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球APP 高手云集的股票社区
下载、打开
X

推荐关注更多

牛到成功工作室

20年证券投资经验,擅长把...


骑牛看熊

拥有10多年的证券从业投资...


牛牛扫板

高准确率的大盘预判。热点龙...


风口财经

重视风口研究,擅长捕捉短线...


短线荣耀

主攻短线热点龙头为主,坚持...


牛市战车

投资策略:价值投资和成长股...


妖股刺客

职业研究15年,对心理分析...


投资章鱼帝

把握市场主线脉动和龙头战法...


股市人生牛股多

20多年金融经验,工学学士...


蒋家炯

见证A股5轮牛熊,98年始...


关于广誉远过去业绩原因的分析和未来发展形势的判断(上篇)

牛股集中营   / 2021-08-16 21:38 发布

(说明:本文分上、下篇两部分)


前  言


这篇文章,是根据个人的分析判断,并综合吸纳一些网友的观点、论据后而撰写的,既是给大家分享,也是对自己近一年追踪、分析的一次小结,为日后构建自己的投资思维逻辑和框架奠定基础,也算是留作存念吧!


我对中医药板块的关注,起因于自己从小对中医药的兴趣以及自己经常思考的两个问题。我以前经常思考这两个问题:一是,我们国家的什么产业或行业走向国际更有可能?二是,房地产经济后时代应该选择什么产业或行业来替代。我想了又想,觉得中医药是一个方向。加之自己多年受益于中医药,也对中医药有兴趣。后来,经过进一步思考,查阅资料佐证,慢慢地,我就更加坚定这一判断了。


首先,来看第一个问题。白酒,能走向国际吗?比如,茅台,酱香酒,国外的能适应这个口味吗?可能每个人的答案是不一样的,在我看来,有点难。啤酒、红酒,国人的接受度还可以。但是,国外的白酒,国内大部分人都是享不了的。我们的白酒,国外的人能不能接受得了?高科技的呢,咱们目前尚处于赶超阶段。而且,科技创新需要有五个前提:一是支持、理解、尊重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换言之,就是科技创新要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一个人稍微认真一点、仔细一点就容易惹来非议和嘲笑,而科学精神恰恰是需要认真和仔细的;二是包括维权、惩戒、执行等各环节在内一整套健全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三是高度发达的高质量资本市场,科技创新的成本很高、代价很大,这个风险企业承担不起、个人承担不起,需要通过资本市场分散给市场和社会;四是良好的教育,不是应试型教育,而是创新型教育;五是良好的科技创新经济生态,畸形的房地产经济模式不解决,对科技创新的抑制问题就难以消除。这些条件,我们需要一一构建创造。


中药有没有可能呢?根据个人和自己家人的求医经历,个人认为这个还真有可能,现实性和可及性都是比较强的。有位伟人曾经说过,“中国对世界有三大贡献,第一是中医。”他老人家还曾经说过,一个中药,一个中国菜,这将是中国对世界的两大贡献。中药和白酒是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精髓的两大要素,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白酒已经涨过了,下一步就应该轮到中药了吧。


中医药是中国独有的,是中国对世界的一大贡献,这也是一种稀缺性。中草药具有很强的地域性,离开了特定的区域药效就大不一样,这个目前是解决不了的,大部分中草药都在中国,别的国家是没有的。这也是一种优势,而且是一种非常突出的天然优势。另外,从国际产业链来看,不同国家有不同的产业优势,也就有了不同的国际产业定位。知名消费投资人丁峰在其一本专著中写道,美国人擅长技术创新,德国人擅长精密制造,意大利人擅长经营奢侈品,……,中国人擅长酿酒、调味品和中医药。作为国际投资者,最看中的就是某个国家的特色,正如下馆子必点他家的招牌菜一样。


