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球APP 高手云集的股票社区
下载、打开
X

推荐关注更多

牛到成功工作室

20年证券投资经验,擅长把...


骑牛看熊

拥有10多年的证券从业投资...


牛牛扫板

高准确率的大盘预判。热点龙...


风口财经

重视风口研究,擅长捕捉短线...


短线荣耀

主攻短线热点龙头为主,坚持...


牛市战车

投资策略:价值投资和成长股...


妖股刺客

职业研究15年,对心理分析...


投资章鱼帝

把握市场主线脉动和龙头战法...


股市人生牛股多

20多年金融经验,工学学士...


蒋家炯

见证A股5轮牛熊,98年始...


banner

banner

1919年徐树铮将军率兵收复外蒙

黑郁金香   / 05月12日 09:35 发布

  本博评论:徐树铮将军利用段祺瑞的“西原借款”出兵收复外蒙,导致蒙古民族主义者对其恨之入骨,直到现在还在写文章漫骂。华族只有收复外蒙才能保持其历史的完整性,否则的话,元朝的历史就变成了华族被殖民史、被征服史。以下摘自网络

  徐树铮北伐:率5000人22天收复外蒙古,却不到一年就再次丢失

  在民国那个军阀割据、英雄辈出的时代,许多军阀为了一己私利,争权夺利,甚至不惜损害国家和民族的利益。然而,皖系军阀徐树铮却是个特例。他以国家民族大义为重,其中最辉煌的成就是收复了外蒙古。

b58f8c5494eef01f4744c8cad4d26628bc317d23.webp.png

  1660年,准噶尔部在清军三路围剿下全军覆没;次年,走投无路的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服毒自杀。自此,清军收复了被噶尔丹占据的全部蒙古地区,外蒙古180万平方公里的草原正式纳入中华版图。这片辽阔的土地不仅拥有广袤的草原,还蕴藏着丰富的钨、铁、石油和煤炭等矿产资源。

  然而,到了清朝末年,随着清政府衰落,外蒙古遭到了沙俄政府的觊觎。沙鹅最初只是跟在列强后面小规模地蚕食中国领土,但到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沙鹅的野心逐渐膨胀,最终对外蒙古形成了实质上的占领和控制。辛亥革命后,沙鹅扶持外蒙古分裂势力,使其独立建国。而当时的民国政府初成立,各地军阀混战,根本无暇顾及外蒙古。然而,有识之士始终牵挂着这片土地。徐树铮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军阀,更是一位富有远见的民族英雄。

  1880年,徐树铮出生于安徽萧县的一个书香门第。他自幼聪颖过人,7岁便能吟诗作赋。13岁时,他考中秀才。而后,他投奔山东巡抚袁世凯,却未能如愿见到袁世凯,只得在旅店暂时落脚。就在他准备返乡之际,他邂逅了时任山东武备学堂负责人的段祺瑞。二人一见如故,段祺瑞慧眼识珠,将徐树铮纳入自己的军营。1905年,段祺瑞资助徐树铮赴日本东京士官学校深造。徐树铮不负所望,学成归来后继续在段祺瑞麾下效力。辛亥革命后,他平步青云,担任了国务院秘书长和次长等要职。

  尽管在民国时期军阀混战的背景下,徐树铮始终坚守着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他深知外蒙古对于中国的重要性,因此下定决心要收复这片失地。经过精心策划和周密部署,徐树铮成功地了收复外蒙古的行动。这一行动不仅彰显了他的军事才能,更展现了他作为民族英雄的气概。徐树铮收复外蒙古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军人的荣耀,更是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顽强不屈、抵御外侮的象征。

  1911年辛亥革命后,外蒙古在沙俄的支持下宣布独立,这引发了徐树铮的强烈反对。他决心收复外蒙古,实现国家的统一。然而,当时的局势并不利于他的行动,他不得不耐心等待机会。几年后,段祺瑞成为国务院总理兼总长,徐树铮也随之升任次长,并兼任西北筹边使和西北边防军总司令。他立刻从安徽、河南等地招募新兵,成立了五个混成旅,这些部队的军官大都毕业于保定军校,具有很高的专业素养。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五个旅中的四个都被用于与其他军阀的内战,只有一支旅的兵力可用于收复外蒙古。

