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亚洲第二富裕之国菲律宾,为何衰落到如今的地步
黑郁金香 / 2023-12-28 14:49 发布
本博评论:经济发展与衰落之间是可以轮徊的,要干坏比较容易,任性、瞎折腾就可以了;而经济增长、发展却需要不断积累向好的过程。多少国家从繁荣到衰败,如南非、阿根廷、委内瑞拉者辈均犯了一点忌讳,最后被某公总结出来......以下由本博编摘自网络
第一篇:亚洲第二富裕之国菲律宾,为何衰落到如今的地步
菲律宾,作为曾经被称为“亚洲典范”的国家,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其现代化程度在亚洲范围内仅次于日本。
其首都马尼拉吸引了许多跨国公司,将亚太总部设立在此。彼时的上海、新加坡、香港、首尔还只是名不经传的落后城市。
然而,一度遥遥领先的菲律宾,在美国大哥制度加持、资源倾斜下,却越混越差,不仅前二没保住,甚至亚洲前二十都看不到菲律宾的身影,以至于现在成为一个全靠出口菲佣赚取外汇的国家。
是什么原因,导致美国模式失效呢?且看菲律宾发展史。
在十四世纪以前,菲律宾所在群岛分布着大大小小的部落,从未发展形成过统一的国家政权,直到1565年西班牙人来到这片土地,用枪炮打败所有部落,建立殖民国家。“菲律宾”也是根据当时的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的名字命名而来。
西班牙对菲律宾的殖民统治长达300多年。直到1896年8月2日,由卡蒂普南发起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而此时,羽翼渐丰的美国也盯上了菲律宾这块肥肉。1898年,美国、西班牙两国爆发战争,美国海军在马尼拉海湾歼灭西班牙舰队。菲律宾民主革命军,借势攻占了甲米地全省,建立政府,宣告独立。
然而,美国并非真心帮助菲律宾独立,而是希望取代西班牙,建立自己的殖民领地。
在菲律宾独立不到一年时间,美国就迫不及待地暴露了自己的狼子野心。1899年2月4日,美军悍然发动了侵略战争,菲律宾被迫应战。因为双方实在力量悬殊,在短短2年时间,菲律宾开国总统就被美军俘获,也宣告了美菲战争的结束。就此,菲律宾再次沦为殖民地,只是殖民者由西班牙换成了美利坚。
在其后的几年内,不甘心被殖民的菲律宾人民,不断发起了武装抗争,大规模武装起义不下50次。只是,在美国强大的实力面前,所有的努力都是螳臂当车,徒增牺牲罢了。在整个反抗美国的过程中,菲律宾牺牲超过了100万人。
美国的殖民统治一直延续到1935年,在内部利益需要和菲律宾人民的争取之下,美国同意成立菲律宾自治邦,这是菲律宾由美国殖民地向独立国家过渡的一个阶段,可还没到菲律宾独立建国,就遭到了日本的入侵。
1947年7月4日,在打败日本后,经美国首肯,菲律宾终于再次独立建国。作为长期占领殖民菲律宾的美国,在大量掠夺原料资源的同时,对菲律宾的建设也花了一些心思。一方面向民众植入美国的理念、价值观;另一方面全面移植美国体制制度;同时,下功夫将菲律宾打造成工业大国,作为美国的重要工业基地。
这一策略在初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20世纪30到60年代,放眼亚洲,菲律宾首都马尼拉是唯一可以与日本东京叫板的国际都市。吸引了大量来自香港、越南、韩国的劳动力前来就业、打拼。
按照剧情的发展,在美国制度加持、资源倾斜的帮助下,菲律宾本应该顺势而为、积累优势,坐稳亚洲第二发达国家宝座。然而好景不长,菲律宾很快就受到美国制度的反噬。