有人可能会对某些中药原料紧缺而担忧,比如天然牛黄,这一问题可以统筹国内与国际两个市场加以解决。还有人说,西方主流不太认可。我个人认为,这个问题倒不大。还是那句话,药物重在疗效,不是看广告。比如,糖尿病足,这个病西医西药是不能很好解决的。你不找中医,不服用中药,那好啊,你就烂着腿烂着脚吧。他一看中医中药管用了,不信他不用吧。术后刀口不愈合,前列腺炎,鼻炎,小儿夜间尿床,等等,很多疾病西医除了动手术基本上没有什么好招数。而且,事实上,很多手术也是不用动的,比如放支架,其实依靠中医药完全可以很好地解决,不仅能很好地解决,还可以将费用降下来不少。现在,由于利益驱动,导致过度手术化的现象。只要动手术,不管大小,都会使人大伤元气。用中医药的办法,进行保守治疗,不仅费用降下来了,而且还不会伤元气,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


然后,再来看第二个问题,也就是房地产经济后时代产业替代问题。大家都很明白,房地产经济已经到了历史转折点的重要关口了,房地产经济模式的问题再不切实解决,非常麻烦的事情。房价奇高,侵蚀实体经济,压制科技创新,抑制居民消费,降低幸福指数,不利于人口增长。问题是问题,但解决问题的问题其实更为重要。从国家层面上,需要考虑,将房地产踢出去之后,谁来填补这一块呢?也就说,用什么产业或行业来替代房地产,担当经济增长引擎和国家税收的重任呢?


国家战略或者支柱产业一定是会顺应历史阶段和时代变迁,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变化作出相应调整,并且具有很强的产业带动作用。大家不妨回忆一下,如果将改革开放以来每一个时期国家战略和支柱产业的变化脉络梳理梳理的话,可能就会认识得更加清晰了。不同时期和阶段,战略产业也是不尽相同的。比如,在人们迫切需要电视机的时候,电视机产业就会是国家的战略和支出产业,当时的四川长虹就是那一时期的大牛股。在基础设施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时,大力搞基础设施建设就成了那个时期的当务之急,传统的大基建时代,铜、钢、铝等一些金属制品的相关企业就会成为战略性产业,也出了不少诸如云南铜业、驰宏锌锗等大牛股。在迫切需要改善人们居住环境和提升居民财产性收入的时期,房地产就担当起了战略性产业的重任。未来呢?科技创新,新能源,资本市场,医疗保健。


其中,医疗保健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向,符合未来消费时代的特征和需求,属于新消费的方向。医疗消费是一块非常大的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也不低,未来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还会进一步提升。在过去的一个时期,在特定的背景下,西医药占据了我们医疗消费的大部分份额。我们除了支付药品、器械的消费费用外,还要承担一部分的专利费用。这么大一块蛋糕,我们不能再熟视无睹了。尤其是,在当前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在探索房地产产业替代的背景下,我们需要重新审视老祖宗给我们留下来的中医药这块非常珍贵、非常重要的宝藏了,需要充分发挥中医药独特的优势和独有的魅力,服务人民、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世界,将过去失去的弥补过来。


战略支柱产业,需要具备纲举目张和牵一发而动全身、带动整体发展的功能。中药产业具备这个功能吗?首先,中医药产业链条长,覆盖育、种、养、护、料,收、储、搬、运、检,粗、精、深加工,研、制、服、供、销等多个环节,涉及中药农业、中药工业、中药商业、中药药品、中药保健品、中药食品、中药化妆品、中药农药兽药、中药制造装备、中药研发服务等多个产业以及产业下的细分小产业。产业链中各环节、各产业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其次,经济带动作用强。从以上的产业链不难看出,若以中药为点,可以带动一片,显然具有纲举目张的牵总作用。


总之,中药产业和中药板块值得关注。


下面,话归正传。投资的关键和基础,是如何拨开层层迷雾,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对广誉远的一系列疑问和问题,我想试着综合运用历史法、逆向法、类比法、比较法、链式法等方法,进行一一分析解答。


很多投资者一直纠结于广誉远过去一个时期经营不好这一问题上,毕竟自己的真金白银,没有认识足够之前不敢贸然买进,也是可以理解的。今天,我就试着给大家解析一下这个问题,希望能给予启示。一家之言,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做投资,不仅了解一个行业和一个公司的过去,还要了解它们的现在,更要去分析判断它们的未来。只有这样,可能才会更全面地做出相对更为正确的判断。


一、广誉远的历史辉煌业绩


很多人说,过去广誉远那么牛,而现在为何不牛了呢?过去广誉远的确牛,清末、民国时期曾远销海外60多个国家,民国二十四年一张旧报纸的突出位置上很显赫地刊印有“补品大王:龟龄集”几个大字,新中国成立后一段时期龟龄集与京剧并称为中国的两张名片,并作为国礼向外宾赠送,在1980年的利润曾超越茅台和片仔癀。这是多么辉煌显赫的成就和历史啊。


二、广誉远没落但没有消沉


那为什么突然间又不行了呢?


