多家车企规划在2025年至2026年推出半固态车型,2026年至2027年推出全固态车型,初期主要应用于旗舰或标杆车型。

问:从目前海外和国内全固态电池样品进展来看,国内是否处于领先地位?

答:目前国内在全固态电池技术上并不落后于海外,并且在产业链整体优势下,可能在装车阶段会更领先。预计从26到27年开始全面进入全固态电池的应用阶段,而海外普遍在28年之后才开始。

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政策会对锂电行业带来何种影响?

答:这一政策对锂电行业总体上是正向的,旨在规范化、有序化竞争,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这有助于头部企业及具有技术成本优势的企业市场份额的提升,并加速产业出清节奏。

问:美国加征关税如何改变全球供应链格局,对锂电企业尤其是海外营收高的企业有何冲击和影响?

答:中国锂电产业链主要受到个别国家的限制,例如欧洲市场相对较好,但某些国家对海外业务有敏感实体限制,影响下游客户获得补贴。储能领域的需求受到关税提升和补贴门槛限制的影响,可能导致储能需求抢装并在政策落地后受限。不过,海外需求依然强劲,企业通过技术授权、海外产能建设等方式应对,并根据成本对比判断在国内还是在东南亚生产更为划算。

问:在欧洲和东南亚的产能能否覆盖欧美市场需求?

答:即使在外国敏感时期清单范围内,中国产能和东南亚产能都可能受到一定影响,但关税情况还需视具体成本对比。理论上,欧美市场需求在总量控制下仍会释放增量,接受的价格也将通过供需关系决定。即使产能无法完全满足需求,但海外市场需求的刚性特点意味着能够接受的价格可能与市场需求相匹配。

问:锂电板块目前的估值和盈利情况如何?

答:目前锂电板块的估值约为二十多倍,处于近五年30%的历史分位数,相对较低。从盈利角度看,以中证电池指数为例,24年年报显示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增速均为小个位数下滑,但在25年一季报中,营收同比增速回升至正12%,净利润增速也已转正。尽管各个环节盈利差异较大,头部电池和材料环节的企业盈利较强,但整体板块在一季度已开始同比增速转正。

问:锂电板块终端需求方面有何特点?

答:相较于光伏,锂电板块的优势在于其终端需求仍有增长空间。国内新能源车增速去年为40%,今年仍保持二十多个点的增长,下游需求增速不错,并且下半年会有较多新车型上市。此外,储能领域受到政策利好,如甘肃发电侧容量电价机制等,未来有望带来增量需求,同时今年下半年可能会出现抢装阶段。供给方面,返利券政策也有利于利润率回升。

问:对于锂电板块短期和长期配置价值的看法是什么?

答:短期来看,在市场情绪较好、风险偏好提升背景下,市场会关注像锂电板块这样持续回调、滞涨的板块,尤其是四季度,若终端销量超预期,新车型及储能订单拉动下,板块弹性能得到体现。长期则需结合供需情况及企业盈利出清情况动态评估配置价值。

问:新技术方向如固态电池的投资价值如何?

答:固态电池投资是基于产业趋势,短期内业绩贡献有限,但随着产业化进展顺利,其估值中枢有望上移,未来成长空间广阔。固态电池还能为板块带来通胀逻辑支撑,若实现装机,价格提升将带动整个板块市场体量上升。配置机会需结合技术进展和量产落地情况来确定。

问:当前有哪些ETF产品具有较高的配置价值?

答:主要有三条线索:一是宽基指数型ETF,由于市场分化明显,头部宽基指数估值较低且盈利修复,如中证A500;二是高分红资产类ETF,在低利率环境下,高分红资产具有配置价值,如中证红利和自由现金流类资产,以及港股高分红资产;三是权益市场中具有稳定现金流和防御能力强的资产,其与国债收益率利差高位,如中证红利指数和深证国债收益率相关资产值得持续重视和配置。

问:结合您刚提到的固态电池产业的长期战略配置价值以及短期机遇,同时包括您管理的众多产品,徐总可以给出一个综合的投资建议与总结吗?

答:从大的方向上讲,权益资产配置很重要。具体底层配置可以关注中证500ETF这类宽基指数产品,以及红利类资产如中证红利ETF或港股红利低波ETF。在阶段性的弹性品种中,科创板主题ETF覆盖整个科创领域,以及电池ETF这类有弹性的品种。

问:如何去跟踪锂电池板块的景气度?

答:跟踪锂电池板块景气度主要看两个数据:一是电动车销量及其增速,每周和月度数据均有官方发布;二是产业链价格,例如碳酸锂期货价格走势可作为参考。

问:如何看待锂电池板块在港股的溢价情况?

答:目前市场讨论较多,港股与A股投资者结构、竞价体系存在差异,港股更认可优质资产。港股上市的锂电公司数量较少,海外投资者给予的估值较高。未来两个市场股价有收敛趋势,且目前国内绝对估值水平并不贵,有可能向港股靠拢。股市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