  1917年,沙鹅爆发十月革命,国内局势动荡不安,外蒙古的伪政府陷入了混乱之中。此时的徐树铮抓住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他多次派遣密探潜入库伦(今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收集。显示,除了外蒙古的一万多名伪军外,还有一支1000多人的白鹅军队驻扎在那里。不过,这支白军鹅队在十月革命后军心不稳,战斗力大打折扣。此外,库伦还驻扎有120余名日本军人。日本当时也对外蒙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企图从中渔利。在这样的背景下,徐树铮决定采取行动。他凭借着智慧和勇气,成功地策划了一次迅速而秘密的军事行动。这次行动的目标是收复外蒙古,并消灭外蒙古的伪政府。虽然面临的困难重重,但徐树铮坚定地认为这是实现国家统一的必要步骤。徐树铮的军事行动最终取得了成功。他的部队迅速攻占了外蒙古的首都库伦,摧毁了伪政府的据点。

  这次胜利不仅使中国在外蒙古的主权得到了恢复,也彰显了徐树铮坚定的国家立场和非凡的军事才能。他的事迹被传为佳话,成为激励后人的典范。通过这段历史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徐树铮作为一位杰出的人物所具备的品质:坚定的信念、勇敢的行动、智慧的决策以及为国家付出的决心。这些品质使他能够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成为一代名将和国家英雄。

  1919年10月23日,徐树铮率领浩浩荡荡的队伍向外蒙古进发。他的演讲慷慨激昂,咬破手指在五色旗上写下的“杀”字,更是坚定了他复土的决心。他没有直接攻取库伦,而是巧妙地占领了一系列战略要地。此时的鹅国正深陷内乱,日本在外蒙古的驻军又不足以应对,使得徐树铮的行动如入无人之境。他到达库伦城下时,城内的王公贵族和喇嘛们一片混乱,他们向日军求援,希望能抵挡北洋军的步伐。然而,徐树铮毫不迟疑地命令日本驻库伦办事处在三小时内上缴所有武器,否则后果自负。

  日本办事处只得乖乖上缴武器,撤出库伦。城内的白俄军队试图反抗,却被徐树铮的埋伏打得七零八落,一直被追杀到蒙鹅边境。尽管如此,徐树铮并没有贸然进入库伦。他深知,如果军队人数太少,又分散防守,很容易被外蒙古叛乱分子轻视。于是,在进城时,他组成了一支由80辆大卡车组成的车队。这些卡车都用黑布罩住,只露出外面的武器,让人看不到里面的情况。到了晚上,士兵们悄悄出城,增加了神秘感。

  这一系列的策略和行动,无疑加强了徐树铮的威慑力,也让他在外蒙古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第二天,徐树铮的部队再次整装进发,向着城市的方向行进。这样的场景重复了好几天,以至于外蒙古的王公贵族们开始恐慌,他们以为有数万名北洋军驻扎在他们的土地上。为了更好地掌握外蒙古的动态,徐树铮派遣了一百多名士兵伪装成平民,潜入城内,秘密监视王公贵族和百姓的行为。11月13日,徐树铮指挥着全军,突然对外蒙古驻扎在库伦的军队发起了全面攻击。外蒙古的军队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被全部缴械,而那些心怀不轨的王公贵族也被牢牢控制。

  到了1919年11月17日,外蒙古正式向北洋政府递交了请愿书,请求废除中鹅蒙之间的一切条约,并重新回归祖国的怀抱。这一刻,是民国历史上最光辉的时刻。从此,外蒙古的160万平方公里土地重新回到了华夏的版图。

  然而,好景不长。苏鹅局势稳定后,他们再次迫使外蒙古独立。而此时的中国,由于内乱不断,根本无法关注外蒙古的问题。1925年12月30日,冯玉祥在廊坊火车站下令将徐树铮杀害。徐树铮的遗体被他的学生段大洪找到,随后由徐树铮的卫士张振声用骡车运到北京。段祺瑞提供了棺材,并亲自撰写了神道碑,将徐树铮安葬在萧县凤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