要认识这一问题,这需要运用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并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可能才会有一个相对全面和客观的了解。有两个背景:


第一个背景还得从2001年说起。2001年入世之后,大量西医药品和医疗仪器器械不断涌入大陆市场,对中医药势必会造成较大冲击。期初,中西医药之间还能相安无事,但慢慢地二者之间的利益冲突和矛盾就不断升级恶化,中医药物美价廉效果好,各种检查价格贵还得必须做,西药价格也相对较高。


为了打压中医药,西方利益集团以及相关国内利益集团,就开始运用舆论攻势,以重金属超标、不良反应不明确、安慰剂等名目想方设法地抹黑、压制、质疑中医药。尤其是,代表中医药综合实力的同仁堂、广誉远、白云山等企业,就成了西医药重点打压的对象,因为这些企业的药品覆盖人体的各个领域,对西药的威胁最大,自然会成为重点打压目标。


而云南白药、片仔癀由于产品单一、应用范围单一,对西药利益构不成实质性威胁,反倒成了好事。西药对中药的打压,以2017年同仁堂质量事件频发报道为一个高潮,随着西医药对中医药的打压,随着宣传的深入,很多后来的孩子都不愿意报考中医药学校和专业了,很多中医医生也改看西医了,越来越多的人更加坚定地怀疑中医药了。甚至到了对中医药避之不及,谈中医药色变,生怕被人耻笑的地步了。


另外,当时还有一个战略的需要,为了促进国内产品出口到欧美以换取外汇,支持更需要的地方,也需要让出一部分医药市场。通过市场来换取西方制造化学药品的技术和工艺,也可能是当时考虑的因素。总之,在当时的那个背景下,中医药进入了一个历史低潮期。大家不妨回忆一下,自从各医院购进了大批西方的医疗仪器后,甚至有些是国际贷款,为了还本付息,医院也不得不采取仪器检查与医生奖金挂钩的机制,慢慢的,就又形成了过度医疗、过度依赖仪器、过度手术和过度仪器检查的问题了。当然,随着我国老龄化不断加剧,整个社会的医疗负担也不断增加,也到了不得不解决的程度了。


整个中医药行业都陷入了低潮,广誉远也难以幸免。在当时的大背景下,不只是广誉远一家不好,大部分综合性的中药企业日子都不好过。广誉远本来有105个中药剂方子,到后来继续生产的就没几个了,因为社会上很多人不相信、不买不吃啦,自然就无法生产了喔。


在西医药打压的同时,国家对中医药的管理和作用也是在弱化的。有两个表现:其一,主管部门的降格弱化。具体从哪一年开始,我没有得到具体和权威的数据。之前,中医药的直接主管部门叫中医药管理局,隶属于卫生部门的二级机构,副厅级规格,有自己的独立的机构和办公场所。后来呢,大部分省(市)将副厅级的中医药管理局撤销,变成了卫健委的一个内设处室,就成了初级单位了,可能有个别省份还保留了中医药管理局的设置。现在呢,各地又在开始逐渐恢复中医药管理局的机构设置和管理模式。其二,广告限制措施。对中医药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不让中药大张旗鼓地做广告,这就要命了,将中医药扩大自身宣传的一个重要的窗口给切断了,你说,中医药还能怎么办?