在美国资本力量的影响下,西方农业跨国公司和本地资本家控制了农业农村的几乎所有领域,涵盖金融保险、土地交易,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运输、流通、销售等全部流程。导致菲律宾本地农民只能从事最基础的种植与养殖工作。大量的本地中小企业在资本的挤压下破产,最后被迫成为资本家的农业工人。
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推进,农业生产需要的工人原来越少,大量的农民涌入城市。彼时,美国先后进行了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作为美国的工业基地,菲律宾拿下了大量的订单。大量的农民转变为工人,并享受着美国完整的工益制度保护。
然而,当战争结束,订单锐减,工厂却不能灵活的裁员,企业在沉重的工资福利压力下,大量破产。一时间,大量的工人失去工作,而企业的大面积破产,进一步导致工作岗位减少,形成恶性循环,失业问题上升为社会问题,经济问题上升为政治问题,国内矛盾上升为国际矛盾。失业的工人、农民纷纷走上街头示威游行,菲律宾政局出现动荡。
政局的动荡反过来阻碍经济的发展。菲律宾虽然曾是亚洲仅次于日本的发达国家,但是他的经济独立性极差,所有取得经济成就几乎都是在美国的扶持下造就的。在二十世纪初,美菲贸易只占菲律宾外贸总额的10%左右,到二十世纪却上升到了70%,几乎是完全寄生于美国。这意味着菲律宾并未形成自己完善的工农业体系,一旦脱离美国将失去自我造血能力。
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亚洲其他国家陆续开启经济改革,从韩国的汉江奇迹,到中国的改革开放,从新加坡的快速工业化,到香港蜕变东方明珠,乃至越南、老挝都陆续启动革新。外部的竞争进一步加速了菲律宾的衰退,产业纷纷转移至了成本更低、更加稳定、更具活力的新兴国家。自此,菲律宾产业空心化,在国际上越混越差,变成了靠出口菲佣赚取外汇的三流国家。
二战后,纵观在美国扶持下成长起来的国家,无一不是在发展初期有一个比较强势的政府,譬如韩国的朴正熙、新加坡的李光耀,他们以非凡的智慧与铁血的手腕,高效推动自己的国家完成工农业体系的建设,并在后期逐渐完善自己国家的体制,实现独立自主的健康发展。完全照搬美国模式,最终往往会如同拉美、菲律宾,陷入持续的衰退与动乱,难以真正发展起来。
第二篇:曾经辉煌无比的东南亚小国,号称亚洲第二富,如今为何穷困潦倒?
东南亚,一个拥有11个国家、6亿多人口、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元的文化的地区,曾经是亚洲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在20世纪60、70年代,东南亚四小虎(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的经济发展速度令世界瞩目,甚至有人预言,他们将成为亚洲的下一个日本。
然而,历史的车轮并没有如他们所愿,经过几十年的起伏和变迁,东南亚的经济形势出现了巨大的反差,有的国家跻身发达国家之列,有的国家却陷入了贫困和落后的困境。其中,最令人惋惜的,莫过于菲律宾这个曾经号称亚洲第二富的小国。
菲律宾,一个拥有7000多个岛屿、1亿多人口、丰富的矿产和农产品的国家,为何会从辉煌走向衰落,为何会从富裕走向穷困,为何会从先进走向落后?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故事和原因?
