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球APP 高手云集的股票社区
下载、打开
X

推荐关注更多

牛到成功工作室

20年证券投资经验,擅长把...


骑牛看熊

拥有10多年的证券从业投资...


牛牛扫板

高准确率的大盘预判。热点龙...


风口财经

重视风口研究,擅长捕捉短线...


短线荣耀

主攻短线热点龙头为主,坚持...


牛市战车

投资策略:价值投资和成长股...


妖股刺客

职业研究15年,对心理分析...


投资章鱼帝

把握市场主线脉动和龙头战法...


股市人生牛股多

20多年金融经验,工学学士...


蒋家炯

见证A股5轮牛熊,98年始...


banner

banner

价格传导优于动力电池,电动工具产品正在向大容量、高倍率迭代!

研报院   / 2022-04-10 22:18 发布

价格传导优于动力电池,电动工具产品正在向大容量、高倍率迭代!

天风证券指出,碳酸锂价格从2021年初5万/吨提升至2022年3月超过50万/吨,电池行业盈利承压,但与动力、消费电子(手机、笔记本电脑)电池相比,电动工具电池因成本占比不高,涨价相对容易传导。与此同时,电动工具电池的产品正在向大容量、高倍率迭代,国内龙头企业有望迎来加速替代。

1)无绳化占比提升、带动量更高&下游延展,电池增速快于下游

电动工具全球市场规模从2016年228亿美元提升至2020年291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速6%,2020年无绳化率接近50%。

而新增市场——户外动力设备(多数为园林工具)无绳化为锂电需求带来增量,目前其动力来源仍然是汽油发动机,无绳化率不到20%,未来看好无绳化率提升。加之,以三星SDI产品方案为例,园林工具使用锂电池数量一般在10-20颗,而电动工具使用锂电池数量3-10颗,园林工具带电量更高。

从锂电渗透率提升看,割草机器人、乘骑式害割草机等产品力提升,园林园林工具锂电化有望较快提升。从产品延展来看,小圆柱电池可延展至吸尘器、电踏车、便携式储能等赛道。若仅考虑电动工具、吸尘器、电踏车,预计2025年小型动力电池将达到82亿颗(电动工具50亿颗+吸尘器12.5亿颗+电踏车18亿颗),5年CAGR约21%。

 

2)产品迭代,电池企业有望拉开产品、盈利差距

动力电池对能量密度有较高要求,储能纯池对循环次数有较高要求,动力、储能电池都需要大容量来提升产品性能以及降本。而工具电池需要瞬时大功率充放电,因此需要做到容量和倍率的平衡。此外,工具电池品类较多,应用场景多样,定制化程度更高,注重Know-how。

产品不断迭代,向大容量、高倍率发展:

容量:电芯单体从2.0ah提升至2.5ah,或升级为更大尺寸(18650->21700),可为电动工具提供更持久的续航时间。

倍率:充放电能力的一项指标,充放电倍率越高,电池功率越大,充放电速度越快。高倍率电池的优点有:①大电流放电性能优异、爆发力足。②高效率输出,且有更好的温度稳定性。

从产品储备看,国内企业培部分产品性能已优于海外产品。将三星、天鹅电源相同大小容量的产品进行对比,天鹏产品有更高持续放电电流。将三星20Q、天鹏电源20SG产品对比,都为18650、2.0ah、3.6V产品,三星持续放电电流为15A,而天鹏电源达到30A。国内企业有望在产品迭代过程中获得超额利润,国内头部电池企业在产品技术、工艺管控、自动化制造等方面提升,具备成本优势。

 

3)上游材料价格上涨,相比动力电池,工具电池成本相对容易传导

碳酸锂价格从5万/吨上张至50万/吨,三元电池成本约提升40%。当碳酸锂价格50万/吨时,预计电芯材料成本约773元/kWh、其它材料成本30元/月、其它成本100元/月。电池系统成本873元/元,比21年初碳酸锂价格5万/吨时成本上涨40%。

电池在电动工具成本占比仅10%-20%。以格力博为例,2018-2020年锂电池电芯在原材料采购金额占比分别为24%、24%、19%,而原材料占整体成本约80%,我们预计锂电池占整体成本不到20%。假设电池成本上涨40%,工具整体成本上涨4%-8%。由于电池在电动工具成本占比较低,我们认为下游对电池成本敏感度也较低。

电动工具下游市场主要在欧美。2020年电动工具下游市场北美、欧洲占比分别为40%、36%,欧美占比达到76%。此外,电动工具具有消费品属性,且购买频次低,消费者相对容易接受原材料涨价传导,价格敏感度较低。

国内相关企业包括天鹏电源(蔚蓝锂芯子公司)业务聚焦小型动力电池,在全球电动工具电池市占率从2017年6.5%提升至2020年8.8%。客户结构优异,进入TTI、博世、史丹利百得等工具企业高端产品。

亿纬锂能旗下业务消费、动力电池全面布局,2018年进入电动工具领域,并且在一年内攻克国际大客户TTI,2019年就实现扭亏为盈,2019年收入接近翻倍,毛利率从15%提升至24%。

 3.png

资料来源:内容均来自券商公开研报,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