所以呢,过去一段时期,西医医院大多很现代、很豪华,而中医院很破烂、很普通。最近几年,中医院的建设才逐渐得到了较大改善。


那么,就有人问了,为何片仔癀和云南白药人家发展的不错呢,你广誉远拥有两个独家秘方,为何就不如片仔癀和云南白药。这个问题不仅与第一个背景有关,另外还会涉及到第二个背景。那就是山西省的不重视。因为在当时,煤炭是最抢手、最优质的资源,闭着眼就能挣钱,不用那么复杂,不用挖苦心思、绞尽脑汁,不用考虑什么商业模式、什么资本运作的问题,一煤独大。


大家可以想一想,不只是中药产业山西不重视,白酒也由以前的凤凰变成了草鸡,白酒老大的宝座没有保住,陈醋呢?江苏的陈醋上市了,山西那么有名的老陈醋也没有一个品牌上市的。成也煤炭,败也煤炭。只是后来,随着煤炭资源的逐渐枯竭以及国家防止过度开采煤炭资源的长远保护战略,山西现在不得不促进经济模式转型了。


我们再来看看片仔癀和云南白药。在当时煤炭火爆的那个年代,山西省可谓是富得流油,片仔癀和云南白药所处的福建省和云南省,没有山西的资源禀赋。尽管我没有煤炭,但是我有片仔癀和云南白药啊,那自然会成为一个宝贝来对待,省委、省政府都极为重视,动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来支持和培育,这是企业得以成功和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而广誉远呢?这一块就不能和片仔癀、云南白药相提并论了,发展壮大就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不然,郭家学先生也不会以极低的价格收购到广誉远了。


广誉远没有做好,也不完全是因为广誉远已经成为民营企业了。民营医疗企业中,英科医疗是一个比较成功的案例,与高层的前瞻和提前战略布局有关,赶上2020年非典疫情那一波行情,英科医疗占得了先机。广誉远的困境,在一定程度上,也与郭家学先生过于激进导致债务缠身有关,没有更多的精力和资金,全身心地投入广誉远的经营上了。


尽管那样艰难,广誉远也始终没有忘记了自己的本分,都没有放弃对中医药的坚守,而是心无旁骛地将自己的主业主责做强、做精、做深,产品品质一直没有下滑,还不断地运用现代科技进行研究论证,联合推动发表10多篇SCI论文,当然这里面也少不了郭家学先生的努力和坚持。这种企业是最可贵,也是最可怕的。一旦条件具备了,不想如日中天都难。这样的企业你不关注,还关注什么?


不妨再想想,雏鹰农牧是如何被自己做垮的。本是养猪的,你就该好好地把猪养好,养一只成一只。猪行情不好的时候,不在降低成本、提高猪存活率上做文章,却偏偏脱离主业,一门心思地去做市场认为利润高的房地产、电竞产业,岂不百事无成。


只有那些在困境中仍能忍辱负重,不断坚持、坚守,不脱离主业,不降低品质的企业,才有可能成长为伟大的企业。广誉远就有这样的基因,有这样的潜质。


三、广誉远枯木逢春发新芽


前后两次中美贸易谈判,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历史节点上,中医药面临着不同的历史命运和历史机遇。振兴中医药发展,党之幸,国之幸,民之幸,中华民族之幸,也是世界人民之幸。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在新的历史进程中,中医药璀璨夺目的光芒一定会将再次更加精彩灿烂地绽放。


(一)选择方向和行业


我们投资投的是未来,投的是预期。过去不代表现在,现在也不代表未来。也就是说,过去好并不代表现在还好,而过去不好也不代表现在还不好;现在好并不代表未来还会好,而现在不好也不代表未来还不好。还有一句话,就是投资要顺应潮流、顺应趋势、顺应时代。时代需要什么,就投什么。这就是大方向。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为了理清大方向,我们不妨首先了解一下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处的阶段。我们已经在由投资型经济模式向消费型经济模式转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会越来越重要。自2015年以来,白酒、食品、调味品、免税店、汽车、医美等板块或概念的走强,都是消费时代的体现。中医药保健也是大消费的一个重要方向。


为了进一步认识这一问题,我们再不妨对以往投资的演进脉络做一个简单的梳理:吃饱→穿暖→经济发展(缺资金?银行。储蓄网点非常密集,两步一岗三步一哨)→娱乐(电视)→住行(房子、汽车)→酒(之前曾经满大街的都是烟酒店)→保健(药。从2019年开始满大街的都是药店,药店突然多起来了,而且中成药琳琅满目)。


