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球APP 高手云集的股票社区
下载、打开
X

推荐关注更多

牛到成功工作室

20年证券投资经验,擅长把...


骑牛看熊

拥有10多年的证券从业投资...


牛牛扫板

高准确率的大盘预判。热点龙...


风口财经

重视风口研究,擅长捕捉短线...


短线荣耀

主攻短线热点龙头为主,坚持...


牛市战车

投资策略:价值投资和成长股...


妖股刺客

职业研究15年,对心理分析...


投资章鱼帝

把握市场主线脉动和龙头战法...


股市人生牛股多

20多年金融经验,工学学士...


蒋家炯

见证A股5轮牛熊,98年始...


banner

banner

调整已结束,明天继续涨

薛洪言   / 05月13日 21:24 发布

今日A股市场低开高走,小幅震荡回调。行业层面涨跌互现,市场情绪依然健康;港股继续上行,恒生指数上涨0.8%,站上19000点,赚钱效应不断强化。

整体看,4月金融数据低迷对市场的冲击告一段落,继续看好A股和港股后续表现,震荡上行的趋势仍未走完。

上周末,央行公布4月金融数据,M1和新增社融双双负增长,历史罕见,远不及市场预期。今日A股和港股均明显低开,即是对金融数据的反应,不过,低迷情绪并未持续太久,两个市场均走出低开高走行情,港股表现更好一些。

究其原因,鉴于PPI、CPI、出口、PMI等实体数据仍延续边际向好迹象,4月金融数据的低迷并不能证伪实体复苏逻辑。在此情况下,市场更愿意接受金融“挤水分”逻辑,既然是金融数据挤水分,金融与实体数据的背离也就变得可解释、可接受,较差的金融数据对市场的负面影响被弱化。

受益于低基数效应、外需改善、内需复苏以及政策发力,接下来几个月,CPI、PPI、出口、PMI、地产销售实体经济数据大概率会继续向好,从而为A股震荡向上提供支撑。在这个过程中,金融数据大概率仍会不如人意,但会慢慢变得无足轻重。

资金面看,受中国经济复苏,AH股估值洼地等驱动,外资配置人民币资产的趋势仍会延续,也会支撑AH市场双双走好。

结构上,短期,地产链(含金融)、出口链仍然值得关注;中长期看,继续推荐红利+新质生产力的哑铃型配置结构。

就今日行情看,截至收盘,万得全A涨幅-0.6%;中证A50、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和中证2000涨幅分别为-0.27%、-0.04%、-0.54%、-0.96和-1.71%。红利指数逆势收涨0.25%。

行业层面,公用事业(1.4%)、家用电器(1.36%)、交通运输、银行等涨幅靠前;传媒(-1.8%)、计算机、食品饮料、社会服务、轻工制造等跌幅靠前,均超过1.5个百分点。

图片

今日两市成交金额9097亿元,较上日小幅缩量27亿元。

附:近期个别行业演绎逻辑

宏观经济:2024年GDP增长目标5%左右,奠定了基本面反转总基调。基本面反转对应A股熊牛反转,指数层面全年看震荡上行。

经济动能看,出口复苏确定性最强,其次是消费,地产为主要拖累项,映射到A股,制造业强、地产链弱。

增量资金看,险资为主,红利板块确定性强。

2024Q1,GDP同比增长5.3%,价格偏弱,名义GDP同比仅增长4.2%,体感较差。结构上,地产偏弱,制造业较强,前者拖累建材、黑色系,后者对工业金属(有色金属)形成支撑。

面对良好开局,4月30日会议强调“坚持乘势而上,避免前紧后松”,展望2季度,财政货币政策有望继续发力,叠加消费复苏、出口回暖,并受益于低基数效应,经济表现依旧值得期待。

模拟持仓:红利指数40%、有色金属20%、新质生产力(科创100)40%。

红利板块:今年以来,红利板块取得显著超额收益。短期看,红利领跑受益于市场风险偏好下行;中长期逻辑上,人口老龄化和经济增速逐步下台阶背景下,高质量成长标的愈发稀缺,且全球不确定性增大,能提供稳定现金流的红利板块有望长期受到资金青睐。

在A股,红利板块主要分布在能源资源、金融、公用事业、必选消费等行业,以中证红利指数为映射标的。

红利板块短期弹性有限,更适合稳健型资金做长期配置。买入策略上,慢即是快,短期不追高,回调买入,耐心长期持有。

有色金属:全球正迎来新一轮超级商品周期,有色金属板块行情持续时间长,适合逢低买入、耐心持有。下面基于两大品种黄金和铜做简要分析。

黄金,短期受益于二次通胀的商品属性、美联储降息的金融属性,中长期受益于对美元的替代属性以及全球不确定性加剧下的避险属性等,价格上涨具有持续性。

铜,需求侧受益于全球制造业周期回暖、美国再工业化、全球产业链重塑以及铜铝新能源金属属性等,具有持续性;供给侧,铜矿开发面临着资源枯竭、品位下降、环保与社会责任压力、地缘政治风险、通胀带来的开发成本上升等多方面挑战,弹性较低。未来两年,铜价易涨难跌。

新质生产力:政府工作报告将“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被列为2024年十大工作任务之首。新质生产力,是劳动力红利、城镇化红利和全球化红利逐渐消失背景下,接棒过去“债务-地产”驱动型发展模式的必然选择。

新质生产力主要包括战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主要分布在新能源、高端制造、数字经济等领域,具有长期配置价值。

产业升级,要素先行,就2024年看,可重点关注数据、算力、基础软件、新型材料、基础装备、核心元器件、科学仪器等要素层面的投资机会。

具体操作上看,新质生产力涉及领域比较广、比较新,个股很难把握,更适合以指数的形式进行布局。就A股主要的宽基指数中,科创100指数是较好的映射标的。

个股方面:经济发展新阶段,不确定性显著提升,高质量成长愈发稀缺,小盘股前景暗淡,能提供稳定现金流的行业优质龙头有望跑出超额收益,个股选择要“拥抱龙头”。

包括但不限于金融、资源能源等传统领域“剩”者为王的高股息红利资产,食品饮料、家用电器等必选消费龙头,以及成长领域“赢家通吃”、盈利质量提升的绩优成长核心资产等。可关注中证A50指数成分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