菲律宾的辉煌历史:从亚洲第二富到亚洲病夫
菲律宾的历史,可以说是一部充满了传奇和悲剧的故事。菲律宾是东南亚最早接触西方文明的国家,也是东南亚唯一一个曾经被西班牙、美国和日本三个强国侵略和统治过的国家。菲律宾的人民,经历了三百多年的殖民压迫,两次世界大战的摧残,以及多次的民族解放运动和社会革命。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菲律宾的文化和社会,呈现出了一种独特的多元和复杂的特征,既有西方的影响,又有东方的传统,既有天主教的信仰,又有伊斯兰教的存在,既有马来人的血统,又有华人的贡献。
菲律宾的经济,也曾经有过辉煌的时期。在20世纪50年代,菲律宾是亚洲第二富的国家,仅次于日本,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泰国的四倍,马来西亚的三倍,印度尼西亚的两倍,甚至超过了中国和印度。
菲律宾的首都马尼拉,被誉为“东方的珍珠”,是亚洲最繁华和现代化的城市之一。菲律宾的教育、医疗、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也是东南亚最先进和完善的。菲律宾的农业、工业、服务业,也都有着良好的发展和潜力。
菲律宾的人民,也享有着相对的民主和自由,菲律宾的政治、文化、体育、娱乐等领域,也都有着杰出的人才和成就。
然而这样的辉煌,却没有持续多久。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菲律宾的经济就出现了明显的下滑和停滞,其人均GDP的增长率,从1950-1960年代的6.5%降到了1970-1980年代的3.4%,再降到了1990-2000年代的1.5%。
与此同时,菲律宾的邻国,如新加坡、韩国、台湾、香港等,却实现了快速的经济发展和工业化,成为了亚洲的四小龙。而菲律宾,却被贬为“亚洲的病夫”,其人均GDP,不仅被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超越,甚至也被中国和印度等新兴国家远远甩在了后面。
到了21世纪,菲律宾的人均GDP,只有东南亚国家的平均水平的一半,只有亚洲国家的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只有世界国家的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菲律宾的贫困率,也高达20%以上,有近两千万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其中有一半是极端贫困的人口。
菲律宾的社会问题,也十分严重,如腐败、犯罪、毒品、恐怖主义、暴力冲突、自然灾害等,都给菲律宾的人民带来了巨大的苦难和困扰。
菲律宾的衰落原因:政治动荡、经济失衡、社会分裂
菲律宾的政治,从来没有真正实现过稳定和民主,而是一直处于动乱和专制的状态。菲律宾的政治制度,是一个模仿美国的总统制,但是却没有美国的制衡和监督机制,而是被少数的政治家和家族所垄断和操纵。
菲律宾的政治家,大多是出身于富有和有势的精英阶层,他们之间的竞争和斗争,往往不是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是为了自己和自己的集团的利益。菲律宾的政治家,也常常滥用和挥霍公共资源,贪污和腐败成风,导致国家的财政和法治陷入困境。
菲律宾的政治家,也经常干预和控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制定和执行不利于国家和人民的政策和法律,导致经济的低效和不公,社会的不平和不满。
菲律宾的政治家,也经常引发和挑起政治的危机和冲突,如政变、暗杀、示威、暴乱等,导致国家的安全和稳定受到威胁。菲律宾的政治,可以说是菲律宾的一大悲哀,也是菲律宾的一大祸根。
经济失衡,是菲律宾的一个明显的现象,也是菲律宾的一个重要的原因。菲律宾的经济,从来没有真正实现过发展和平衡,而是一直处于停滞和失调的状态。
结语
菲律宾,这个曾经辉煌无比的东南亚小国,号称亚洲第二富,如今却穷困潦倒,这是一个令人惋惜和深思的现象。菲律宾的经济和社会的衰落,是由于政治动荡、经济失衡和社会分裂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这些原因又相互影响和加剧,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菲律宾的人民,也因此承受了巨大的苦难和困境,失去了自己的尊严和希望。
第三篇:菲律宾曾经人均GDP是我们的10倍,如今却靠出口女佣赚钱
高楼林立,纸醉金迷,只是菲律宾的华丽外表,当你走近首都马尼拉400万人规模的贫民窟时,才认清它的真面目。
有的人住在五六平的房子里,也有人直接住在水泥管子里,旁边就是由四五层棺材堆起来的墓地,生活在这里的人整日与垃圾为伴,以捡垃圾为生,很多人专门蹲在餐厅的垃圾桶旁边捡客人吃剩的厨余剩饭。
每年有上千名儿童,因吃了腐烂食物中毒死亡,生长在这里的儿童最大奢望就是能顺利长大成人,然后去香港或中东做菲佣。
长得漂亮的女孩,十七八岁时就被欧美国家的中年男性以一两千人民币的价格买走做妻子。
菲律宾有1.1亿人口,其中3000万人生活在贫民窟,其实贫穷只是一个切面,这个国家的另一面是白粉泛滥。
2016年,杜特尔特以极高的支持率就任第16届菲律宾总统,刚一上任他就给白粉贩子下了最后通牒,“你们最好从我眼前消失,不然我将把你们统统送去见上帝”。随后,他要求基层干部提供所有涉粉名单,首批名单人数高达恐怖的180万。
杜特尔特可是个狠角色,被网友称为南洋范德彪,虽然出生于政治世家,但在他身上看不到任何儒雅的影子。学生时期,就因对方多看了自己一眼,就让人家去见上帝了,这些黑料不是别人曝光的,而是他自己说的。杜特尔特在竞选总统时,把自己过去的这些黑历史描绘的有声有色。
大家可能会好奇,菲律宾没有法律吗?为啥可以如此大胆的公开说这些?