我们已经到了必须发展大保健的时代了,国家也会顺应时代变化做出政策调整。第一,为了满足人们对大保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高品质医疗服务的追求。第二,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医疗成本不断攀升。中医药具有成本低、疗效好的优点,相较于西医药“治小病花大钱”而言,中医药是“花小钱治大病”,有助于降低国家、社会和个人医疗负担。第三,需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在这些非常确定的大趋势、大前提下,在国家扶持政策不断加持的催化下,中医药再一次以矫健的身姿展现在新的历史舞台上,是时代的呼唤,是历史的期许,是人民的期盼。


选择行业,还有一个维度,就是对标找差距。在发达国家,健康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2007年,美国医疗卫生开支约占GDP的16%。以精密钟表制造闻名世界的瑞士,其健康产业规模已超过传统的钟表制造业,约占GDP的30%。我们国家正刚刚步入这一阶段。据统计显示,目前我国健康产业仅占GDP的6%,美国已达到17%以上,日本和欧洲约占10%。再看股市市值结构,美国股市中有关健康产品的股票市值占全部上市公司市值20%以上,这一比例我国仅约7%。我们再将目光拉回到国内,A股市场,69家中药上市企业,2021年8月10日收盘时的总市值为8607.3亿元,还比不上五粮液一家白酒企业的市值(当日收盘时市值为9661亿元),仅为贵州茅台市值(22599亿元)的38%。中药是中国独有的,疗效也是神奇的,无论国际比还是国内比,与我国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国际经济地位都极不相称,与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追求目标和对保健需求的趋势都不相适应。


有些人目前对中医药仍存有疑虑,还有些迟疑,从中医药板块的启动缓慢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市场和社会对中医药的认可度还不是那么高,自2016年12月25日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自2017年7月1日起施行)至今,已有4年半有余了。好像林园先生从2017年,就曾开始公开地表示,他看好中药对三大类疾病的治疗效果,时至今日也有4年时间了。而且,期间国家陆陆续续出台了一系列重磅政策文件,但是资本市场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反应。我也一直在纳闷,那些机构和各路资金不讲政治吗?最后想来想去,其中一个主要因素,可能是对中医药的有效性、确定性产生怀疑。里面有没有利益上的梗,我就不知道了。或许,有。


我们不妨运用一下逆向思维(逆向法)来理解中医药的有效性问题。假设中医药不管用,西医药也没有必要那么煞费苦心、不遗余力、绞尽脑汁,花费大量的资金,花费大量的精力,动用一切可以动用的舆论和资源,故意和刻意对中医药进行抹黑、打压了啊。如果真的不管用,你就不用理他,自然就会自生自灭的。西医药呢,不仅不是不理中医药,反而刻意使劲地进行打压,那就说明西医药太在意、太在乎中医药了。你在意他,说明你害怕他;你害怕他,是因为中医药太有效了,不仅有效而且还成本低,物美价廉。好了,我们再正过来推理一遍,假设中医药没效果,西医药也不用担心害怕了;你不担心害怕了,也就没有必要可着劲打压中医药了啊。反着想之后,其实就没那么复杂了,道理就是那么简单。我们还可以再反证一下,中华民族在历史上受了多大的磨难,疫情、战乱等等。每逢重大疫情的时候,就会应时代之需,应运而生出大师级的人物,运用中医理论、中草药配伍,挽救中华民族于危难之中。一旦疫情控制不住,将是快速度、大面积地死人的。如果中医中药没有效果,中华民族怎么能一次又一次地从重大疫情中挺过来?如果不是大多数人能避难而生,还何谈炎黄子孙的繁衍生息?几千年的时间跨度,几次重大的疫情,积累下来的样本数量要比西医在实验室状态下的样本数量大得多得多,这个在统计学上,是一个超级超级的大样本,是充分具有所谓现代科学注重的统计学意义的。尽管我们没有一个严密的统计有效率,但是从历朝历代的人口数量上来看,可以从另一个侧面印证出:有效率和治愈率都是非常惊人的。如果中医药真不管用了,还能那么多朝代一直延续下去,不早就改办法、改方式、改途径、改策略了么?道理也说不通啊。


经过几十年对西医药的大量实际应用,其中的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了,对西医的诊断和治疗技术及手段也不能再那么过度迷信了。关于中药和医药的优劣势对比上,可能很多人还一时转不过那个圈、绕不开那个弯。我们不妨换个角度,运用类比法试试。大家对化学肥料(化肥)和有机肥料对农地的影响应该有一个具体、清晰的认识了吧。自从我们国家大量使用化学肥料以来,起初化肥还的确在短时间内就有效,粮食产量立马上来了,但是慢慢地我们就发现问题来了,土地板结,肥力下滑。而有机肥呢,尤其是以前农村经常利用麦秸秆、玉米秸秆还有杂草与动物粪便堆在一起沤粪,这其实是非常好的有机肥料,来自于大自然,还于大自然,不停循环,效果怎么样呢?肥力上去了,土地还不板结。西药,基本上是化学药物,就好比是化学肥料(化肥),化学分子式,原理相通。我们的中药呢,就好比是有机肥料,都是取自于大自然,都是天然的,有机肥料与土地具有亲和性、融合性,所以不会造成板结,中草药与我们人体也具有亲和性、融合性,是不是原理也相通。那么问题就来了。我们这些年来,大量运用化学药物之后,有什么体验?化学药物,与化学肥料是不是一样,期初用起来挺见效,而且见效也快,但是后来怎么样呢?有很大的副作用,抗生素会产生抗药性,激素类会造成不可逆的股骨头坏死、器官衰竭等不良反应。久而久之,化学药物也会像化学肥料那样,让你的身体板结,机能下降,一个道理。几千年来,我们都是靠中草药,维系我们中华民族不断繁衍生息的,中草药如果没用,如果真像西医药说的那样,疗效不明确、副作用大,什么肾衰竭了之类的话,我们炎黄子孙还怎么延续至今,我们的文化还怎么传承至今。这已经是不言自喻的道理。谎言就会不攻自破的!


中医药板块的启动缓慢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市场对国家振兴发展中医药的意义认识得还不够深化。我之前也发过一篇帖子。这里呢,我又作了补充。对振兴发展中医药事业,需要立足四个维度、九个方面来审视,才可能更加客观、全面、深刻地认识和理解其重要意义。(1)需求维度(2个)。从人们的需求上看,有两个:其一,有效。中西医的比较。人们对中医药有偏见。中医药也是一种高科技的形式,不仅是高科技,而且还是超级大科学、超前的科学,而不是人们常规意义上认为的传统、落后、迷信、玄学。目前,限于科技手段还没有发展到一定程度,中医药中的很多理念、理论、观点和经验认识尚无法得到验证和解释,没有得到验证并不代表它不是科学。其二,低成本。老龄化趋势,加上全民的高水平和高质量医疗,需求增加,医疗成本不断加大,国家、社会和个人负担都比较重。(2)战略维度(5个)。其一,国内战略:一是中药这个赛道很广,领域很多,除了慢性病、重大疾病、疫情之外,还有脱发、白发、斑秃等等;二是产业链条长,引导带动作用明显;三是对欠发达地区的带动效应强劲(脱贫攻坚后时代的接续巩固发展战略:发展中医药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战略意义);四是药品国内替代更为现成现实(医疗安全,很少提及;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其二,国际战略:要走向国际,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战略(慢性病并发症,脑梗等疾病的后遗症,西医都不能很好地解决;中西医结合是未来攻克人类重大疾病的最佳方案、方向、途径)。中医药是我们对外开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对等筹码。(3)文化维度(1个)。文化自信,文化载体。(4)哲学维度(1个)。振兴中医药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意义在于,向世界证明,在现时的医药界,不只是有西医药这一个体系和标准,而是有两套体系和两个标准,分别是中医药和西医药,各有适用之处。如果我们再进一步地深思细想的话,那么是不是可以说明,在现时世界,中西方文化是不是也是各有所长,中西方制度是不是也是各有所长呢?文明有两个体系,两个标准,两把标尺。你不能使用这把标尺来衡量另一把标尺,说你不科学,你不准,那就是没有道理了。


所以,在这里我顺便捎带着强烈地呼吁一下:改善优化中医药生态,支持振兴中医药发展,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时代和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资本市场应该站在更高的战略和格局上,进一步认识振兴中医药发展的重要意义!承担起资本市场应该承担的历史责任、时代责任、民族责任、社会责任、政治责任,义不容辞、责无旁贷!请丢掉偏见,丢掉私利,丢掉迟疑,放大格局,站位全局,服从大局,好吗!