其实,菲律宾的法律好比八仙桌上放痰盂,就是个摆设。
举个例子大家就明白了,2014年,菲律宾警察突袭了马尼拉比利比德监狱,因为这所监狱已经被犯人掌控,20多间牢房被改成别墅,地面和墙壁都全部镶嵌大理石,空调、电视、家庭影院一应俱全,在里面可以随意玩手机和电脑,保险柜里有大量的劳力士、百达翡丽和美元现金,这些都充分说明法律在菲律宾是形同虚设。
杜特尔特炫耀自己的战绩,在我们看来匪夷所思,但在菲律宾民众眼里很正常,杜特尔特在就任总统前就是达沃市市长,这个城市位于菲律宾南部,伊斯兰和天主教的教派冲突非常严重,南来北往的犯罪团伙都聚集于此,杜特尔特接任市长后,治理思想也很简单,就是送这些罪犯去见上帝。
为此,他成立了敢死队,每天亲自背着步枪骑摩托巡逻,有一次看到一个人在禁烟区抽烟,他拿出枪就顶住那个人的脑门,逼得他把烟头吃下去才罢休。
在杜特尔特的铁腕治理下,达沃市的治安飙升到世界第七,比日本还安全。
其实杜特尔特不仅仅只会拔枪,在他治理期间,达沃市成了菲律宾对外资最友好的城市,大量的外资投资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这也是为啥竞选总统时他的支持率能高达90%以上。
杜特尔特就任总统后,为了让白粉在6个月内消失,他颁布了两条政策。
第一条就是,警察可以随时随地处决白粉从业者,处决一名赏金75万人民币,外加奖牌和升迁。
第二条是,任何人都可以随时处决与粉有关的人,不用负发了责任,也可以拿赏金。
这政策效果显著,一年就干掉了12万人,白粉从业者闻风丧胆,纷纷跑去自首。在执行此政策5个月时,全国就有68万人自首。
杜特尔特很清楚,这些自首的都是小鱼小虾,真正有权有势的大鳄,依然活的潇洒。比如三棉市市长雷纳尔多,杜特尔特让他自首,他果断拒绝,于是在2017年某个夜黑风高的晚上,警察闯进了市长官邸,市长一家十一口人全部人间蒸发。
遗憾的是,这么大力度的行动,依然没有起到根治效果。根据菲律宾禁毒署的数据,全国有470万人吸粉,杜特尔特只是挖了冰山一角。
那么,为啥菲律宾这个国家会变成这样呢?