正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兜兜转转又一春。利益是平衡的,也是在变化的。周而复始,生生不息。从国内来看,借着中医药在两次抗疫中展现出卓越表现的伟大契机,不断强化宣传,加强正面舆论引导,让国人更深入地了解中医药,相信中医药,使用中医药,而且我们也有这样的战略需要。从国际来看,应该充分利用中美贸易谈判这个重要的历史节点,在坚定不移地扩大对外开放的同时,让欧美国家承认中医药、让欧美社会主流相信中医药、使用中医药,加快中医药走向国际进程,也应是坚定不移的。可以说,中医药的春天已经来临,有利于中医药发展的积极因素在不断增多。通过细心观察,不难发现中医药的“四个新变化”。2020年10月26日晚上,去逛药店,发现很大的新变化,药店里突然一下子摆放了琳琅满目的各类中成药,而且是摆放在显眼的位置。后来进一步跟踪观察,总结出“四个新变化”:一是国家政策新变化;二是药店摆放新变化;三是电视广告新变化,现在中药可以堂堂正正、正大光明地做广告了;四是媒体宣传新变化。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变化,都是有利于中医药发展的积极信号。


(二)选择公司和个股


在大方向和行业确定好之后,就是选择个股了。有几个标准:稀缺性,发展潜力巨大,产品品质过硬,市场广阔等。


首先,来看稀缺性。广誉远融合了“六个第一(唯一性)”:(1)品牌第一。目前留存的中药老字号,时间最久,480年,无断代传承,号称中药界的活化石。(2)产品第一。龟龄集,定坤丹,保密秘方,独家产品。广誉远是安宫牛黄丸的鼻祖,其他品牌的安宫牛黄丸无法与广誉远相比。(3)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数量第一。在中药企业中,广誉远有三个产品,龟龄集、定坤丹和安宫牛黄丸,其制作工艺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这是国内目前中药企业中仅有的一家。(4)产品功能第一。延年益寿四个字,除了广誉远的龟龄集酒被国家许可外,其他任何商品在产品功能作用说明中,都不能标注的。(5)制作工艺第一。某些中药材的炮制工艺,是广誉远仅有的,而且还有着很强的地域性特征,离开了太谷县,可能炮制出来的品质和效果就不一样了,这一点与贵州茅台相似。比如,龟龄集中的鹿茸需用山西陈醋醋膏进行炮制,定坤丹中的姜碳需要用当地太行山下的阳土、阴土混合后进行炮制。迄今,安宫牛黄丸所用的朱砂、雄黄,可能已经只有广誉远一家掌握了水飞法、吸附法去毒炮制工艺了。另外,龟龄集和定坤丹的炮制周期较长,分别为4年和3年,也注定了广誉远产品供给的稀缺性。(6)产品品质第一。目前,只有广誉远一家掌握并延续使用安宫牛黄丸的整套炮制和生产工艺,从而保证了其安宫牛黄丸品质的独特性和品质第一,唯有广誉远的安宫牛黄丸可以达到“入口即化、口不留渣”的品质。这些,都保证了广誉远产品的稀缺性。


其次,来看市场前景。主要根据供求关系来分析。从几个大单品的功能和特性来看,广誉远集合了“五个概念”:(1)三大慢性病,安宫牛黄丸、牛黄清心丸、甘露消渴丸分别对应心脑血管、高血压、糖尿病三大慢性病(也是“一老”的问题);(2)三孩辅助生殖(龟龄集+定坤丹治不孕)(这也是“一小”的问题);(3)医美(定坤丹美容养颜);(4)壮阳(龟龄集+龟龄集酒兼具壮阳功能,但不是其主要功能);(5)保健养生(龟龄集+龟龄集酒:延年益寿、增强体质、平衡体内、强记健识等)。从需求群体来看,根据网友千禾666666提供的数据,中国高血压患者2.7亿人,失眠2亿多人,糖尿病患者1.2亿人,这个庞大而可怕的数字必须要减少新增人数,其手段就是加强预防保健,其有生力量之一,就是保健食品;由此可见,保健食品主要对象是十几亿健康的中国人。这个观点我是赞同的。另外,阳痿早泄的1亿多,不孕不育的5000多对夫妇。这些都为广誉远发展的星辰大海提供了坚实的消费群众基础。未来安宫牛黄丸将成为广誉远的重要经济支柱,2020年安宫牛黄丸销售数量105万粒,是2018年2万来粒的50倍,增长势头迅猛,安宫和清心丸占到公司的收入一半还多。而且,我们国家的新生人口数量也是值得关注关切的问题,辅助生殖也将迎来大的需求期。而且,人口问题,已不仅仅是补充有效劳动力的问题了,还是一个关乎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大问题,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问题。以上都充分说明,广誉远的产品与市场需求是非常切合的。而且,广誉远产品的受众群体也比较广泛,男女老幼皆宜,这个市场是非常大的。从国内国际两个市场过来看,仅从国内市场这一块,都已经有很大的空间了。如果再打开国际市场的话,未来将是一片难以想象的大蓝海。而且,广誉远在历史上有开拓国际市场的良好基础,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前后,龟龄集就已经有相当数量的出口外销。新中国成立后一段时期,龟龄集是作为国礼赠送外宾的。这些,都为广誉远下一步走向国际奠定了一定基础。有网友形容,广誉远的未来是星辰大海,一点也不为过。从供求关系的时间轴角度来看,我国老龄化是一个长期的趋势,而且随着寿命的提高,老龄化问题在短期内是不能根本逆转的。随着年龄的增长,用药量和用药费用都会明显增长。促进人生人口增长,也是一个长期问题,需要国家持续发力。另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保健的需求也会不断增长,也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这些,都对广誉远构成长期的持续的需求支撑。10年,20年,30年,都有可能,需要后面继续跟踪和分析。


再次,从产品品质来看。上文已有提及。比如,广誉远的“安宫牛黄丸”,可以达到“入口即化、口不留渣”的品质。事实上,不仅安宫牛黄丸如此,广誉远一直以来,都在致力于“精品中药”的研究和制作。即使在中医药行业处于低潮期,广誉远都没有降低产品的品质,这是最难能可贵的。大家不妨想想,有多少企业能做到这一点。这也是根本,这也是实质。营销费用比例高、应收账款多、利润少等等这些问题,和产品品质比起来还不是最重要的。如果大家都将目光过多地放在这些上面,而没有看到广誉远在极度困难时期仍然坚持质量第一、产品品质不降这一可贵品格,那就是本末倒置了。只要品质和口碑放在那里,上述问题都会改变的,都不是问题的问题。


最后,从发展潜力来看。目前,广誉远总股本4.92亿股,盘子不大,为白云山(16.26亿股)的30%、同仁堂(13.71亿股)的36%、云南白药(12.77亿股)的38%、片仔癀(6.03亿股)的81%,与其历史、品牌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并不相适应,可谓“婴儿”般的股本,随着企业未来发展壮大,有扩充股本的可能。根据其产品的发展前景,前文已有分析,企业的增长空间比较广阔。根据其打造精品、始终注重品质的韧劲来看,企业的增长动力和后续力是比较强劲的。广誉远的几个大单品毛利率都比较高,基本在80%以上。产品的品质和疗效,深厚的历史积淀,2个独家产品、3个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艺,包括其制作工艺的地域性、独特性,均为其构筑了较深的护城河。尤其是产品的品质和疗效是最关键的,不看广告看疗效,品质和疗效就是产品的生命,就是企业的生命,说它是“第一性”原理也好,总之疗效是本质、是根本。综上,广誉远属于“婴儿股本、巨人品牌”的一类。尤其是在国资入驻之后,随着债务问题的解决、应收账款问题的解决以及经营环境的改善、经营模式的变革,在我国向大健康时代迈进的大背景下,广誉远的未来一定会是星辰大海!(待续)(作者,心静至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