其实,这一切都是美国害的,从1898年开始,菲律宾就是美国的殖民地,100多年过去了,菲律宾的文化、语言和政治体制已经跟美国基本一致,这就是一个小号的美国。
越南战争期间,菲律宾借地缘优势为美国生产了大量战争物资,经济顺势起飞。早在上世纪60年代,菲律宾人均GDP就已达到1000美元,是当时中国的10多倍,人均月收入在亚洲仅次于日本,首都马尼拉被称为东方小纽约,繁华程度远超北京和上海。
亚洲开发银行(亚行)的总部,就设在马尼拉。1969年,某国际机构预测了未来50年世界各国的经济总量,该机构预测日本会在50年后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预测菲律宾会成为世界第十大强国。
但好景不长,1975年越南战争结束后,美国的战争物资需求戛然而止,菲律宾也没有用赚来的钱发展自己的核心产业,从此经济一落千丈。1986年,人均GDP跌倒600美元,远低于中国的2400美元。
一边是经济下滑民众失业,一边是总统带头贪腐(马科斯总统修改法律、压制媒体、打击反对派,独揽国家大权。马科斯家族控制的产业包括伐木、造纸、石油、保险、航运、航空、啤酒、香烟、纺织、酒店、、报纸、广播、电视......到了最后丧心病狂,干脆自己开银行,把其他的银行都给挤死了.....只要是菲律宾的生意,都是他的),为此,引发了社会暴乱,无奈之下,菲律宾只好找美国求助。
美国说要援助可以,但你得放开市场,实行贸易自由化,取消进口限制,允许外资进入矿产、农业、金融、水电等领域。
这套玩法是不是听着很熟悉,没错,当年美国就是这样控制了巴西、墨西哥、智利等拉美国家,至今他们的经济命脉都掌握在美国资本家的手中。
菲律宾同意后,美国资本迅速进入农、林、矿产、石油等资源行业,也控制了菲律宾的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并在当地培养了索里亚诺、阿耶拉等50多个代理人,此后,菲律宾的社会财富迅速向美国资本家和其代理人手里聚集,导致民众更加贫困潦倒。
在贸易领域, 美国逼迫菲律宾签署《贝尔贸易法案》,这个法案规定菲律宾有7种出口到美国的产品享受免税,而美国所有出口到菲律宾的产品都享受免税。
菲律宾是农业国家,出口到美国的都是像香蕉椰子等农产品,美国出口到菲律宾的是高附加值的工业品,美国搞这项法案目的就是在掠夺菲律宾廉价的农产品同时击垮它的民族工业体系。
果不其然,大量本地工厂倒闭,工人失业,经济你从此一蹶不振,去年菲律宾人均GDP只有3498美元,只有中国的四分之一,人均月收入只有1500元人民币,2018年基尼系数高达42.3%,是东亚地区贫富差距最大的国家,所以就有了开头那一幕,一边是高楼林立,人流如织,另一边是几百万人靠捡垃度日。
可以说,现在,菲律宾没有一个能拿得出手的产业,被世界记住的“出口产品”,居然是本国女佣。
菲佣在菲律宾有着国家英雄的称号,每年为国家赚取了大量外汇,全国人口才1.1亿,居然有高达1100万人在海外务工。
为什么菲佣如此出名?
因为质优价廉。菲律宾被美国殖民半个世纪,执行美式教育,英语已经接近于菲佣的母语了。请了菲佣,就等于给孩子请了个英文教师。
而且菲律宾开设了大量的家政大学,专业培训女佣,要成为一名合格的菲佣,至少要大专毕业。菲律宾人都信奉天主教,乐观淳朴、善忍让,在陌生环境里甘居人下。菲佣总是不温不火,脸上挂着微笑,开口便称“主人”、“主母”和“老板”,服务意识特别强,职业素养位居世界第一。
职业素养如此之高的菲佣,需要多少工资呢?
在菲律宾本地,菲佣的工资低的让人发指,仅900~1700人民币每月,而且没有五险一金。如果能来到香港当保姆,那菲佣就可以拿到四千多的月薪。所以菲佣拼了命都要出国,哪怕挤在香港的鸽子笼里熬苦日子,都比待在国内强。在外国的雇主家,菲佣不能回家,有时候甚至护照都被雇主扣押,虐待和性侵案件频发。而且菲佣受到生命危险,菲律宾政府也没法保护他们。
美国曾说菲律宾是其打造民主自由的样板间,现在自由民主有了可面包呢?
巴西总统噜啦曾说过,他的民众吃不饱饭,原因就是离天堂太远,离美国太近,这句话放在菲律宾身上同样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